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现代”应该时刻在场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诸多台词错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如“恃宠不骄”“手上的掌上明珠”“年纪不惑的举子”“日子过得不知轻重的”“独个儿一个人”等语病,在网络上遭遇了群嘲。
   不过,事实上该剧并不能简单地评价为“粗制滥造”,剧中服装、布景颇为考究,世界观有意参考了北宋的时代背景,从剧情发展过程能看出对《红楼梦》的借鉴,台词也能看出是刻意参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其中有些语病也可能是对一些古语表达不熟悉所致。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态度是有意贴近的,只是由于打磨不足、把关不严,闹出了一些笑话。对传统文化保持敬意当然是好事,在细节上不断考究也是提高影视剧制作品质的应有路径。不过,原汁原味地复原就没有意义了。
  解读
   古装剧是国产影视剧的重大门类,足见其受众之广。无论如何,故事情节发生在古代,受众在当代。古代无论如何美化,终究是古代,我们和古人终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空中。宫斗也好,男尊女卑观念也好,正室侧室之争也好,从根本上这些都是“前现代”的,置于现代语境下都不具备合法性,对其津津乐道,极易产生价值观上的不适感。
   对于影视剧,哪怕是古装剧,“现代”都应时刻在场。即对古代素材的摘取、视角的选择,理当体现一种现代关怀。对于古代那些已然发生的历史事实,实在不宜沉浸其中,变成缺乏超越眼光的赏玩。
   别说古装剧,哪怕是古代小说,价值观滞后的评价都不高。《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其表现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深刻悲悯,而《野叟曝言》这种渲染“功名富贵”“子孙满堂”之类的小说,根本不堪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从知名度而言也可见一斑。
   “現代”在场的意义,也意味着用现代眼光重新检视古代素材。比如文人风骨、壮士悲歌、爱情悲剧等,这些穿越古今、国界的价值沉淀,也不妨多纳入创作视野。
其他文献
“這样看戏真有意思”“戴上3D眼镜就像进入了全新的世界”“600多个座位的剧场,坐在倒数第二排看基本没有距离感”……日前,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3部3D戏曲电影,京剧《曹操与杨修》、昆剧《景阳钟》、越剧《西厢记》进京展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与普通电影相比,3D电影与戏曲似乎更配。一方面,它将传统戏曲演绎得更加传神。传统戏曲讲究唱、做、念、打,尤其是“打”,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格斗场面的艺术化
期刊
特点一命题材料上,矛盾性情境:情境矛盾,问题对立   任务驱动作文题,总是先设置矛盾性情境,给出对立性问题。然后,要求考生围绕矛盾话题,深入探讨,分析争议,表明解决问题的看法;针对对立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分歧,提出处理事情的方案,从而在研究矛盾中,加强辨析思维;在处理对立中,强化理性表达。如作文题:   一位女教師发现所教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
期刊
法点拨   取舍整合型任务驱动作文,一般要求考生围绕写作任务,根据题目要求,取舍材料中的内容,由“此”及“彼”形成有机的关联,或谈认识,或写思考。考生可围绕所选择内容,或呈现认识,或思考问题,以唤起个性思考,展示个性才情。这种类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融理性化、辩证性思考和个性化、人文性畅想于一体,考查角度广,考查余地大,诸如考生整合信息的能力、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等。当然,不管考
期刊
从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到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嫦娥四号落月之旅历时27天。相比之下,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当月14日即成功着陆,仅历时13天。   同样是落月,为何嫦娥四号比嫦娥三号多飞了半个月?科研人员希望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所在的区域时间恰好是“白天”,以此可得到充分的太阳光能展开工作。   不过,嫦娥四号第一次近月制动后,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时,已是着陆区
期刊
高中生通过设置论层(分论点)来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割、分解,从而将议论引向深入的做法,已经在“基础等级”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能再向前走一步,将“切割、分解”能力提升至“整合”能力,在理清、理顺论层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出事理发展的某种“必然”,就可以在“发展等级”上再进一步了。那么,怎样才能把论层有机地整合起来呢?其基本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事理逻辑贯通法   事理逻辑就是人、事、物演变
期刊
我是iphone,一部目前中国市场上最昂贵的手机。出厂前,我就知道自己是被“上帝咬过的那个最贵的苹果”。上帝说: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大数据”分析出来的,没有什么是不能被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一出厂就被人类大肆追捧,当然我分析得出,能将我收入囊中的一定是人类中的非富即贵者,那些穷酸的小人物是没有能力支付我昂贵的费用的。   所以,在我据守在最豪华的展示柜中为数不多的时日里,我冷眼旁观,形形色色的人从我面前
期刊
最近,在巴西总统就职典礼的现场,第一夫人米歇爾·博索纳罗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语演说,为聋哑人群体发声,你被她的行动“暖”到了吗?   提到手语,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只是聋哑人交流的工具,实际上,手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它甚至可以帮助聋哑人实现歌唱的梦想。芬兰就有一位出生于无声家庭、名叫Signmark的聋哑人说唱歌手,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负重前行,凭借对节奏的敏锐感受,用手语演绎说唱歌曲,发布了世
期刊
“月球上的棉花种子发芽啦。”2019年1月15日,这样一条消息不胫而走,人们欢呼雀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地球上收到月球之春的消息,让人倍感温暖。   从古至今,探月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也许有人会说,在月球上生活,这也离现实太远了。既然生活无望,探月工程对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又有何价值呢?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很多东西都来自探月工程,如方便面的干菜包、木糖醇等。  燃烧技术——治理
期刊
古人并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介绍,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邊缘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0千米的撞击盆地——东海。   1959年10月7日,苏联“月球三号”探测器传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月球背面的“真容”第一次被揭开。人类首次与月背面对面是在1968年,“阿波罗八号”在进行载人登月任务试验时,宇航员
期刊
亲爱的朋友:   当你打开时光宝瓶时,十八岁的花环已戴上了你的头顶,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你开启新的征程。回想18年之前,我们这些“世纪宝宝”刚刚诞生,嗷嗷待哺;如今,18年转瞬即逝,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此时,坐在考场的我浮想联翩,再过18年,“中国梦”会引领你们这些“更新的人类”继续追逐,勇敢前行。   还记得2008年撼天动地的汶川地震吗?美好的家园顿时变成了灾难的坟场。在哭泣面前,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