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从“单一的教师传授”到初中的“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再到高中的“需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一个质的飞跃,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在预习中培养自学习惯
  学生的学习大多要经历“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这样四个程序。预习往往是自学的开始,是自主学习的前奏,其中包含着用学生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理解将要探究的化学规律及外延,同时在预习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自主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有效地增强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同化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长期的预习实践习惯,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优化其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还必须由教师来“启动”和引导,需要督促与激励,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任务。笔者在引导学生预习时,通常应用拟制预习提纲或小问题的形式来明确预习任务,利用习题的编制把预习引向自主性学习。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卤素一章的反应原理进行预习后,部分学生能够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1)“以强制弱”,即强酸制弱酸,如Ca(ClO)2 2HCl=CaCl2 2HClO;(2)“以高制低”,即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如2NaCl H2SO4(浓)=Na2SO4 2HCl↑;(3)“以大制小”,即溶解度大的物质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如AgNO3 HCl=AgCl↓ HNO3。正确的归纳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根拐杖,有利于其培养自学习惯。
  二、在兴趣中强化自学意识
  兴趣作为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动机得以生成的重要主观原因。我们的教学需要兴趣作先导、意志作保证。在学生自学兴趣的激发上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是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和社会的联系,促使其感受到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性。
  二是化学工业发展简史,如由生橡胶到天然橡胶再到硫化橡胶的发展过程。“神奇的光导纤维”“没有电阻的合金——超导体”等都是化学工业发展的生动事例,同时也反应了一定时期人类的物质文明程度。
  常言道:“天才出于勤奋”,兴趣是勤奋的第一要素。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解决问题中突出自学能力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讨论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大多数学生很快答出“用向上排空气法”。可我发现有个学生的脸上呈现欲言又止的表情。在我的鼓励下他说:“我认为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他刚说完,就有学生笑了起来:“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怎么能用排水法啊?”面对多数学生的否定,我没有立即下结论。因为,这时的独创力是一株极为纤细的花朵,称赞、勉励的话固能使其盛开,不当的批评亦能使其凋零。于是我微笑着问道:“能不能更详细地说说?”这次他很坚定地说:“我们前面做过收集人呼出气体的实验,收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不就是用排水法吗?”学生们都被“镇”住了,一时无言以答。这时我引导大家思考:“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有损耗吗?若是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能用这种方法吗?如何改进呢?”顺着这条思路,学生们终于想出在洗气瓶的水面上放一层油收集二氧化碳的“创新”方法。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应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加强自身的自学能力。
  变埋头苦教为学法指导是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作长期努力。与此同时,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使高中教学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术对角膜瓣厚度稳定性和干眼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眼科行LASIK术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根据制瓣
语文虽说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但也有相当的人文性。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外,还要求富有"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儿科更容易发生医疗差错,因为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的治疗指南通常不适用于儿童。一直以来,都认为在儿童中进行临床研究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甚至是没必要的。目前,用于儿科患者
科教兴国是全面落实邓小平教育是基础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是科教兴国的重大课题,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实现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不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在多元智能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即所有智能通过发展都能成为能力。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需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且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在笔者从事教育的地方,高效课堂如火如荼地在大力推行。观摩了兄弟学校的几节高效课堂教学,聆听了专家的经验介绍,听到兄弟学校教学质量如此之高,笔者陷入了久久的深思:建设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经过思考,笔者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强化一种意识:向校长要质量  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质量意识如何,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如何。要提高教学质量,校长必须能够做到
国际多中心试验的试验方案中对于安全性及疗效指标都有具体的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方法,范围很广泛,除了常规的血、尿检查,生化指标,肝、肾功能之外,也包括一些特殊检
一个特定时期的人物,对于某种艺术题材的改造,必须结合一个特定时期的时代思潮进行考量。徐悲鸿对我国人物绘画的改造正是这样一种艺术现象。他对于中国人物画的改造也是全方位的,尽管有时候这种改造的成果也有着一定的非议,但不得不承认,在那个追求科学性与革命精神的年代中,徐悲鸿对于中国人物绘画的改造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不只从绘画的表面形式上寻求新的突破,更从表现的题材上、绘画的观念等一系列问题上对我国的人物绘
采用真空含浸和加压含浸将特制的奶油含浸液浸入到真空冷冻干燥的草莓丁中,生产出既具有奶油的香甜滑腻口感,又保持果蔬颜色、形状,并最大限度保留果蔬中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常
英语写作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它既能再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能表现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学生对英语写作存在抵触心理,问题较多。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不是随意写两行应付,就是抄袭阅读理解糊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里,我谈以下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