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对策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消除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尊重和发挥。
  关键词:物理学习;积极性;心理障碍;对策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认真分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大部分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
  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
  3、消极心理。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開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经验告诉我们,物理教学欲速则不达,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注意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平稳过渡,在课堂上把握好问题设置及测试题目的难度,保护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平时教师尽量多接触学生,关心和理解他们,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和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细心观察,发现、扶持、培养尖子,扩大队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面批作业、个别辅导、个别答疑等方式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联系感情,缩短差距,在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激励的心理情感体验,就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教诲转化为行为,从而去实现我们的期望。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我们要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不论哪种总结方式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教学艺术,讲求方法指导,寻求教学效果,已经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商讨。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英语 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高中英语课程的进一步规范,给我们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
期刊
《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差异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班教学的我们一直对此深感困惑,觉得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下手。自从上个学期我们参加了小学数学能力提升这个项目,得到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后,我们的心情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样激动,因为《数学分层测试卡》为我们昔日分层教学的困惑指明了方向
期刊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水利工作着重点关注的对象,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和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效益的发挥。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本着对国家对施工单位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决策,让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并满足各项质量要求。因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保证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体教学效果的主力军,又是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班级学生各方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决定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育人的工作,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我们的目的不是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和教
期刊
数学教学,结合数学实际,最难改变几十年不变的题战形式,当然课堂和课后练习仍是教学的主体,只是“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总结和反思共行,提出问题,师生沟通,兴趣和经验渐长”,这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即反思性学习在数学中占了很高的地位。因此,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在七年级实行了学生“数学周记”,自从要求学生完成数学周记后,学生的习惯好了许多。每周会自觉地完成,下面我抛砖引玉,浅谈一下数学周记在数学教学中的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这爱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宽泛的是关爱教育的领导们对教师的爱,转化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感受到领导们关爱温暖的同时,努力学习,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这次进京培训的群体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一、关爱教师培训,解除后顾之忧。  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教育改革的创新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
期刊
摘 要:智障儿童数学教学要以活动化、生活化、趣味化教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智障 数学 教学 生活能力  智障儿童是指在个体成长发展中,智慧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儿童。其典型特点就是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没有数的概念和计算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智障儿童不可教,科
期刊
摘 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与时俱进。对“双基”的界定应考虑基础性和发展性两方面。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打好双基”与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双基  目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进入实验阶段。此《课程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
期刊
化学教学中,学生们喜欢看实验,喜欢做实验,上课前看到老师拿有实验仪器便高兴万分,一听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便欢声雀跃。但为什么考试时一遇到实验探究题便觉得难以入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学生们做过了实验,兴趣也就没有了,热情也就消失了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创设和谐氛围,精心设计练习;创设情景提供创新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四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设氛围 设计练习 创新机会 体验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