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应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恰当、合理的提问能引发小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且还能及时给老师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问;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不但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巩固数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心智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联系不可或缺的纽带,在教学应用中要把握“提问”技巧,科学合理设计提问问题,准确、恰当、及时的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启发他们认真思考。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我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用措施。
  一、 问题设计要精、准
  “提问”要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准合理设计提问的问题,既要简单明了,又要突出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一) 注重精确提问的语言
  精确的提问语言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我们在设计提问问题时,要讲究准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语言要精确、简洁、严谨,切忌含糊不清。
  (二) 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如果我们设计的问题太难会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太过容易又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实现不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数学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实际情况,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三) 合理掌握“提问”的“量”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课堂提问问题量过大,频繁提问,虽然设计了好的问题,学生们也不能安下心来进行深入思考,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有的老师一堂数学课下来三、四十个提问,而且很多是“对不对”“行不行”等之类直白、密集的无效提问,这样的提问肯定会影响学生们思考,教学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二、 课堂“提问”要准确恰当的把握时机
  提问内容、提问时间节点在备课时要设计好,在课堂“提问”时,结合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准确把握火候和时机。在恰当的课堂时间节点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我们数学教学效果。
  比如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堂教学中,我在教案设计上,结合教学重点,从易到难,首先引入习题,重点突出计算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随后我就及时提出问题:“这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我们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接下来,那位同学说说进行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学生还沉浸在刚刚计算准确的胜利情绪之中,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回答,既巩固了计算方法,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三、 课堂“提问”要找对回答对象
  有提问必有回答,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有学生回答。在选择回答对象时,老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的差异,选对回答对象。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回答对象产生的回答效果也不一样。比如太难的问题让成绩差学生回答,老师不但得不到想要的回答结果,而且还会让差生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相反,太过容易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虽然老师很容易地得到正确回答结果,但是学生没有成就感,也达不到提问效果。
  另外,课堂“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总让“优等生”或者总让“差生”回答问题,尤其不能提问的总是那几个人,或是总是个别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不同水平的每个学生都留有回答问题的平等机会,这样就能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课堂“提问”要把小学生未知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知识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性思考,训练发展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就可以预先设计几个这样的问题:(1)梯形可以分解成什么图形?(2)分解后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3)如何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这些问题的设计都问到了关键点上,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讲课进度把握好时机向学生们提问,既让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和计算方法,又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思想。通过问题的提问回答,也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提问后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回答问题的兴趣就会增加,回答会更准确、完整,回答自信心也会增强。
  五、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如果“提问”设计的有趣,能激发学生回答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5的倍数”时,就从玩游戏入手,设计了“抢50的游戏”,先以小组为单位玩这个游戏,接着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玩。然后提问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这种趣味性的问题引起了小学生回答的欲望,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出新课,既轻松又有趣,孩子们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去,这样有趣的课堂提问效果很好。
  六、 “提问”应动态化,善于创造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兴趣很难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善于创造情境。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题目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提问”策略,提升课堂“提问”质量和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作用,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灵活采用课堂提问策略和方法。勤思考、多研究、深分析,精心巧妙设计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充分地发挥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大地发挥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莉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2]余吕明.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4).
  [3]曾翠彬.谈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J].好家长,2015(46).
  [4]树海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提问策略[J].华夏教师,2013(09).
  [5]蔡安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2014(19).
  作者简介:
  王娟,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新津一小;
  谢波,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小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焦炭塔冷焦过程中进料焦孔的状态的分析,提出在吹汽后增加放油操作步骤,从源头上解决冷焦水带油的问题,实现焦化装置冷焦系统的清洁生产.
用FT-IR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菌PHA(polyhydroxyalkanoate),可在细胞水平上区分PHB(polyhydroxybutyrate)及中链PHA合成菌,并可进行半定量分析。
摘 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化金钱化的时代,但如果仅以获得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工作的价值,那肯定是价值观的偏差所致的,是人生格局太小所致!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埋头实验室,他们的辛劳换来人类的进步,他们所获得的金钱不多,而那些光彩四射地过着奢侈生活的明星获得了比科学家更多的金钱,你能说他们比科学家更有价值,贡献更大吗?  关键词:语文老师;格局;志于道;据于德  今天我们时常听到有老师抱怨:上辈子杀了猪
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系统(LPS)的活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奶牛抗乳房炎能力、防治犊牛腹泻和鲜奶保存有实际意义。本试验采取混合鲜奶,利用SCN~-和Fe~(3+)的络合反应测定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迫切,然而高职教育的特点却成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困境,高职院校只有克服认识误区,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新途
1985年在南京对来自江淮下游地区105份大豆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67份大豆品种于1986年进一步进行品种生育前、后期的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
论述了主干课程的含义、作用和专业主干课程的组成,并探索专业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期望对目前的教改以及新专业(或专门化)的设置扣专业建设有所帮助.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2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
本文讨论一个描述杂草为害导致作物产量损失的经验模型。该模型能反映杂草与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特征,其参数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用不同来源的试验资料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