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教材实验教学初探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创设有利的实验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增强生物趣味性和重视生物课外实验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探究 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笔者就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从增强实验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动力,生物课外实验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增强实验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被充分地例如。例如:鼓励学生设计趣味性实验,做观察蚯蚓实验时,采取阅读——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素质能力,鼓励学生多问,于是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若蚯蚓的体表不保持湿润会发生什么现象?蚯蚓在粗糙纸上蠕动时为什么会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呢?蚯蚓的运动与蛇相同吗?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精神,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比较异同、分析归纳得出答案,从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创新。对平时观察到的现象都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假设,并且勤动手、勤动脑。在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和刺激的反应等方面。运用边观察边谈话的方式,启发、指导学生在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时,认真仔细观察蚯蚓的环带和体节,然后说明如何区分蚯蚓的背、腹面和蚯蚓的前、后端,以实物根据颜色的深浅确定蚯蚓的背、腹面,深色为背面,浅色为腹面,以环带分蚯蚓的前、后端,距环带近的一端为前端,距环带远的一端为后端。最后让学生用湿手沿蚯蚓腹面触摸体会有何感觉呢?用湿手轻轻地触摸蚯蚓腹面,会感觉粗糙不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蚯蚓除了身体最前端和最后端的几节以外,其他各节都生有刚毛,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刺激蚯蚓身体的不同部位,蚯蚓所作出的反应不同?这是蚯蚓身体后部的触觉比前部灵敏,因为后部具有较多的神经细胞。进一步引导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科学的概念。
  二、重视生物课外实验
  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長”“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笔者认为,生物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述几方面工作。第一,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第二,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第三,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他们的一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红;谈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J];生物学教学;2002年02期
  2.马雪艳;;谈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其他文献
《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差异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班教学的我们一直对此深感困惑,觉得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下手。自从上个学期我们参加了小学数学能力提升这个项目,得到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后,我们的心情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样激动,因为《数学分层测试卡》为我们昔日分层教学的困惑指明了方向
期刊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水利工作着重点关注的对象,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和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效益的发挥。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本着对国家对施工单位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决策,让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并满足各项质量要求。因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保证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体教学效果的主力军,又是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班级学生各方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决定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育人的工作,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我们的目的不是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和教
期刊
数学教学,结合数学实际,最难改变几十年不变的题战形式,当然课堂和课后练习仍是教学的主体,只是“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总结和反思共行,提出问题,师生沟通,兴趣和经验渐长”,这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即反思性学习在数学中占了很高的地位。因此,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在七年级实行了学生“数学周记”,自从要求学生完成数学周记后,学生的习惯好了许多。每周会自觉地完成,下面我抛砖引玉,浅谈一下数学周记在数学教学中的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这爱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宽泛的是关爱教育的领导们对教师的爱,转化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感受到领导们关爱温暖的同时,努力学习,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这次进京培训的群体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一、关爱教师培训,解除后顾之忧。  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教育改革的创新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
期刊
摘 要:智障儿童数学教学要以活动化、生活化、趣味化教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智障 数学 教学 生活能力  智障儿童是指在个体成长发展中,智慧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儿童。其典型特点就是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没有数的概念和计算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智障儿童不可教,科
期刊
摘 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与时俱进。对“双基”的界定应考虑基础性和发展性两方面。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打好双基”与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双基  目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进入实验阶段。此《课程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
期刊
化学教学中,学生们喜欢看实验,喜欢做实验,上课前看到老师拿有实验仪器便高兴万分,一听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便欢声雀跃。但为什么考试时一遇到实验探究题便觉得难以入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学生们做过了实验,兴趣也就没有了,热情也就消失了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创设和谐氛围,精心设计练习;创设情景提供创新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四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设氛围 设计练习 创新机会 体验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消除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尊重和发挥。  关键词:物理学习;积极性;心理障碍;对策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