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美学城市的建构——城市场域的美学构建与历史契机

来源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表征,也是判断一个城市活力程度的标尺,独特的艺术符号也为城市带来创新与转型的动力,甚至直接改变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机遇。在全球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中,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经济推动了城市的更新与转型。在“创意城市”的视野之外,“美学城市”提供了一种更丰富的思路。以艺术创造和创意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从环境到日常生活、从公共领域到社会个体缔造一种艺术的美学的城市体验,是美学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当代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美学城市的建构实践应该利用这种新的社会力量以充实和丰富其内涵。 Art is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a modern city. It is also a measure of the vitality of an urban city. Unique artistic symbols also give impetus to the city’s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even directly chang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a city. In the global wave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creative art economy has promoted the city’s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utside the horizons of Creative City, Aesthetic City offers a richer idea.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esthetical city construction to take artistic creation and creative driving as the core concept of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environment to daily life, and from the public sphere to the social individual to create an aesthetic aesthetic city experience of a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citi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is new social force to enrich and enrich its connotation.
其他文献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中国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正在发生“异变”:媚俗化、娱乐化、感官化、消费化与奇观化成为其主要特征。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我们首先
实践存在论视域下的审美实践具有鲜明的属人的性质,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美学的思维模式,把主客体统一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生成、变动、发展。审美实践根源于人的自由自觉的
军车的卸载既是海运组织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装卸载主要有滚装、吊装两种方式。根据装卸载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换乘过驳装卸载、机降装卸载和泛水装卸载、抵滩装卸载
康德美学思想并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坚持的两种极端,但从根本上看,康德仍然没有走出理性主义的窠臼,为了弥补理性主义本身显而易见的不足,康德承认了客体是
王国维是学界公认的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创者,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吸收,他建立了主体性的意志本体论,突破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古典和谐,从哲学基础上确立了其美学思想的现
近日,国内外热点连连,亿万眼球盯着中国。媒体忙得不亦乐乎,也被“考”得不亦乐乎。南中国海近邻菲律宾,鼓着肚皮撑硬,向我正常作业的渔民施威,与我例行巡视的海监船对峙。我
作为中国现代的思想大家,方东美是20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他的生命美学将传统形上学生生之德与现代西方怀特海与柏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这首《登科后》的诗的格调不能算高,但金榜题名后的欣喜与得意跃然纸上。这里,一个“疾”字,不仅勾画出作者那种踌躇满志、心花怒放的心态和神采,也描绘出春天的动感和脚步。  有旅行家测试过春天步行的速度,它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由南向北挺进的。虽然未必准确,但“春天的脚步”看来并不是空话,它有方向、有速度且可以尾随追逐。  当年,当“摸着
“心性”为中国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心性”理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同许多范畴、学说一样,“心性”学说在先秦时期已具备
本文是《审美特性》中文全译本的译者前言,文中指出卢卡奇的一生,不仅不断进行着理论的探索和开拓,而且始终不脱离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他的《审美特性》一书是构建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