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药物类型分布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药物类型分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9例作为对象,采用通用调查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使用类型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均能干预。结果:89例ADR患者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皮肤损害、药物热及呼吸系统,占:41.57%、41.57%和38.20%,临床以皮疹、瘙痒、寒颤、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为主;89例ADR患者药物剂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分别为:皮下注射剂、静滴注射液及胶囊,分别占:48.31%、28.09%、12.36%。结论: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突出,药物类型以注射用药为主,应严格根据说明书用药,提高药物安全性;对于不良反应集中药物,应不断改进制药工艺。
  【关键词】东莞市;南城医院;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类型分布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90-02
  Study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drug types in Nanch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ZHANG Qiu-yan, CAI Yun-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cheng Hospital, Dongguan C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rug types in Nanch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safe drug use. Methods: A total of 89 patient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Nanch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from April 2017 to Nov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 general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types of drug use were counted. Effective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intervene. Results: There were many types of 89 ADR patients. The top three were skin damage, drug fever and respiratory system, accounting for 41.57%, 41.57% and 38.20%. Clinically, they were rash, itching, chills, fever, chest tightness and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is the main cause; 89 patients with ADR have relatively many drug dosage forms, and the top three are: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injections and capsules, accounting for 48.31%, 28.09%, and 12.3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Nanch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are outstanding. The main types of drugs are injections. The drugs should be used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to improve drug safety; for drugs with concentrated adverse reactions, the pharmaceutical process should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Key words] Dongguan City; Nancheng Hospital;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stribution of drug types
  藥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ADR临床发生率较高,由于药物在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不同程度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等。同时,随着制药的不断发展,药物使用剂量/频率增加,均会增加ADR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医院用药过程中加强ADR监测,分析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使用安全,保证患者有效、合理用药[2]。因此,本研究以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对象,探讨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药物类型分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9例作为对象,男41例、女4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1.23±7.50)岁;科室来源:妇科16例、大内科49例、急诊科24例。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严重14例、一般75例。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一般资料调查:采用通用调查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使用类型等,包括:年龄、性别、所属科室、用药品种、用药次数、以及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记录纳入患者转归情况,相关数据从南城医院上报至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内(相关数据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导出)将所有患者的数据通过Excel软件,自行设计表格,分别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均能干预[3-4]。药物剂型的分布情况:记录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使用药物剂型的情况,包括:皮下注射剂、静滴注射液、片剂、胶囊。
  1.3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表现:记录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表现,包括:皮疹、瘙痒、面色苍白、胸闷、呼吸困难、低血压、晕厥、下肢抖动,局限性抽搐。药物剂型分布: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常见剂型,包括:皮下注射剂、静滴注射液、片剂、胶囊。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c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89例ADR患者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皮肤损害、药物热及呼吸系统,占:41.57%、41.57%和38.20%,临床以皮疹、瘙痒、寒颤、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为主,详见表1。


  2.2药物剂型的分布情况 89例ADR患者药物剂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分别为:皮下注射剂、静滴注射液及胶囊,分别占:48.31%、28.09%、12.36%,详见表2。


  3 讨论
  广义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质量,超量、用药途径与方法不当引起,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进而导致患者痊愈进程延缓,或使得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不仅耗费大量的医药资源,还可能会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5]。本研究中,89例ADR患者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皮肤损害、药物热及呼吸系统,占:41.57%、41.57%和38.20%,临床以皮疹、瘙痒、寒颤、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为主,说明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和药物热,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颤、发热等。不良反应涉及到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系统,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且在临床上一些不易确定、慢性的、潜在的以及隐蔽的药物不良反应不易被发现,存在比较大的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了患者康复进程的延缓[6]。广大医护人员应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7]。临床研究表明[8]:对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者,可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均能够控制或治愈;而对于较为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9-10]。且经过研究发现,不良反应出现最多的给药途径为注射剂,其发生率73.03%,因此选用合理的给药途径十分重要。临床研究表明[11-12]:注射剂药谨慎使用,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选择合理适宜的用药途径。本研究中,89例ADR患者药物剂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分别为:皮下注射剂、静滴注射液及胶囊,分别占:48.31%、28.09%、12.36%,说明不良反应的患者多是皮下注射用药及静滴用药。因此,东莞地区临床应用时应加强不同药物剂型观察,重点做好皮下用药及静滴用药监测,对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干预。对于已经确诊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找出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不良反应类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降低临床输尿管率,提高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13]。
  综上所述,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突出,药物类型以注射用药为主,应严格根据说明书用药,提高药物安全性;对于不良反应集中药物,应不断改进制药工艺。
  参考文献
  [1] 董向军, 王春晖, 李敏.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9, 46(6): 342-345.
