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视域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初中物理作为科学性的学科范畴,科学探究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探究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之上的,它是对新课改的一种延伸发展,是以生为主的,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启发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科学探究视域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谈点体会.
  一、诱发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实质性的意义.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深思熟虑,是对原本问题的一种深入探究,同时是学生创新思维、探究能力的一种体现.科学探究本身需要的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一种深化培养.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于探究却是兴趣匮乏,不能真正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也就不能提出问题,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主探究.例如,在讲“杠杆”时,笔者设置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笔者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锤子、钳子、螺丝钉等工具,将教室内的钉子起出来.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用工具能够很容易地起出钉子?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这样,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构建情境,诱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主动探究问题.
  二、运用学生需求,强化探究
  科学探究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要想学生主动行使某种行为进行探究等,需要有一定的外力元素,即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行为的原始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探究学习是在内在的动机驱动下进行的.换个角度说,就是需要学生对物理有某种的需求,进而主动探究.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需求心理强化其自主探究.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事物也有着自己基础性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个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再以矛盾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例如,在讲“物体的颜色”时,学生对于颜色的认知,一般是物体的颜色由其本身的颜色决定的.对此,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拿一块红色的布,并将其放在黑色的布袋里,运用绿色的光去照这个袋子,让学生猜测里边所装布的颜色是什么?学生通过直观地观看都认为布是黑色的,而笔者拿出来之后却是红色的,从而实际情况与学生大脑中的认知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学生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会产生对其原因的探究,即知识的需求,主动地实践、探究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是哪些因素困扰了自己对颜色的判断?物理的颜色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等等,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探究和深入掌握.
  三、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深化探究
  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也是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和运用的基础性条件.初中物理知识,一方面是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的范畴的纵深展示,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熟知的生活的一个理论性、科学性的概括.可以说,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知识都有着一定的基础性认知,从而当面对初中物理知识时,学生会有着自己的思维.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已知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内容或者实验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让学生领悟物理的真谛:科学探究.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形成一定的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素养.例如,在讲“观察色光的混合活动”时,笔者开展了实验教学:尝试选取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从白光中取得一种色光.面对这个实验,学生纷纷开始猜想和假设与之相关的实验:一般来说,红色的玻璃纸能够透过来的光是红光,而其他的色光都被吸收了,直接用白色玻璃纸,可不可以呢?如果用三棱镜对着白光的话会出现七种颜色,如果用红色的或者其他有颜色的玻璃纸进行透射能够出现一种色光吗?对于这些猜想和假设,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了色光的原理.
  总之,初中物理是基础性的学科,有着科学的特点,同时初中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经验,是适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教师应充分认知并运用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教学,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物理知识,强化自我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妈妈,你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箱子,轻易是不打开它的.一天,偶尔忘了锁,被我找到打开了.
期刊
2014年9月,通过层层筛选、考核和培训,我怀着满心憧憬,踏上了英格兰的土地。  在英格兰东北部的赫尔市,我度过了充实的一年:同时在三个小学教授中文课程,课余还在这些学校里充当志愿者,帮助校职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借此难得的机会,我得以深入了解真实的英国小学,并在帮助任课老师的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SA就是这三所小学之一,它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在当地属于中等规模。该校约有
下午课间,我到办公室,见乔老师和学生小勇在谈话:“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可是今天你有些令人失望,你就不能告诉我是谁打的刘春力吗?”“我真没看见!”“你真的不想告诉我?”“你不相信我还问我干什么?”孩子突然很愤怒地把头转向一边。瞬间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学校将这起打架事件交给我处理。我和乔老师交流得知,下午课外活动,几个学生“合伙”打了刘春力,刘春力告诉了他父母,他母亲到校后要求查处打人者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化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已成为化学教学的当务之急.环保意识教育,不仅拓宽了化学教学的范畴,也为化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拉近了化学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本文从化学教学实践出发,探究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场所.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教师必须紧密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展开环保意识
新能源的发展方兴未艾,这些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由于这些新能源来自于具有不确定性的气象现象,所以它们很可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不出现,而在我们不需要能量的时候集中爆发,这在
“甜甜,快来看呀!你老爸上报纸啦!”刚踏进门,我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妈妈就兴奋地朝我挥动着手中的报纸.“什么?老爸会上报纸,这怎么可能呢?”我将信将疑.妈妈将手中的递给我
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给氮起个名儿——azote,翻译成中文是“无生命”的意思。起因是拉瓦锡得知,把小白鼠放进充满氮气的容器里会窒息而亡,而且氮气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放进氮气里立即熄灭。至今法国人、俄国人、波兰人……仍用拉瓦锡给氮起的名儿,而日本人和朝鲜人则用两个汉字“窒素”称呼它。中文的“氮”很特别,别具一格。据考证,1855年一个名为合信(Beniamin Hobson 1816—18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实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性.这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实验技能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感受.  一、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实验环境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与教学氛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