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舞蹈艺术的审美追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从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出发,着重分析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构成,对舞蹈艺术的文化蕴涵和审美规律,做个体性的思考。
  关键词:舞蹈 审美生成 艺术规律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以有生命的人体动作姿态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律的连续运动中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现代生活中,舞蹈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重要的形式,舞蹈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共识。人们都用手、头和身体,传达着他们的思想。如果没有肢体动作,世界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只有通过舞蹈身体语言的解读,才能把艺术化的人体表情、姿势、动作,还原到它们原生态的意义上。舞蹈欣赏能够使人通过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认识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这是一个由初级升高级,并且不断深入欣赏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又回归感官愉悦的循环过程。
  格朗姆曾告诉我们,舞蹈的魅力在于,它揭示的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景,而是人类灵魂深入的景象,因此,欣赏舞蹈仅仅用艺术的眼光去看是不够的,还要用艺术的心灵去感受,没有感情的投入,就无法捕捉那无穷尽的“象外之象”,因为舞蹈是诗化的艺术。
  舞蹈表演中的一幅幅图画,通过手腕、手臂、肩、胸、腿的灵活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形态万千。舞蹈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是审美的最高层次,柏拉图称之为对美本身的瞻仰,尼采称之为酒神的狂欢,马斯洛称为高峰体验。舞蹈审美经过品味动作,赏析画面,而进入舞蹈艺术的神圣殿堂,领略无限的艺术风光。
  宗白华认为:尤其是舞,这最高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只有这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术形象的特定情景之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之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术形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和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意境主要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写,把观众引入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而情景交融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比如《天鹅之死》,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一种实境,当舞蹈呈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演员人体自然结构和双臂波浪式颤动的动作之美,以及足尖不停地碎步移动的韵律美。这个舞蹈动作十分简练,没有高难度技巧,也没有大幅度的单腿控制,而观众却不知不觉地被轻柔细腻的舞姿吸引进去。其次,则是一种虚境的想象,也就是由感觉所引起的体验,联想而进入想象。观众的情思随着微颤的双臂层层深入,从而调动全部经验和感情积累,进入艺术的想象领域。一只垂死的天鹅在奋力展翅,意欲重回蓝天,却又力不从心。她一次次的振作,拍打着双翅,又一次次失败,垂下双翅,直到最后一次呼吸,还在奋力展翅。人们屏息凝神,沉浸在艺术的神奇境界之中,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实际上,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身体艺术,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高度提炼,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从作品中体味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因此,舞蹈使用的工具既是人的身体,又是人的大脑,它将你所表现的内容情感通过意识的运作投射到形体之中,支配着身体的每个部位。舞蹈需要一种感情概念的交换,也就是说艺术内涵力量作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一种交流。编导者和舞蹈者创作出作品,不会仅仅只为了得到创作过程的愉快,而总是期待把自己的作品意图传达给欣赏者,在这个期待之中得到满足。舞蹈是通过直观可感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动态的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如果这些动态不生动,无变化,不新颖,无美感,平淡无奇,那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只有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灌注在舞蹈之中,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统一,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每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力求美的呈现,以求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舞蹈主要依靠动作、姿态、步伐及整个身体的律动来抒发情感,表达意境。《天鹅湖》的久演不衰,是因为它的艺术魅力,是那些美丽动人的舞蹈形象、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富丽堂皇的舞美设计,和各种艺术因素完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艺术美感,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使其艺术魅力永存。所以说,在舞蹈中,意境美是舞蹈的灵魂。
  同时,舞蹈是形式性很强的艺术,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美结合。生活美、自然美是美的客观存在状态。而舞蹈美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反映的产物,它运用人体的动态语言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而且在特定时空中可以转换和变异,所以它更强调调动欣赏者的创造性想象,引发出丰富的联想,以丰富情感、形神皆备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并引发人们长久的思索和回味,以有限的形象表达出无限的情与境。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人们认为舞蹈美感的直觉性使人们直接感知到舞蹈的人物造型、服装款式和色彩,以及流动的队形画面,他给人们的是一种对舞蹈形象的具象感知,一般不经过理性思考和逻辑判断,就可以得到审美感受。舞蹈以动作性、抒情性、节奏性、造型性形成艺术特色,异彩纷呈,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苏珊·朗格认为:“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物就越少,我们从一个完美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是这些力的起落。”舞蹈艺术的本源通过创造美的形象展示自然与社会,体现人的生命情调,揭示人对生命的自我感悟和自我发现,是人性本质的真情流露。真正优秀的舞蹈艺术,必须用传神生动的舞蹈语言,塑造出内蕴着隽永深邃意境的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结构有序、有机融合成的一个完美整体。
  实际上,谈到舞蹈的审美创造规律,要服从于艺术地表现时代的、社会的人和人的生活本相的整体规律。人体动作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表现,通过“无声语言”来抒发人们的思想情感,来感召观众融入所表达的意境之中,领悟舞蹈中的情怀。当下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以个人主观臆想构成模糊而纷乱的形象,表现所谓哲理的、超体验的、艰深莫测的内涵,以至纯粹个人心灵矛盾、命运的感叹,以先锋的艺术形态和风格,以自恋自足为特征的舞蹈作品也时有出现。而且舞蹈美感的情感性,是舞者通过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充分艺术表现,使之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使人们从舞蹈外形逐渐感受到他的内在情感意蕴,从而体会到它的美感属性。从舞蹈艺术审美活动的发展来看,人们更需要的不仅是引起情感共鸣,而且还能使人们理性思考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舞蹈作品,产生由悦耳悦目进入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从感性的意会进入理性领悟的意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当然,舞蹈不单纯是一种娱乐,它是表现人诸多复杂思想情感的意识形态的艺术。美的形象与意境需要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和升华,栩栩如生的形象才能脱颖而出,从而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舞蹈就是用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既然需要表达,就必须练就一付富有表现力的身体,使身体各部位能伴随着音乐节奏,完成各种富于韵律感的和谐动作。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组成的艺术,它所追求的是为了表现人类浓缩而升华了的感情,并实现其审美价值。
