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气管插管在复苏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的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近年来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麻醉科医师(对照组)和急诊科医师(治疗组)实施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患者两组进行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成功或失败比较。结果:两组在气管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复苏成功率、存活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异差 (0.01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法 心肺复苏术 急诊科医师
  人工气道的快速建立和安全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救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急诊科2002年3月~2006年3月对228例各种原因导致心肺骤停患者(CPR)行气管插管治疗,成功211例(98.6%),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心肺复苏患者228例,男165例,女63例,年龄14~86岁,平均65.9±16岁。其中,通过麻醉科医师(对照组)行气管插管136例,男97例,女39例,年龄12~80岁,平均64.9±14岁。呼吸心跳骤停时间为3~38分钟,平均14±9.2分钟。通过急诊科医师(治疗组)行气管插管92例,男71例,女21例,年龄14~86岁,平均66.8±17岁。呼吸心跳骤停时间为2~22分钟,平均5±4.9分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有:重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源性猝死、溺水、电击伤、急性中毒、脑外伤、脑出血、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性别、年龄、呼吸心跳骤停时间、原因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心肺复苏患者228例进行2周存活出院存活率追踪调查。
  方法:治疗组92例均由急诊科医师发现呼吸心跳骤停后,立即用喉镜经口腔明视插管(即时插管),气管插管成功后即行气囊或机械人工通气,插管成功76例(82.6%)。对照组136例均由急诊科医师或护士立即通知麻醉科医师到急诊科做气管插管。麻醉科医师到达急诊科时间一般需要4~10分钟,插管成功135例(99.3%)。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1]:①心跳恢复;②面色(红唇)由紫绀或苍白转为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或由机械通气心跳恢复正常,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大于95%;④散大的瞳孔变小,有对光反应;⑤出现烦躁不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资料之间的比较行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麻醉科医生(对照组)到急诊科需4~10分钟,平均4±3分钟,完成插管时间45~210秒,平均时间95±34秒,135例插管成功,失败1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12例。急诊科医师(治疗组)完成插管时间56~280秒,平均时间112±56秒,92例插管成功76例,失败16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36例。两组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间及住院2周出院存活率见表1。
  讨 论
  心搏骤停伴有自主呼吸停止是临床最危急的征象,心肺脑复苏(CPCR)时强调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的重要性[2]。气管插管是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中开放气道最常用的方法,可使患者低氧或无氧血液变成有氧血液,通过有效的心脏按压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尤其是大脑、心、肺[2]。但由于解剖或病理等因素,即使训练有素的麻醉科医师气管插管失败率仍达0.5%~3.5%[3]。呼吸心跳骤停,关键是要给予急性有效的组织供氧,因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心跳停止后10秒,脑组织内可利用的氧耗竭约5分钟,脑细胞ATP耗竭[4]。为了做到有效供氧,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基础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在心肺复苏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恢复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紧急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重要步骤,既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直接将氧气加压送入肺泡,必要时可经呼吸机麻醉机供给高浓度氧。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心肺复苏时,仍请麻醉科医师做紧急气管插管往往等待时间太长(从麻醉科到急诊科所需的时间平均4~10分钟),延误抢救时机。本文治疗组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用经口腔明视下气管内插管,使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为了提高存活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就必须在心跳停止后4~6分钟进行有效的CPR。4~6分钟复苏患者可能有50%被救活,6分钟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者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的可能[1]。本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插管成功率低,主要原因:除了客观原因患者颈部后伸困难,肥胖颈部短,声门不能显露,喉痉挛状态以及体位摆置不佳或体位受限外,另外原因急诊科医护人员与麻醉科医师相比操作机会少,操作时间要求较短,操作时心理压力较大,操作中间出现的突发事件较多。因此建议各医院应在麻醉科医师指导下,定期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训练,以便急诊科医护人员能在心肺复苏中能够熟练正确掌握气管插管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 邵孝珙.现代急诊医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8.
  2 沈洪,黄子通,何忠杰等.心肺复苏指南讨论稿.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30):279-280.
  3 张汉湘 ,徐际盛.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应用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 (1):44.
  4 张树基,刘仁树,王佩燕.急诊医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如果幼儿教师能够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将有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促
当前形势下,供暖清洁化成为缓解大气污染、促进能源转型升级的关键。然而,许多人认为"清洁供暖"、"清洁能源供暖"二词并无差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董重成指出,"清洁供暖"、"清洁能
通过对细粒红砂岩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工艺下的热处理,采用巴西劈裂试验与饱和-浮力法测量其抗拉强度与有效孔隙率,并对不同热处理的持续时间、工艺对于细粒红
关键词 多形式 门诊 急救护理技术 训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8.271  为探讨急救护理技术在门诊上的应用,我院以种多形式开展门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训练,以保障门诊护理安全质量[1]。本文对医院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术训练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正> 软件业是数据处理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早从1970年起,软件就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在销售上软件和硬件分开。在数据处理工业中,软件发展最快,每年增长速度达30%。软
[摘 要]在“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结合高等院校中重要工科领域的测试技术和机器人技术,课题组探索了高校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找到两种重要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的方式方法,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测试技术;机器人;视觉检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07
2011年又是一个地方换届年,每逢换届年,都是跑官卖官最为活跃的时期,牵线搭桥,上串下联,请托说情,四处游说,花样层出不穷。多年来,“跑官卖官”现象几乎成了一种顽症,侵蚀着党的政治肌
介绍了3M公司的4951型双面粘接胶带的性能,提出了用粘接胶带粘接豪华客车车身侧围蒙皮的技术,并介绍了粘接技术相对于点焊侧围蒙皮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