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语文成绩,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但是,许多中学生对课外阅读并不感兴趣,使得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原因;对策
  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的课业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用在课外阅读上以外,还有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指导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能够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
  一、原因分析
  (一)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基本只重视课内的指导,而不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题型训练为主,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自主型,使得学生难以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由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还要求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阅读要求,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热情。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版“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将课文通读一遍,并让学生在阅读后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思考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虽然这些问题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路,但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从而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中学生阅读心理的影响
  中学生的阅读行为取决于其阅读心理,学生要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有动力去进行课外阅读,从而产生课外阅读行为。但是,在实际的中学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对阅读充满恐惧,尤其是在面对古诗词、文言文时,由于学习难度比较大,所以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有部分学生则对教师比较依赖,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去阅读。另外,有的学生混淆阅读目的,认为阅读就是为了更好的应付考试,阅读的目的只是要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其阅读动机不具有持久性。中学生的这些心理,都不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的,因此很难对课外阅读提起兴趣。
  二、对策分析
  (一)通过师生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来看,基本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和家长很少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所以学生有时候找不到坚持阅读的动力,在遇到问题时也找不到求助的对象。师生共读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能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并且,师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还能增加教师的教学素材。比如,在阅读《朝花夕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去感受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阿长等,去感受一个曲折老人对童年回忆的记录。学生都知道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曲折的,童年时代总是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能让人细细的去回味,让它重现于《朝花夕拾》中。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学生,给学生一些启发,从而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初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和需求。教师和家长在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不能以相同的要求去对待不同的学生,否则会降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会打消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名人传记,深受传记人物精神的感动,如《鲁兵逊漂流记》《罗曼·罗兰》等;有的喜欢喜欢具有玄幻色彩的读物,如,《幻城》《盗墓笔记》等;有的学生则喜欢言情类读物,如《泡沫之夏》《凤求凰》等。每一类读物都有其优点,都有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不能一味的否定,而应该鼓励学生去发现其中的正能量,启发学生去思考人生,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外阅读中能够有不同的收获。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主动性,激发出其对课外阅读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评价方式营造阅读氛围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要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成长,才能使其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时,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以营造出浓烈的阅读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编写课外阅读进度表,让学生在阅读后认真的填写进度表,学生可根据进度表中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反思。而教师则可根据进度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进行鼓励。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朝夕相处,相互之間比较了解。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能够了解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进度,以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真实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时,既要指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不足,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将读后感记录下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可通过师生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家长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而优化评价方式营造阅读氛围,则能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析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策略[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413-414.
  [2]王超.浅析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5):426-426.
  [3]单克栋.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8):20.
  [4]唐昕.课外阅读,不得不说的语文实践——漫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J].新课程·下旬,2014,(1):146-146,147.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业生产对农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谱,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农药研究的重点。三唑类农药因其卓越药效成为农药市场不可或缺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物理本上是比较有魅力的,但是因为学习难度比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领会到物理学习的魅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好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
摘 要:美术课程是一门中小学必修的艺术课程,可长期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没有足够地重视这门学科,觉得美术是无关紧要的"副科",美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也是困难重重。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学;探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也越来越重视那些被称作“豆芽科”的教学。但在农村,课程改革仍旧相对滞后,要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下面就如何改进农村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中去。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
作者于2015年,对山东中东部果区8市29个地区的77个样点中的水果害螨种类进行调查,并测定几种新型杀螨剂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室内毒力效果和田间药效。结
目的:探究P D C A循环管理对血透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透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
1击剑高校数量增多、地区更广,但普及程度不足  自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击剑运动以来,我国开展击剑运动高校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大体协击剑分会成功开办了多届高校击剑教练员培训班,并在我国高校大力推广击剑运动。从1981—2017年这36年间开展击剑运动院校的数量增长幅度非常大,1995年7月,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承办大学生击剑赛,是为首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报名参赛的大专院校已
摘 要: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也就是问题的提出需要具有启发性。有效提问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设计恰当的问题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