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的转型。由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转变为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说是语言的表达技能。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并按级别进行具体的行为描述。它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但令许多老师感到为难的是,与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相比,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现实中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学设施落后,学习外语时间少,班级容量过大,非英语的教学环境,学生缺乏自信等等,使得提高学生口语水平难度增大了不少,于是老师们在举步维艰之后,终于知难而退,又退回到以培养学生知识能 力为主要目的的老路上去了。如何推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一、关注学生情感
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外语教学所必须重视的。特别在口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害怕开口说错,不敢开口说。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口语输出动机。是否具有“说”的动机是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的内在要素。如果缺乏动机,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口语教学活动。教师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说”的动机。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译林版英语Module4 Sporting Events 这个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结合最近一届奥运会的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进行与奥运会有关知识的抢答竞赛。通过抢答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激發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的动机。
其次,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性格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内向胆怯的学生要用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敢于发言;对于外向大胆的同学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大拇指”政策,多认可、表扬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增强自信。同时,在学生口语表达时,教师应尽量保证学生口语的流畅,不要频繁纠正学生的错误。以避免因频繁纠错,而让学生感到尴尬,失去表达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绝大多数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单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概念,而英语输出能力形成的核心就在于该语言概念系统的获得。开展思维训练,促进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于口语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方面,有效利用词块。学生有时用英语进行交流不顺利,是因为词汇的缺乏,或者说是一些固定结构运用不熟练而造成的。那老师应加强词块的教学。教师可按照话题和语用功能分开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词块,然后再创设语境,进行口语输出练习。如表达“喜爱”的词块有I like..., I enjoy..., My favourite hobbies are..., My interests are...,此外,还可以增加 I’m fond of..., I prefer... 等基本的结构。在掌握了基本句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分项操练的材料,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就对饮食、体育、文学作品、服饰等的个人好恶,进行表达,力求做到真实的交流。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述所有词块,从而提高学生的连续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课堂中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学生能尽可能运用英语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命名,简单事件进行反复思维、表达,然后逐步发展复杂思维。那么,学生就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不断熟悉、内化目标语的词汇、句法,重新认识世界。其口语输出能力也相应地获得提高。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
学以致用,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常用的口语教学活动有:伙伴活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值日报告、访谈活动、复述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练习口语。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不同的是,它更依赖于集体行为,要求学生用英语直接进行相互交流。
值日报告是很多老师采用的一种口语训练方法。教师可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安排值日报告活动时要注意要求内容简洁,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也可提前通知学生,让做报告的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充分准备。而且在学生报告完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随着交际法的盛行,小组活动也被广泛的使用于口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大班制的教学条件下,很难进行全班互动。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可包含3--6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有机会开口说。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是“Welcome to the unit”开始引出该单元话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提供一些图片和问题讨论。笔者在教学中,就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或以宿舍为单位,或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图片和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或小组成员一起呈现他们讨论的结果。但需注意的是,在小组活动中应做到“活而不乱”。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好到每个小组查看、参与并监督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必要时给予指导。
总之,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说是语言的表达技能。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并按级别进行具体的行为描述。它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但令许多老师感到为难的是,与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相比,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现实中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学设施落后,学习外语时间少,班级容量过大,非英语的教学环境,学生缺乏自信等等,使得提高学生口语水平难度增大了不少,于是老师们在举步维艰之后,终于知难而退,又退回到以培养学生知识能 力为主要目的的老路上去了。如何推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一、关注学生情感
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外语教学所必须重视的。特别在口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害怕开口说错,不敢开口说。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口语输出动机。是否具有“说”的动机是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的内在要素。如果缺乏动机,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口语教学活动。教师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说”的动机。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译林版英语Module4 Sporting Events 这个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结合最近一届奥运会的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进行与奥运会有关知识的抢答竞赛。通过抢答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激發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的动机。
其次,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性格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内向胆怯的学生要用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敢于发言;对于外向大胆的同学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大拇指”政策,多认可、表扬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增强自信。同时,在学生口语表达时,教师应尽量保证学生口语的流畅,不要频繁纠正学生的错误。以避免因频繁纠错,而让学生感到尴尬,失去表达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绝大多数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单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概念,而英语输出能力形成的核心就在于该语言概念系统的获得。开展思维训练,促进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于口语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方面,有效利用词块。学生有时用英语进行交流不顺利,是因为词汇的缺乏,或者说是一些固定结构运用不熟练而造成的。那老师应加强词块的教学。教师可按照话题和语用功能分开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词块,然后再创设语境,进行口语输出练习。如表达“喜爱”的词块有I like..., I enjoy..., My favourite hobbies are..., My interests are...,此外,还可以增加 I’m fond of..., I prefer... 等基本的结构。在掌握了基本句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分项操练的材料,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就对饮食、体育、文学作品、服饰等的个人好恶,进行表达,力求做到真实的交流。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述所有词块,从而提高学生的连续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课堂中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学生能尽可能运用英语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命名,简单事件进行反复思维、表达,然后逐步发展复杂思维。那么,学生就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不断熟悉、内化目标语的词汇、句法,重新认识世界。其口语输出能力也相应地获得提高。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
学以致用,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常用的口语教学活动有:伙伴活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值日报告、访谈活动、复述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练习口语。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不同的是,它更依赖于集体行为,要求学生用英语直接进行相互交流。
值日报告是很多老师采用的一种口语训练方法。教师可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安排值日报告活动时要注意要求内容简洁,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也可提前通知学生,让做报告的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充分准备。而且在学生报告完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随着交际法的盛行,小组活动也被广泛的使用于口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大班制的教学条件下,很难进行全班互动。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可包含3--6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有机会开口说。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是“Welcome to the unit”开始引出该单元话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提供一些图片和问题讨论。笔者在教学中,就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或以宿舍为单位,或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图片和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或小组成员一起呈现他们讨论的结果。但需注意的是,在小组活动中应做到“活而不乱”。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好到每个小组查看、参与并监督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必要时给予指导。
总之,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