  从宏观上讲,舞蹈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及其表现的目的和要求就在于:显现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应该明晰确立的舞蹈文化观。而且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有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神秘内容,它包括哲学对本体存在的认识、艺术审美的感受以及宗教体验等等。这种神秘或在浩渺的天际,或在心灵深处,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舞蹈却以其特有的逻辑形式,将这无以言表的内容表现出来。而且,舞蹈在表现内在情感上是以抒情为主要方式,舞蹈的抒情性和表现性成为舞蹈艺术的最为本质的审美特征,它通过有节奏的运动来表现情感,根据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高度和方向来处理。这也就构成了舞蹈艺术鲜明的节奏感,而且有了韵律,舞蹈仿佛就有诗意。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舞蹈艺术生命情调的表征。其过程性和流动性,是舞蹈艺术在时空中呈现的特点。当舞蹈作品的情节、舞者的情绪层层展开深入之时,欣赏者的情绪就会走向深层,思维更加活跃,被引入美的世界。
  一位学者认为:“舞蹈除需要舞步、技术等要素外,还需要服装等与之密切相关的要素来配合,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舞蹈服装是表现作品风格,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舞蹈表演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来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展现人物的灵魂与情感。在这里,人类生活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精神景观等,几乎都能以舞蹈服饰自有的装扮语符和造型方式得到体现。从自然界的宇宙星辰、山川兽石、鸟语花香,到人类社会的精神情感、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地位身份等等,都能得到表现。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各民族都有自已的舞蹈风格。在运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创作民族、民间风格和特色浓郁的舞蹈时,真正要使其作品达到舞蹈更高的艺术审美层次,亦应明确着力于显现当代中国人的民族灵魂,以此作为舞蹈民族化的核心,否则,离开了人的审美主体来谈舞蹈民族化,就失去了文艺追求民族性的根本意义。因为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讲体现民族特点,决不仅仅只归结为形式,而首先在于体现民族的内容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包括民族的文化审美心理、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的性格、气质特征等等,其核心则应是显现独具一定民族特质和个性的人的灵魂。期待我国舞界真正能以立足时代的文化自觉,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本体的功能和效应,使舞蹈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行中,坚挺地占有其令世人瞩目的一席之地。
  当下社会,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人类将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时代。舞蹈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必将在这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纪焕发青春、充满生机。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现实存在,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文化传播的神圣职责。而且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舞蹈的艺术市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舞蹈形象的产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舞蹈作品的展出过程,即舞蹈演员抒情达意于人前的状态。观赏者便是在这种状态下寻找同他们内在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并在这种契合的过程中,去感受生命力的张扬和激情。艺术思维的过程,就是审美态度、审美价值观在舞蹈这一精神物化产物体现中的意识过程。故而,不论编导自身的自觉程度如何,其结果都具有一定的精神意识的文化指向性。这正是应该须加以严肃思考的文化观念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琳:《论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黑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 张劢:《论民族舞蹈的音乐性》,《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 王江 :《舞蹈艺术的审美规律探析》,《艺术探索》,2000年第7期。
  
  作者简介:
  温卫玲,女,1974—,江西石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
  谢莉,女,1975—,江西赣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
其他文献
1.提高折旧率,希望列入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明年再提高折旧增加资金。2.减免从折旧中上缴的“两金”。3.发放贴息贷款,今年结转的明年继续使用,列入重点的项目贷款利息可
原生态音乐凝聚着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蒙古族原生态音乐发祥地的内蒙古高校,如何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在教学中如何引进蒙古族原生态音乐,如何寻求一条将
今年以来,各地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普遍采用集资办厂、以资代劳、发放股票债券,甚至卖定量户口和计划生育指标等办法来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大力增加工业投入,这无疑起到了不小
摘要 构成中国当代音乐的文化形态主要有四种,即主导音乐、高雅音乐、大众音乐、民间音乐,本文将逐一分析这四种音乐的文化形态,提出这四大文化形态之间应该在相互尊重、优化组合、突出个性的原则下,走向多元共融的当代音乐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当代音乐 主导音乐 高雅音乐 大众音乐 民间音乐 多元共融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和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城市杂志已经初露头角,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此类杂志在各个城市成长起来。在多数目标读者已有多份DM直投广告“杂志”的情况下,城市杂志要想做大还得靠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获得集体演唱经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合唱教学对于未来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α1, 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的分布规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汉族134名绝经后妇女和43名健康男性的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134名绝经后妇女和43名男性均为SS基因型,即无多态位点.结论中国汉族人可能缺乏或罕有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
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此次《音乐课程标准》将器乐演奏这一课程列入教学环节,是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
老爷爷为键盘小矮人制定了各行其道的五线谱(图一),但是一些马虎的小矮人仍会“串道”。原因是他们常常只关注音的高低位置,而忽视了谱号的变化。图二中,二线上的音在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