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二十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能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教育改革之路,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势在必行。因此,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主旋律。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走进新课程,更新教育观念
  第一,由于课程改革推进迅速,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占有者和输出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促进者转变。知识的多少,学历的高低不再是评价老师好否的主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满足时代和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的需求。我们应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做到以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旧模式,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双基”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此次课改,英语课程已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双基”训练变为对学生整体英语素质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个性特长、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树立以“研究性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切实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强调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双基”,提高英语交际运用能力,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发展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首要条件,而信心是学习持之以恒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在课堂内外,创造各种条件,创设各种情境,抓住每个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参与交际,在交际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老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少批评,切忌给学生当场泼冷水。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课程要求学生的不是“学到了什么”“懂得多少”,而是“怎样学习”“快乐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可加入游戏、小幽默、绕口令、英文歌、猜谜语、师生自制的教具等来增加课堂的气氛,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供语言交际的锻炼机会。
  三、创设课堂活动,鼓励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和英语交际能力
  合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集体或小组活动,组织分组对话、游戏或表演等,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集体意识,体会集体的意义,学会参与,学会与人交往,学生做人,培养合作精神和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使活动具有交际性、集体性、合作性、趣味性以及与生活的贴近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实效性,使课堂活动收到积极的效果。
  四、创设智力操作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知识创新,基础教育则是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基礎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师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念,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探索、发现。创设质疑的情景,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从中获得新的发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参与来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评价,转变评价观念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从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在关注学业的同时,更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从考查学生学到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把学生自主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结论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开发的核心工程。课程改革,新课程的正式启动,正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旋律。英语教学应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形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大纲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  一、物理概念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李政道在回答怎
期刊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处理好数学知识与数学理性思维这二重关系?最近有机会听了不少工作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小学数学老师的课,作为一名教师,这些教师工作热情很高,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教材分析;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进行了教学设计;课堂上多种学习方式灵活运用,老师和颜悦色,不吝赞美之词,多媒体展示也“声情并茂”;课后训练针对性较强,有层次性,但从数学的角度
期刊
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当代发展进步的理论之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
期刊
学徒制是一个古老的带教和学习形式,是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一种传授技能的教学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推进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学徒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变成了培训与课堂教学,近年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不断涌现,迈出了技能教学中可喜的一步,使很多技能课的教学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十分重
期刊
一、科学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科学的记录既是孩子们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记录始终伴随着孩子们整个科学探究之中。但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探究活动参与很积极,愿意说却不愿意写;记录要求不适当,内容烦琐;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结论的得出和往往比较随意,表述不够完整不科学;长周期观察活动时间长,有个别观察活动对儿童的吸引力不足,难以持之以恒,
期刊
当语文老师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一路走来,发现很多事物都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可是,学生的字却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学生的字越来越糟糕,不但马虎,还极度欠缺美感。  《新课标》对小学生写硬笔字提出了阶段性要求:低段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高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
期刊
目前,是创新、改革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已经将教育事业摆在首位。幼儿园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对于孩子潜能的激发有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当下,国家对幼儿园的教育也同样重视,允许老师们通过合理的方法有启发性、创新性的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输。“教育应从小抓起”,这是我国多年来奉行的教育宗旨,在今天同样受用。游戏教学带领孩子们走出懵懂的纯知识世界,通过做游戏来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它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特点,在优化课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伸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一、 利用动态,在直观感受中促进学习兴趣  1.创造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
期刊
小学阶段里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必须学习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些要求不高,却让很多学生倒栽葱,他们写话的问题一箩筐。一是观察不细致。二是重点与细节描写不具体,过度概括了画面的内容。三是观察缺少
期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数目有增无减,农村人口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这些小孩大多都是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为了一批又一批实实在在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不仅数量大、比例高,而且在教育、生活、发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与家访相结合的方法。样本选择基本步骤是:选取本八年级所有留守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学生家长的答卷,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