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的策略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呈现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材并设置问题。因此,在授课时,要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关注时事、联系热点,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正确处理好社会现实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62-01
  
  依据新课标思想品德《考试大纲》原则,试题所选背景材料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按照“回归生活,回归品德”的要求,贯彻“考试即生活”的命题理念,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的理解,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鼓励探究,倡导创新。关注青少年的行为,加大导行力度,让人倍感亲切,因而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
  
  1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四有“公民奠定基础。
  近几年中考试题多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加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把知识点串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知识网”或一棵“知识树”,做到“点”“面”结合。
  1.1 学科知识链接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3)“四个尊重”方针。(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7)艰苦奋斗精神。(8)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2 中考命题预测
  (1)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将来怎样为经济特区的更大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请你谈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4)某校要举办庆祝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两种纪念活动形式。
  (5)如果请你参加学校举办的以“庆祝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的演讲稿的内容会是什么?请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演讲稿的提纲。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报效祖国。
  2 关注重大时政热点,突出地方特色
  联系社会热点,构建能力平台,试题中巧妙地引入地方素材,试题设问开放,试题答案设置由原来的采点给分,转为采意给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答题,激励学生答题有创新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引领学生今后更加关注身边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开放的广州,喜迎亚洲宾朋》
  热点聚集:第16届亚运会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
  考情透析:
  该热点联系教材知识较广,涉及的主要考点有:生命与健康、先进文化,竞争与合作、民族精神、文明礼仪、亲社会行为、经济建设、党的领导、磨砺意志等。广州亚运会是全亚洲的体育盛事,也是广东人民生活中一件大事。举办亚运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典例探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在广州地区广泛深入地开展。
  (1)迎亚运,铸造广州城市文明形象,你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怎样做?
  (2)树立城市良好文明形象,必须靠你我的共同努力,你打算做些什么?
  (3)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分别是什么?
  (4)为什么要选取这些图案作为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由此看出,中华文化有何特征?
  (5)作为广州市民的一分子,你会向客人介绍哪些岭南文化(至少两项)。
  背景呈现选择学生易接受的、熟悉的国家大事来考查相关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亲切地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材料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或文字材料。
  
  3 紧扣社会热点问题,注重探究学习,提升能力
  纵观历年中考,知识点的考查常常是以相关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用分析说明题、漫画题、综合探究题等题型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政背景]:追求民富 建设幸福广东
  1、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有尊严”。
  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3、党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让人民富起来。
  4、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
  [考点链接]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掌握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4、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5、理解我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例如:[综合探究]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某班开展了以“幸福广东大家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围绕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展开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民生问题。
  (2)政府的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请你围绕“建设幸福广东”向政府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和考点,强化重点知识和热点结合,掌握应试技巧,多角度、多侧面去看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同一个热点,设问的角度不同对应的知识点也不同,做到:读懂材料,梳理整合,达到理解热点,巩固考点的目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考前情绪、检查知识缺漏,提高应考信心。让思想品德课与时俱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 中考复习.广州出版社.
  [3] 中考突破.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动静搭配,个性互补  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一种性格特征是最优秀的。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安静稳重,有的学生坦率热情,有的学生内敛沉着,有的学生为人大方,有的学生谨小慎微,有的学生勇猛无畏,有的学生懦弱胆怯……因此,在编排学生座位时,要注重各种性格学生搭配在一起,让他们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动带静,使他们动的不太出格,静的不至死板,在学习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