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喜老火锅融化Hello Kitty的创意火锅新玩法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男女老幼都实实在在地钟爱着火锅,眷恋着火锅,一口温热的涮品下肚,恰似所有的纷扰散尽,留下的是温暖与从容。无论失恋或是热恋,开心还是难过,火锅就如同守护在火锅拥趸们身后的一道港湾,总能在人生失意之时及时地送去安慰,在快乐时分带来惊喜。北京朝阳区望京河荫中路的菁喜老火锅就如同它的店名一样,是这样一家创意十足,又总能给人带来惊喜的火锅店。


  创意锅底 打造山城火锅盛宴
  京城首家现炒锅底和牛油压印的Hello Kitty,是菁喜老火锅带给大家的第一个惊喜。制作现炒底料需要重庆空运的优质石柱红辣椒、四川文县花椒、纯牛油、糍粑辣椒、豆瓣底料以及西芹、洋葱、小葱、鲜姜、蒜瓣、高度白酒、酒酿等香料。当主厨为顾客现炒底料时,十多种食材排摆在灶台边上,单是制作成本就高达90余元。现炒底料的厨师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有着丰富的炒制经验,制作现炒底料的灶台位于餐厅二楼很显眼的位置,来自重庆的主厨师傅每天就在此处炒制火锅底料,让顾客有机会亲眼见证美食的诞生。A4纸大小的一整块厚厚的白色牛油放入热锅中,随着锅内温度的上升而融化、旋转,在牛油尽数融化之后放入小葱、蒜瓣、西芹、姜片以及洋葱小火煸炒至金黄色捞出,再依次倒入辣椒、花椒、豆瓣底料继续小火不间断翻炒,最后加入甜酒酿和52度的红星二锅头白酒,一份现炒牛油锅底方能制成。现场炒制一份底料费时很长,所以只能每日限量提供10份。厚重的牛油香气包裹着炒料的鲜爽,麻香浓郁,辣而不燥,尤其适合喜欢重庆老火锅又不太能吃辣的北方人食用,因此,常常引得食客们趋之若鹜。
  极具少女心的3D卡通造型的牛油锅底和麻将锅底是菁喜老火锅推出的又一个吸人眼球的创意,Hello Kitty、小萌熊等卡通造型的牛油锅底萌气十足,小心翼翼地将Kitty猫摆放进锅内让它随着锅底温度的升高而渐渐融化,老板说这一幕常常引得前去菁喜就餐的女顾客尖叫,搏足了人们的眼球,而麻将锅底更是重庆山城麻将文化的典型代表。卡通牛油锅底与麻将锅底虽然造型逼真,但却与它的实际口味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是嗜辣爱好者的绝佳选择。不仅如此,菁喜老火锅还贴心地为不能吃辣的顾客供应经典的子母锅,红汤麻辣诱惑,清汤鲜美朴实相互映衬。
  空运食材 提升山城火锅品质
  生活从来不会缺少惊喜,因为有美食相伴。当红油滚滚、辣味与香气翻涌着升腾而起弥漫在整个空气中时,令人惊艳的涮菜一应登场,一场畅快淋漓的山城火锅盛宴就此拉开了序幕。在选材方面,菁喜深谙“好食材才有好味道”的真理,在餐厅创始人走访了重庆与成都无数个各具特点、味道正宗的火锅店后决定餐厅内所有特色食材全部由原产地空运至北京,以确保食材的新鲜正宗,这便是菁喜老火锅带给火锅拥趸们的第二个惊喜。


  大刀牦牛鲜毛肚、跳水牛肝、鲜牛黄喉、九尺鹅肠等菜品均是由重庆新鲜空运采购,直至端上桌前都远离冷库,时刻保持冰鲜,精选牦牛肚即便没有“七上八下”也不会丧失嫩脆口感;鲜牛黄喉和鲜猪黄喉也是“清爽派”,不仅爽脆,而且鲜美;九尺鹅肠论根采购,色泽光亮、宽厚适中,入口脆爽;跳水牛肝在下锅之前每一片都裹着生蛋液,口感嫩滑又提鲜;鲜滑果冻红鸭血色泽红润,一股脑地倒入沸腾的锅中,只需等候片刻便可体验果冻鲜鸭血的嫩弹爽滑;酥肉都是当日先炸的,保证品质,而不是冰冻的。现炸酥肉是餐厅菜单中的第一招牌,每日限量90份。绿色芽菜、重庆苕粉、干贡菜以及福建特制牛肉羹和云南香豆腐这些别无二家的特色食材全都空运来自原产地。而在菜单订制方面菁喜则贴心推出了组拼而成的菁喜三宝以及由大刀耗牛毛肚、九尺鲜鹅肠、鲜猪黄喉、香菜猪头丸、秘制牛肉、特色香豆腐等菜品拼就的菁喜全家福,菁喜三宝较单点菜品少量多样,方便客人以更少的价格品尝更多主推涮品。菁喜全家福则肉菜各半,可以让食客对招牌涮品雨露均沾,而不再面对各式各样的涮品心有余而力不足。
  菁喜老火锅的蘸料方面亦是秉承了山城火锅的蘸料风格,香油干碟一应俱全,十分正宗,近20种各式蘸料整齐摆放在自助小料台上,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融合蒜、葱花、香菜、香油、蚝油来调配酱料,烫熟的食物放如上好的蒜蓉香油小料里一蘸便可以入口,舌头与裹着红油蘸料的食材一起在口腔中翻滚。
  不仅如此,在餐厅一楼的档口,这家餐厅还卖起了当下时尚茶饮,名曰囍茶。目前共有四个系列,芝士现萃茶、奶盐现萃茶、原创清凤茶、鲜果茶饮系列无一不是当下的流行茶饮。食客可以再畅快朵颐之后来一杯现萃茶饮,缓解口中辛辣的刺激;抑或是点一份桃喜桃罐头,找回童年儿时的味道。


