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不能沦为权力的附庸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腐败对文艺领域的伤害很大,文艺作品被用来当做腐败的工具,价值被扭曲,更重要的是文艺领域很难出现顶尖的艺术家。他认为,权力一介入,文艺作品就能被当做工具输送利益,必须彻底把官员、权力从协会里请出去,应该让权力与艺术彻底分开。
  把权力从协会里请出去,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脉相承,与“有权不可任性”的告诫相辅相成。权力为何喜欢进协会、涉文艺?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其说是体现风雅、展示才艺,倒不如说很多人存在投领导所好,“雅贿”“雅腐”的预期。有媒体报道,玉石字画成了“受贿清单”新“宠”;笔墨欠佳的领导干部扎堆艺术协会;文艺评奖“暗箱操作、利益交换”……今年“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建言:文化界、文艺圈亟须防治“雅腐”,不能沦为腐败滋生的“后花园”。
  对待“雅腐”绝不能有容忍与宽宥的雅量。此类腐败有一定的隐蔽性,容易“被忽略”,而随着反腐败的深入,明目张胆的贪腐肯定会收敛,而“雅腐”很可能成为一条“秘密通道”。因此,“打虎拍蝇”成为反腐新常态,“拒雅”也得按下“快进键”;从文艺健康发展上讲,拒权力于千里之外,理应成為文艺的品质和文艺从业者的人格,才能让文艺创作与文艺作品正本清源。
  文艺不能成为权力的附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协副主席冯双白认为,文艺协会本是服务性机构,是党和国家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文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必须建立起“权力防火墙”,让权力无机可乘、无懈可击。
  当然,要“把官员从协会里请出去”显然不能靠冯老“赌气”和“嗓门”,必须要依靠制度约束和法律惩处,从制度和法律上厘清权力与艺术的边界,一方面,权力的边界与艺术的边界不能“交叉”;另一方面,权力边界越窄小,艺术边界就会越宽广。如此,才能真正保证权力与艺术各就其位,各司其事。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现代的思想大家,方东美是20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他的生命美学将传统形上学生生之德与现代西方怀特海与柏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这首《登科后》的诗的格调不能算高,但金榜题名后的欣喜与得意跃然纸上。这里,一个“疾”字,不仅勾画出作者那种踌躇满志、心花怒放的心态和神采,也描绘出春天的动感和脚步。  有旅行家测试过春天步行的速度,它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由南向北挺进的。虽然未必准确,但“春天的脚步”看来并不是空话,它有方向、有速度且可以尾随追逐。  当年,当“摸着
“心性”为中国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心性”理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同许多范畴、学说一样,“心性”学说在先秦时期已具备
本文是《审美特性》中文全译本的译者前言,文中指出卢卡奇的一生,不仅不断进行着理论的探索和开拓,而且始终不脱离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他的《审美特性》一书是构建马克思主
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表征,也是判断一个城市活力程度的标尺,独特的艺术符号也为城市带来创新与转型的动力,甚至直接改变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机遇。在全球性的文化创意
综观印度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它在历史演变和不断深化过程中,有某些较稳定的反复出现的思想起着重要的催化和制约作用,显示出印度美学的一些特征。第一,印度美学和宗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不仅深刻理解马克思新哲学命题的含义,而且构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唯物论的哲学体系。他所关注的并不是“本体论”,而是“实践论
卢卡奇提出真实意识问题的命题,并将这一命题的意义规定为一种解放性意识的确立。在卢卡奇的理论中,革命性(阶级意识)与科学性(真实性)从来就不是两个可以分开的问题。只有通
一、表象符号系统的构成和特征艺术的产生,即使不考虑技术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前提条件。这就说明了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同时由此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分离,在其中也揭示了
过去,人们研究美学,都要试图回答:一个对象为什么是美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也有多种争论。于是,近代以来,美学界有了一种倾向,考虑绕开这种提问法,先回答:面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