  [2] 于学东, 朱娜, 耿传信. 青岛市中心医院复方苦参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 40(9): 832-835.
  [3] 白顺民. 2016-2017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6): 1921-1926.
  [4] 李田军.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危险因素评估[J]. 安徽医药, 2018, 22(11): 2250-2253.
  [5] 韩鹏, 朱深银. 药源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防治[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 20(2): 128-134.
  [6] 白顺民. 2016-2017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6): 1921-1926.
  [7] 张璐洁, 李斌, 李瑞娟, 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毒性管理[J]. 国际呼吸杂志, 2019, 39(4): 312-316.
  [8] 方志远, 李倩, 骆静, 等. 含他汀类药物门急诊处方中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 20(6): 413-418.
  [9] 鄭磊, 徐洪玉, 管玉瑶, 等. 2015-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皮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9, 28(2): 122-125.
  [10] 张丽丽, 宋洪涛. 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儿科328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 16(1): 38-41.
  [11] 姜辰. 2011-2018年某儿童医院中成药致167例不良反应的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 27(2): 143-145.
  [12] 姜辰. 2011~2018年某儿童医院中成药致167例不良反应的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 27(02): 67-69.
  [13] 刘桦, 周佳纯, 范国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3-2016年12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帕累托图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8, 18(05): 69-72.
  作者简介:张秋艳(1985.11-),女,河南商丘人,大学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泌尿外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实习的160名临床实习生,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同时将以问题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观察组中进行实施。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成绩、个人综合素质评分和操作技能成绩。采取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泌尿外科实习生的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易于知识记忆、加深理论理解、锻炼语言表达、
【摘要】目的: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疾病的了解以及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会对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工作的护理人员,选择其中的100名护理人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展开调查。结果:对护理人员调查后,可以明确对其护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9年北京市韩村河社区4526例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参加体检的4526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26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中, 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7.9%、25.2%,超重率43.4%,肥胖率20.4%,血脂异常检出率26.2%。血压
【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及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得到广泛应用。PICC带管期间因留置期间长,频繁换药,伴随相关并发症发生,相关性皮肤过敏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外涂治疗 PICC穿刺点周围重度过敏性皮疹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苯海拉明注射液;PICC;皮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
【摘要】目的:分析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胸壁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口感染、皮下积液、拆线时间等术后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观察图像引导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为3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图像引导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经过治疗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提高,与治疗前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管理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中心收治的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个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表(MLHFQ)、心功能、用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掌握上海市嘉定區华亭镇社区学龄前儿童用眼健康现况和视力情况,在幼儿园里采用医教结合模式进行儿童眼健康跟用眼卫生知识的宣讲普及,研究该方法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影响。方法:对辖区内两所公办幼儿园的612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普查。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跟对照组,两组进行为期一学年的研究分析两组儿童视力异常率,散光患病率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一年干预之后,干预组儿童视力异常率、散光患病
【摘要】目的:明确人口健康信息化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76例符合标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信息化管理组采用人口健康信息化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后以及随访半年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但是信息化管理组在干预后、随访半年时血糖指标下降、生活改善更明显。结论:在糖尿病的社区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区收治的1483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1483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感染176例,感染率为11.8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103例,58.52%),其次分别为泌尿系统感染(25例,14.20%)、血液系统感染(24例,13.64%)、皮肤感染(11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