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1)城市回族老年人总体上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2)城市回族老年人在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回族老年女性比城市回族老年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程度高;职业是阿訇的城市回族老年人之间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职业是工人和干部的城市回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s the key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92 Hui elderly in Yinchua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statu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urban Hui elderly was conducted.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urban Hui elderly are generally satisfied with their present life; 2) The urban Hui elderly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marital status and education level, while they have gender, occupation and physical heal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Urban Hui elderly women than urban Hui old men’s high degre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ccupation is the imam of urban Hui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more than the occupation is a worker and cadre Urban Hui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
其他文献
我喜欢翻我自己的影集,那一张张过去的照片都记录着我成长的过程.可是,我最珍惜的一张照片是我们全家在植树节时拍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更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具体到高中化学的创新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下面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体会.  一、构建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1. 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
妈妈,你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箱子,轻易是不打开它的.一天,偶尔忘了锁,被我找到打开了.
期刊
2014年9月,通过层层筛选、考核和培训,我怀着满心憧憬,踏上了英格兰的土地。  在英格兰东北部的赫尔市,我度过了充实的一年:同时在三个小学教授中文课程,课余还在这些学校里充当志愿者,帮助校职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借此难得的机会,我得以深入了解真实的英国小学,并在帮助任课老师的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SA就是这三所小学之一,它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在当地属于中等规模。该校约有
下午课间,我到办公室,见乔老师和学生小勇在谈话:“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可是今天你有些令人失望,你就不能告诉我是谁打的刘春力吗?”“我真没看见!”“你真的不想告诉我?”“你不相信我还问我干什么?”孩子突然很愤怒地把头转向一边。瞬间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学校将这起打架事件交给我处理。我和乔老师交流得知,下午课外活动,几个学生“合伙”打了刘春力,刘春力告诉了他父母,他母亲到校后要求查处打人者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化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已成为化学教学的当务之急.环保意识教育,不仅拓宽了化学教学的范畴,也为化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拉近了化学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本文从化学教学实践出发,探究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场所.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教师必须紧密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展开环保意识
新能源的发展方兴未艾,这些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由于这些新能源来自于具有不确定性的气象现象,所以它们很可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不出现,而在我们不需要能量的时候集中爆发,这在
“甜甜,快来看呀!你老爸上报纸啦!”刚踏进门,我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妈妈就兴奋地朝我挥动着手中的报纸.“什么?老爸会上报纸,这怎么可能呢?”我将信将疑.妈妈将手中的递给我
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给氮起个名儿——azote,翻译成中文是“无生命”的意思。起因是拉瓦锡得知,把小白鼠放进充满氮气的容器里会窒息而亡,而且氮气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放进氮气里立即熄灭。至今法国人、俄国人、波兰人……仍用拉瓦锡给氮起的名儿,而日本人和朝鲜人则用两个汉字“窒素”称呼它。中文的“氮”很特别,别具一格。据考证,1855年一个名为合信(Beniamin Hobson 1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