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园文化,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蕴含着丰富的、可挖掘的教学活动资源,要善于在学校寻找发现有意义、有意思的校园文化,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如何依托校园文化,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择独特的校史文化,将校园符号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丰富节日的内涵,将情感体验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是拓宽研究性学习的视野,将研学旅行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依托;校园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缘起:从迷惘到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至今,不少教师觉得无从下手,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规定的地方教材;二是已有的教材内容不符合校情无法使用;三是已有的教材内容不符合学情无法使用。当然,这曾经也是我的迷惘,然而阅读了以下资料后,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 《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内容”中指出,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各学校可根据本土、本校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积极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学习内容,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积极打造、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主题。
   无论是国家纲要,还是省级纲要,甚至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已组织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都提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开发,都鼓励教者发现身边的资源和问题,引导学生進行探索研究。我们何不依托校园文化,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呢?有了思考,我便将思考付诸行动。
   二、实践:从行动到收获
   1.选择独特的校史文化,将校园符号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了解校园历史和文化,将校园符号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学校,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我们学校创建于1965年,坐落在南京城东明御河畔,学校环境非常优美。2014年,学校重建改造的时候,发现校园主席台下方有一座古桥——白虎桥(古代通向皇宫的必经之路,下面曾是一条河),因此,这座桥也成为学校校徽上的一个重要图案,而“桥”也成为学校的重要符号。结合这一独特的校园历史文化,我们将“桥”这一校园符号,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了STEM课程——“桥”,并带着六年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桥”的实践研究。活动伊始,先让学生搜集关于“桥”的相关资料,了解“桥”的分类和构造,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分组,结合已有的对“桥”的认知,进行动手实践,用压舌板设计制作桥,最后组织学生对制作的桥进行压力测试,并进行成功经验的分享,同时听取同学的建议,进行进一步修改。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动手又动脑。通过小组合作,创造设计既牢固又美观的桥。
   本次实践研究,教师选择独特的校史文化,将校园符号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收获颇丰。
   2.丰富节日的内涵,将情感体验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为提高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节水护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活动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对秦淮河的“前世今生”做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知道了近几年来政府启动了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制定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汇报了调查结果,并提出了“保护秦淮河,需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倡议书,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纷纷在签名桥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许下一颗颗保护水资源的决心,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树立了“惜水”“爱水”“节水”的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人”。
   (2)传统节日——缅怀先烈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寸清明,一寸相思,春风送暖时,清明寄哀思。结合这个节日,学校大队部和综合实践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寻访雨花台烈士陵园”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设计了活动方案。活动中,学生动手制作小白花,动嘴吟唱革命歌曲,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烈士的敬意。
  
   3.拓宽研究性学习的视野,将研学旅行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还可以拓宽研究性学习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前往八卦洲陌上花渡风景区,开展了以“探丰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活动中,低年级学生打卡二十四节气桥,通过“走一走”了解了立春、春分、雨水等节气。在航空馆里,通过“数一数”发现了太空农作物的异常之处。高年级学生在参观途中不仅将认识的农作物记录下来,而且采用询问英语老师、手机百度等方式将这些农作物的英文名称记录下来,并用相机拍下自己喜欢的风景照片。
   活动结束后,学生结合循环农业馆的所学,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循环利用图。结合豆豆王国了解到的豆豆的变形经历,用思维导图或故事提纲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编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此外,此次研学活动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扫码学唱《悯农》,搜读农事古诗。
   三、结语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学校即社会”,他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笔者认为,依托校园文化,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不仅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得到充实,而且还为今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梁志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万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M].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
   [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目化学习(PBL)因其注重帮助学生解决真实世界中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习者沟通合作、批判创新的高阶认知能力,近年来受到众多关注,很多一线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基于区域项目化学习开展的现状,依据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从寻找项目选题、提出驱动性问题、制定项目教学设计方面为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提供策略支撑,旨在通过研究,提升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高阶思維能力
摘 要:处于科学技术迅速崛起的时代中,尤其是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机会,教师应当设计一些与网络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所凸显出的关键问题,同时也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实例相结合,探究了如何使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快速的实行与普及,并给出了相关的改革措
摘 要:培养学生初步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培养学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地理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做出正确准确的评价,是当代教育界面临的问题之一。高中地理课堂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优化课堂结构,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着力点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材改革不仅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实践性,还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应用说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在学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古诗词晦涩难懂,学生就会对古诗词产生抵触的心理,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要想构建高效的古诗词教学,
摘 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既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设存在的短板,才能探索出发展建设的实施措施,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振兴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小规模;学校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最近两年来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更加快了城镇化的建设。大批流动务工人员的出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全新
摘 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课堂气氛沉闷、禁锢学生思维等弊端,提出优化课堂——建设生成性课堂的尝试,通过突出学生主体、探索教学方法及尊重学生认知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努力构建灵活性、开放性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教学情境;抛锚式分层次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还需要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基于此,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
摘 要:在新课标视角下,传统的依靠题海战术和灌输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要求,因此需要革新教学模式,利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方案来逐步达到能力提升和素养水平提升的高度。由此,将从兴趣激发、个性化思考引导以及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给出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教师要更为关注教学的
摘 要: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概念教学时,也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微观分析能力、宏观识别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促使初中生可以在掌握化学概念的基础上有更为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后期学习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开展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因为课堂气氛沉闷、课堂内容理解困难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涣散,甚至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新型教育模式中的教育游戏与教学课堂相结合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教育;教育游戏   一、什么是教育游戏   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还未养成、思维比较活跃和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所以应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