“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国家开放大学尤其是区域开放大学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办学方向由国内开放拓展至国际互联,教育对象由国内生源拓展至国际生源,承担任务由本土培养拓展至跨境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理论,区域开放大学应推动办学定位由单一学历教育向兼顾文化交流转变,推动管理机制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治理结合转变,推动服务面向地方性和国际性结合转变,引导全体教职工认同转型发展方向,搭建政校行企教育服务平台、国际化课程学习平台、国际型师资培训平台,推动多语言、多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升,打造面向国际生源的高水平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推动国际标准化认证和培训能力提升,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开放大学治理机制形成.
其他文献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行,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具有诸多鲜明的优势,在《劳动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劳动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该具备专业师资、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环节设计条件,明确教师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应在案例教学中推行参与教学,持续地积累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文化传承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将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及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基于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认识到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增加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本土性”,培育民俗文化自信;加强通识教育中的民俗体育“身体”构建,促进民俗体育的价值回归;抓好民俗体育文化教材建设,讲好民俗体育文化故事.以推动民俗体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育文化自信.
教学模式改革是深化体育与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切入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在认真梳理和总结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中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够的课程建设问题,以大连理工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建设为例,构建了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表演、比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课程坚持以教、练、赛为教学实践主要手段,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理念贯穿到体育艺术实践教学中,以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国际权威期刊论文的二次文献分析,评析儿童基本动作技能评价的发展阶段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基本动作技能发展评价经历了形成期、测评工具应用审视期、体育教育融合期.(2)近十年来基本动作技能评价研究,更加关照体育教学实际:评价内容与体育课程相呼应,评价对象按学前和小学学段分开,测试项目由复杂耗时向简洁高效转变,以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情景下评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3)我国应把握趋势,研制既符合学校体育实际又能放眼国际的评价工具,助力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助力儿童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
天津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庚子之变时为八国联军的炮火所毁.津局毁灭、匪患严重和新军编练使得北方军队的军火供应变得匮乏.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后,以“练兵必先制械”为由,将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德州复建.至1904年10月,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复建初步完成.在清末军事改革的背景下,清政府试图将德局在内的各省军械局厂收归中央管理,但德局的管理始终掌握在袁世凯一系手中.复建后的德局主要向北洋军队提供军火,其供应范围包括华北、东北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德局在生产军火的同时储存大量军火,成为极为重要的军火存储机关.
精神殖民是宗主国通过思想宣传等多种组合手段对他国民众强迫进行思想篡改与同质化的行为,已成为一种防御与攻击兼备的政治手段,日益体现出绝对性、依附性、神话性与垄断性特征.究其根源,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由宗主国的利益取向与需求所决定的,为宗主国服务.为抵御精神殖民,维护我国的思想意识形态话语权,需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一流人才、加强信息的筛选与管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课程思政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做好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从课程现状、教学目标、思政教育切入点和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全面分析,在《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从课上讨论、课程考核方式、信息化载体与手段和课下实践四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并探索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相协同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农科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以来,各地纷纷开始探索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实践,从中涌现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创新模式,但这些治理创新模式发展到后期都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之所以持续性不足,主要是因为社区组织“分散化”导致信任机制缺失、社区利益“多元化”导致行为规范失调、社区居民“理性化”导致互动网络断裂,使得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统一合力,导致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步伐落后于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脚步.因此,从社会资本维度出发研究社区治理创新,可以对
思辨能力作为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在教学目标上对标思辨核心技能,在教学上以内容为依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思辨能力培养环境,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训练思辨技能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同步提高.
“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是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和教育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有效路径,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背景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呈现出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养老和教育双向融合,赋权增能,促进健康老化和成功老化等趋势.通过实施拓展宣传方式和渠道,加强需求幅度研究和总结,加强养老和教育的融合和互动,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策略,有利于促进“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为有效解决我国老龄化发展中社会养老和老年教育问题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