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为类型者高空飞行应激中白细胞介素Ⅱ受体的测定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对不同行为类型的飞行学员、飞行教员和机务人员进行放单飞行前后 IL—2R 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 A 型或 B 型行为类型者,飞行人员飞行后 IL—2R 水平均显著减低 (P<0.001),而机务人员工作后 IL—2R 水平无明显变化。在高空飞行这一高应激源作用下,A 型行为飞行人员比 B 型行为者 IL—2R 水平下降的幅度更大;飞行学员比飞行教员 IL—2R 水平下降的幅度更大。结果提示高空飞行应激可使飞行人员的 IL—2R 下降,而 IL—2R 下降的幅度和行为类型及学习适应有关。 The levels of IL-2R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single flight for pilots, flight instructors and crew member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L-2R levels in pilo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flight (P <0.001), while IL-2R level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working crew. Under high altitude flight, the level of IL-2R decreased more in type A pilots than in type B pilots. Flight pilots dropped more than IL-2R in flight pilo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itude flight stress can reduce the flight crew IL-2R, and the magnitude of IL-2R decline and behavior types and learning adaptation.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患者血清及恶性渗出液中的含量,以明确VEGF能否作为肿瘤标志物.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在健康人、肿瘤患者血清及恶性渗出液中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较健康组高,且有显著差异(P<O.01),但多数肿瘤转移与非转移组比较无差异(肝癌患者除外),非转移性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VEGF与CEA、CA19-9有相关性,其他恶性肿瘤血
CD23分子又称为低亲合力IgE FC受体(FcERⅡ),分布广泛,其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与机体免疫应答及病理过程都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建立有效的膜CD 2_3分子的检测方法对于开展CD 23
本实验研究了由大剂量维生素 D 引起大鼠心肌损伤过程中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测定了大鼠心肌组织的 SOD 及 GSH—Px 活性的变化,
调节母体的免疫系统,使胎儿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的机理尚不清楚。胚胎植入子宫内膜时透明带或粘蛋白外衣的消失并未能使胚胎更易被排除或变性。关于母体这种免疫耐受现象
对在记录的116例肝豆状核变性先证者开展调查,并根据Lods法连锁分析条件筛选出8个理想的核心家系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核心家系每个成员均采静脉血5ml。实验室分析内容包括:血清铜及血清铜蓝蛋白;ESD,PGMI电泳酶谱分型:Rh,MN,P,ABO血型。然后。绘制系谱图并应用LIPED计算机软件计算其Lods值和重组率。结果在6种血标记物中,只有ESD在重组率等于0时取得最大Lods值2.02,即
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细胞的机能,目前可认为细胞的增殖分化是由所谓一群多肽或蛋白质的“细胞增殖分化因子”控制的。即细胞增殖分化因子作用于细胞时,细胞外的信号通过细胞
你如何看小说,不仅是一个对读者研究的社会学问题,更是一个对小说本身研究的问题。既然如此,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工作者评价小说的时候,我想至少从四个角度来看小说。一个角度
当我一看到《中国当代出版史料》的书名,立刻就感到值得一读。一套8卷本4万余页的史料,而且关于中国的当代出版状况,这就不仅仅为执业者理所当然的必读书,而且将会引起关心中国学
继钢铁、纺织品之后,中国彩电业目前正又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实质性侵害”初步裁决的考验。对此,首都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辛向阳近日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行的临床发生发展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工作中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行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病例平均年龄25.06月,首发症状多为白瞳症(77.19%)、眼红(48.39%)和眼球变小(25.81%),病程为0.5月~4.5年,多出现类似青光眼发作、色素膜炎、眼内炎及发热等症状,最终自发退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