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论作为可供继续利用的丰富资源,不能因为为了创新就冷落甚至弃之不用。相反,正是为了创新,才更有必要好好地学习、继承,使其精华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利用。本文探讨了诗思维的形象性,诗的创作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诗的言志功能,诗这种体裁是深刻表达人们心中情感的最佳艺术形式;诗的抒情性,凡是诗,都源于情、发于情,诗的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抒情。
  [关键词]诗论回顾 形象思维 言志抒情
  
  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不仅对诗的有关问题,尤其是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论述,同时还充满着唯物论哲理和辩证法的熠熠光辉。这些诗论,不仅可以作为继续利用的丰富资源,同时,它也正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好好地学习、继承,使其精华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利用。
  我国古代诗论大都见于历代的有关诗的专著和漫谈诗的书籍中,也有散见于以诗论诗的诗作里的。另外,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等都有关于诗歌的重要论述。
  
  一、诗思维的形象性
  
  诗的创作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它和形象密不可分。我国形象思维理论早在西晋前就已存在,只是没出现“形象思维”这一术语,而实质上,其含意与之几近相同的思想和理论往往用“思”与“象”来解说。“发虑在心谓之思”,即我们如今所说的“思维”。谈“象”的表述就不一而足了。比如,“厘改制量,象物天地”(《国语》卷三)。“文章比象”(同上),“物生而后有象”(《左传》)。韦昭把“象物天地”解释为“取法天地之物象也”,将“文章比象”注为“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上例说明,天、地、物这些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大脑后,经由人的感知便形成“象”。
  战国时代的《周易》,对“象”做了多方说明:“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地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
  引言说明,古人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无论是观天、测地、识物、正身,还是“天地之赜”都是不仅“拟诸其形容”,而且必须“像此”,这就形成了“形容”客观事物的像此物的形状的“象”了。
  魏晋时期,陆机的《文赋》以赋的形式,比较准确、生动、系统地阐述了包括诗在内的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理论。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銜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文字全面地描述了观察、想象、联想、感情、反应等整个构思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反映了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作家构思始发时,不视不听,排除干扰,集中心思,旁征博收,令自已的想象借由你所熟悉的事物张开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飞驰到“八极”、“万仞”特别高远之地,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文思涌来之时,思绪就能从朦胧到明朗,物象亦即浮现于眼前。作者以往研读过的群书的精英此时也会出现在你的脑际,“六经”的精华含于口中。好像一会儿到天河里安然浮游,一会儿又下潜地泉中浸润洗涤。要把想象的结果用文辞表达时,有时用词艰涩,好比把上钩的鱼儿,从深水中拉出来一样费力;当用词顺利时词句会接连涌出,又仿佛被箭射中的鸟从云层里滚落下来一样利索……构思的时候,想象特别活跃,顷刻可纵观古今,瞬间便阅历四海。他突出强调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联想和想象过程,从“曈昽”到“昭晰”的物象(亦即形象)逐渐清晰的过程,以及从“曈昽”到“弥鲜”的感情深化强烈过程,从而全面地展现了作家在创造过程中“视”“听”“神”“思”“情”等交互作用的极其微妙又十分独特的复杂情状。
  同时,告诉人们,第一,创作须臾离不开想象,而且这种想象完全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通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第二,这种想象的思维活动,必须以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艰苦脑力劳动来完成。惟如此,才能使各种形象从模糊到清晰,从朦胧到鲜明,最终达到“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之境地。陆机有关想象的论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形象思维,因为想象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离开它形象思维便无从说起。这一创作的基本规律最先由陆机揭示出来。
  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有关于形象思维的精采论述,见《神思》和《物色》篇。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刘勰对形象思维的想象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作家构思时,思维活动范围相当广阔,“寂然凝虑”之时,可以联想到几千年前的事情;在“悄焉动容”之际,瞬间想象翅膀鹏程万里之遥;作家偶一吟唱,耳际就可听到宛如珠玉般清脆悦耳的声音;凝眸一瞥,就可见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些特有的现象正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人的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特殊征象。换言之,这正是客观世界中的诸多景物在作家头脑中各种映象的不同描述。
  《物色》的有关论述对《神思》以“物”作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活动又作了进一步论述,使之相映生辉: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赞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生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事如答。”(《文心雕龙
其他文献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动态生成”能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科学组的教学实践,从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捕捉有益信息、利用课堂意外以及知识适度拓展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巧用动态生成,使科学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重视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作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歧视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治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市场 性别歧视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就业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在普遍的就业困难中,女大学生就业难就格外凸显,虽然他们拥有不逊于男生的智慧、
[摘要]目前,在中学生中留刺儿头的较为普遍,针对这种现象,学校、教师、家长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这是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对此,我也作了多方调查,笔者希望学校、教师、家长能给予理解并深入反思,来倾听青少年的呼声,能够还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关键词]刺儿头 规范 现象 调查 反思 倾听    一、现象    2004年9月,广东惠州的一名初三中学生因被学校强制剪去他那并不算长的头发而跳楼自杀。  
摘要: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长生殿》译本为范例,研究典籍英译翻译过程: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并探究译者在典籍英译分支——戏曲英译中的技巧运用。  关键词:戏曲典籍英译长生殿翻译技巧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美若瑰宝的文学作品凝结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成就,若能走出国门,必将得到盛誉。典籍英译,这项年轻的文化事业,在近年来颇具蓬勃发展之势。但相比之下,戏曲典籍英译,作为典籍英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理念 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教学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在自主的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自尊和自信。  如第
[摘要] 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针对学校自身特点,分析了教师的需求特点和管理现状,分析问题所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管理现状 职业倦怠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高校为社会各界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或综合性人才,对于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笔者所在的工作院校为吉林工程技术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本文将从文化透视和智能培养两方面,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的特色,使学生的智能获得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文化透视 多元智能培养 学生 文化素养    《文化透视英语教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表里差异,以期在更广的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执教这门课程,笔者认为,不仅要理解教材编撰者的独具匠心,更要将教材的
[摘要] 创业教育在重点本科院校研究和开展的较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接受创业思想、创业理念的阶段,实施创业教育并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的较少,在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更没有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因此,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尤其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    义乌工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制度遵循了“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是辅导员老师根据测评信息,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综合素质 学分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我院自2001年起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适时引入了综合素质学分制度
[摘要]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本文分析了目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例,介绍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 网络 教学资源 资源库建设 共享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