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优化。而40分钟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教学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高效课堂包括两方面: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本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例,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一谈怎样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一、了解学生,因人而教
1.体悟学生个性。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夸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词语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话题,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从而认识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语文知识,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讓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进行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投篮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投进去,进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难易适中。这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筐太低了,就会轻而易举地投进篮筐,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了。
其次,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避免一概而论。
四、扎扎实实上好课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调控,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取舍与提炼,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一)、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
从教学目标来说,第一课时应该解决基本的字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新课标指出,字词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尽管随着年级的升高,字词教学的特点逐渐减弱,但字词教学仍属于教学目标,仍须重视和认真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读通课文,做到字音准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能够通顺地朗读课文,学生只有在把课文读通的情况下,才能初步感受课文内容,才能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因此,“读通课文”是下一步进行深入阅读、理解、探究、品味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讲,良好的阅读开端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的阅读心境,提高深入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阅读,与文本形成良好的对话,成为一种积极的阅读行为。
(二)、抓好品读感悟
从教学目标来说,第二课时,通过品味词句,更深地体验课文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一节好的语文课不是教师的展台,而应该是学生的展台,教师要用朴实的语言穿针引线,用朴实的教学风格来引领学生,在赏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实现语言素养的积淀。品读感悟是在重点字词的理解上,在重点句子的赏读中,都体现了扎实求实效的特点。教师不是用分析来理解,而是在反复赏读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表达,学生的能力在这种自主性的探究中自然形成。
(三)、设计好语文基本功训练点
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训练。训练要抓住关键处练。关键处在哪?一是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问题之所在,就是训练处。二是薄弱环节。三是把握年段要求,注意前后训练的梯度。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一切学习都离不开训练,没有哪一种能力和素养能离开训练而自动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这几个环节,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及语文素养也会在迁移默化中形成。
五、优化教学过程
如学习《荷花》一文,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已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荷花后,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设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密的导入对授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堂好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前境导入。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导入时课件出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荷花,配上背景音乐《采莲》曲,让学生初步感知荷花的美丽,并设问:你能用一词或一句诗来形容荷花吗?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荷花的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老师,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教好一门课,教师只具备该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而教育,应势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实施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产生重要作用。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教学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优化。而40分钟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教学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高效课堂包括两方面: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本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例,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一谈怎样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一、了解学生,因人而教
1.体悟学生个性。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夸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词语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话题,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从而认识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语文知识,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讓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进行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投篮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投进去,进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难易适中。这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筐太低了,就会轻而易举地投进篮筐,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了。
其次,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避免一概而论。
四、扎扎实实上好课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调控,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取舍与提炼,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一)、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
从教学目标来说,第一课时应该解决基本的字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新课标指出,字词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尽管随着年级的升高,字词教学的特点逐渐减弱,但字词教学仍属于教学目标,仍须重视和认真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读通课文,做到字音准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能够通顺地朗读课文,学生只有在把课文读通的情况下,才能初步感受课文内容,才能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因此,“读通课文”是下一步进行深入阅读、理解、探究、品味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讲,良好的阅读开端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的阅读心境,提高深入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阅读,与文本形成良好的对话,成为一种积极的阅读行为。
(二)、抓好品读感悟
从教学目标来说,第二课时,通过品味词句,更深地体验课文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一节好的语文课不是教师的展台,而应该是学生的展台,教师要用朴实的语言穿针引线,用朴实的教学风格来引领学生,在赏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实现语言素养的积淀。品读感悟是在重点字词的理解上,在重点句子的赏读中,都体现了扎实求实效的特点。教师不是用分析来理解,而是在反复赏读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表达,学生的能力在这种自主性的探究中自然形成。
(三)、设计好语文基本功训练点
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训练。训练要抓住关键处练。关键处在哪?一是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问题之所在,就是训练处。二是薄弱环节。三是把握年段要求,注意前后训练的梯度。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一切学习都离不开训练,没有哪一种能力和素养能离开训练而自动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这几个环节,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及语文素养也会在迁移默化中形成。
五、优化教学过程
如学习《荷花》一文,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已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荷花后,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设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密的导入对授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堂好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前境导入。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导入时课件出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荷花,配上背景音乐《采莲》曲,让学生初步感知荷花的美丽,并设问:你能用一词或一句诗来形容荷花吗?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荷花的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老师,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教好一门课,教师只具备该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而教育,应势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实施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产生重要作用。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教学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