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的兴趣可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激发出来。语文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本身的美感,让他们自发地去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建立和谐的阅读氛围
  阅读氛围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至关重要。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会因为教师而爱上所学的科目。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喜洋洋、美羊羊、熊大、熊二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上开展“找朋友”“打靶开花”等游戏,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交流了学生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是阅读教学的法宝,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章情境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如,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共读等,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蕴涵的情感。教师还要让学生充分质疑,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静下心,走进文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理解文章,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课文是由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三、注重阅读教学的人文化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阅读的文章创建模拟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态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習,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为学生创造模拟情境,给予学生完整的信息资料,运用情感交流的手段给学生提供启发。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是生态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已经产生了变化,他们成为了课堂的“老师”,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结合。这种新知识融合记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四、锻炼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该明确阅读理解的实质意义。使学生懂得,理解一定不是仅仅对他人原始意义的重新领悟,也不是对他人原本观念的重构,理解是在某种事情上与他人取得相互一致的意见,是相互的过程。而学生要想对阅读的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就应该与文本或作者在一件事情上具有一致的想法,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对于文本来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与凝练,因此要想理解文本内容,必须从文本或作者出发,创造性地阐释文本。
  五、组织适当的阅读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在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若是在讨论中出现争议,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学生之间的观点能够趋向统一。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古诗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对诗篇进行阅读;然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融入到诗篇中;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根据相关的资料来对诗篇中描述的情境、诗篇的主要情感等进行分析;若是小组讨论偏离了正确的道路,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进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篇内容以及情感。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好自己在教学中扮演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可行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从文本中获得一定的哲理性知识。而在解释学的基础上,积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以学生本身的视域范围进行阅读教学,为防止学生陷入阅读误区,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
期刊
我妈妈有一双乌黑的眼睛和两条细细的眉毛,还有一个樱桃小嘴。在我心里,妈妈是最了不起的。  妈妈烧饭特别好吃,特别是她最拿手的红烧肉。只要在桌前闻一闻,就会让你馋得直流口水。红烧肉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特别好吃,肉嫩嫩的,香香的。  妈妈洗衣服洗得特别干净,妈妈先把衣服放在盆子里,然后把衣服浸湿撒上洗衣粉,再用劲搓。过了一会儿,一件件衣服就成新的了。接着,把衣服挂起来,直到晾干。第二天,衣服干了,特
期刊
我喜爱烈日炎炎的夏天,喜爱凉风习习的秋天,喜爱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我更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不,春姑娘又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同学们,我建议大家可以去香山风景区走一走,看一看,现在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可以去感受一下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礼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香山尋梅,踏青。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香山脚下,售票处排起了“长龙”,我们买完票,在工作人
期刊
德德和清清原来的家在四川卧龙的熊猫基地,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德清下渚湖北岸的防风山。  德清县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一到雨季就雨水涟涟的,人们的生活实在离不了雨伞。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变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顿时,狂风大作,衣服被风拉扯着像要飞到天上去似的,树枝在空中快乐地跳了起来,风为它伴奏,叶为它舞蹈。  雨落在水面上,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在树
期刊
天要挡我,我便戳穿这天。  地要挡我,我便踏破这地!  ——题记  孙悟空由天所孕,为地所育,以石为心,诞于花果山,天尝毁其家,诛其心,然为菩提所救,誓逆天命。天庭是想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石心,却亲手创造了自己的劲敌——孙悟空。  若无当初痛失家园的恨,哪来今天誓毁天庭的孙悟空?  若无当初忠而被诬的殇,何来古代词史巅峰的辛弃疾?  金兵入侵,年僅21岁的辛弃疾擦亮手中那把剑,剑锋所指,向北方,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加强新时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政治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职工理想信念淡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表现出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重经济收入,重奖金分配,轻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有些职工不能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同百年国企建设结合起来;也有些职工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期刊
陶行知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人们留下近百万字的教育论述,蕴涵着从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所以,今天更应该继续弘扬陶行知思想,秉承陶行知先生的伟大精神。  一、感悟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给人很大的启示——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
期刊
成功只有一种可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历人生。  ——题记  《明朝那些事》这部书讲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276年来整个明朝的是是非非,错综复杂的大明王朝出现过十恶不赦的奸党,也诞生过誓死报国的忠臣。其中,在我脑海中留下记忆最深刻的,非他莫属。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北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任常熟知县,后任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这是一份很普通的简历,因为杨涟非但当官晚,而且升得
期刊
生活的细节是生动的,体验是个性化的,还原诗词文章里的生活细节,对于理解作者的创作原意、提升鉴赏想象能力有独特的作用。虽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资源建设日益丰富,可供调用的音像颇多,但真实的生活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一面。  现实是学生囿于校园,与丰厚美好的大自然有些脱节。在教授《说木叶》《梦游天姥吟留别》《苏幕遮·燎沉香》时,教师感受尤深。  在课堂上,学生说:没有关心过地上的落叶,也没太关心过枯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镜子。随着语文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文的重要地位愈来愈突出地表现出来。而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认知起着最活跃、最直接的作用。  一、重视学生生活积累,让学生愿写  作文不知写什么,是制约学生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