  山城火锅的民国情怀
  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们粗放的饮食方式催生了火锅——重庆今日第一名片。最初是由挑担子零卖的小贩将水牛内脏肝子、肚子等洗净后切成小块,在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而直到民国23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饭店将它从担头移到餐桌,实现火锅的高尚化。随后越来越多的火锅店开始涌现,一时之间,民国的达官贵人、名流绅仕等上流社会人群纷纷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烫毛肚,火锅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聚会方式。从那时起,火锅正式开始走进上层社会,成为风靡重庆的美食。正因如此,菁喜老火锅在装修风格上主打民国情怀,在细节之处也尽可能地接地气,让重庆火锅不再只是一桌四方宽板凳儿和九宫格子挂灯笼。餐厅在二层就餐区的墙壁上描绘着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墙绘,其中有一整面墙壁上都被贴上了青砖瓦片,仿佛民国时期街头巷尾的寻常人家,旧楹联红退,朱门微启,极具山城生活的烟火气。包房内富含重庆麻将文化的彩色漫画跃然于墙上,竹帘歪斜挂在窗边,桌椅经过刻意作旧反而更有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墙面的民国招贴画,在霓虹灯牌的闪亮下格外具有时代感。老港式、舊上海,陪都重庆和北平,在战争年代相隔千里寄相思的邮筒,光影变幻、五彩斑斓醉人心的霓虹。菁喜老火锅在炒热的红料中沸腾着那个年代渐渐遥远的光色。而食客则在吴侬软语的民国旋律中,沉浸于这份翻腾热烈的山城情怀,回忆起各自心中的北京故事。


  山城火锅 暖胃又暖心
  从最早的“泡菜村”到如今一座座无比精妙的高楼大厦层层而立,望京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的第二个CBD。在这里,人们开始变得匆忙,工作和生活变得按部就班、索然无味,午间来不及吃好一份外卖,直到霓虹初上也依然聚不齐三五个加班的好友。当你疲于应对这样的生活,也许你可以走进过着山城时间的菁喜老火锅遇见惊喜。
  餐厅在消费券等促销活动的制定和设计方面也独具匠心,将民国日历上的窈窕女郎印在消费券内,精美生动,充满着民国情怀。
  不仅如此,餐厅的工作人员还会在节日庆典时分穿着财神爷的衣服,在餐厅内举行抽奖送惊喜的活动,活跃了气氛,也温暖了人心。
其他文献
餐饮人有不少是喜欢哈雷摩托的。哈雷所具有的充满冒险的挑战精神,是人类的隐性的原始基因,是流淌在人们血液当中的永恒动力。秉持“哈雷”精神的冰城串吧创始人张利,在餐饮业的13年,一路冲锋陷阵,创新烧烤串吧业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打造食品加工厂、未来目标瞄向新三板。  北京“沙漠”的仙人掌,潜龙勿用  常言道: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北京,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北京。时光回望1990年代,从东北开出的列
2014年,甫一入京的窑啊窑窑炉烧烤店仿佛一颗投入餐饮圈的重磅炸弹,一下就火爆京城,为食客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传说中那种好看又好吃、非去不可聚会首选的烤肉店。短短几年,窑啊窑不但经受了时间和新鲜感的考验,良好的口碑也进一步循环发酵,博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在竞争激烈烤肉店林立的餐饮市场中,是什么特质能让窑啊窑窑炉烧烤脱颖而出并引领潮流?答案其实不只存在于文字中,更需要食客们亲自去体验和感受。  另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于6月9日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青岛奥帆中心海风阵阵,飞帆渺渺,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主桌用花草微雕展示中国发展、青岛之美主桌上用花草
随着母株年龄的增加,插条的生根能力下降,对于松属植物也不例外,而且影响更明显.如何提高老龄母株插条的生根能力,对老树进行复壮,一度成为林学家们致力研究的课题.但经多年
本文研究了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温度和湿度与白皮松幼苗立枯病流行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含水量的耕作层土壤,高温、高湿和低温环境易引起立枯病的流行.
Q MEX库迈位于北京潮流聚集地三里屯南街,餐厅菜品由Marcus Medina先生主理,他是墨西哥著名厨师Patricia Quintana女士的得意门生之一,专注于墨西哥美食30多年。他的烹调理念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董振祥先生表示本届大赛增加了冷菜考核,并坚持排名赛、导师培训,无疑希望将大赛打造成世界中餐业的最高“段位”;希望通过几届大赛的严苛审核,此排名赛能够成为中国中餐唯一的权威比赛,在比赛中将中餐发扬光大并能够在世界发展壮大!董振祥先生说:“从第一届到明年的第三届比赛将逐年增加难度,感谢名厨委员会各位委员主席在协会领导下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各国青年俱乐部名厨能够参与进
板栗产生空苞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如何降低空苞率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缺硼是引起板栗空苞的主要原因入手,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以不同的施硼量对降低空苞率、增加产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句话出自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意思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美
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袁枚是一个特例,不仅活得长,而且对生活有感受。提起袁枚,美食家就会想起《随园食单》,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