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模拟练习】 1.古人素有悲秋情怀,杨万里和苏轼在诗词中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分析。 2.两首诗词在表达感情时所用的手法不同,请分析二者的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模拟练习】
1.古人素有悲秋情怀,杨万里和苏轼在诗词中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分析。
2.两首诗词在表达感情时所用的手法不同,请分析二者的不同。
【参考答案】
1.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词,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
2.杨诗运用比喻和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一派生机勃勃、孕育希望的景象。苏轼的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通过对秋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走近“秋凉”的世界】
一、请把下面描写“秋凉”的诗句还原到诗词中。
A.金风特送凉
B.凉夕向秋澄
C.秋凉送客远
D.苍凉初日照帘栊
E.却道天凉好个秋
F.天阶夜色凉如水
1.送别
【唐】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________。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2.秋凉
【明】朱有燉
___________,
秋气清高八月中。
满砌寒蛩啼冷露,
一天新雁度西风。
病怀得酒如春暖,
老眼看花似叶红。
独坐小轩无个事,
闷来聊复理丝桐。
3.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___________,
卧看牵牛织女星。
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
5.秋凉
【宋】汪洙
一雨初收霁,________。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6.《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之九
【唐】姚合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
________,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
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参考答案】1.B
其他文献
推荐书目 《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由美国学者格温·斯奈德·科特曼(Gwen Snyder Kaltman)所撰。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还兼任全美幼教协会的早教项目审核员。她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与幼儿及其家长交往的美丽故事,结合教育家、心理学家诸如布鲁纳、杜威、福禄贝尔、皮亚杰等理论和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与幼儿教师分享。2010年
尴尬的现状——是谁割裂了教与研 【我的一节教研课】我要上教研课了!一个星期之前,我就开始想着:上什么既能显示我的教学水平,又具有研究的价值呢?为此,上网、查书,忙乎了好几天。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内容。接着,我开始用心地备课。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绞尽了脑汁。多媒体课件用上了,操作材料准备了,活动高潮设计了,师幼互动也穿插了。反正,我所知道的先进理念都派上了用场。上课了,由
一、幼儿进餐时能说话吗? “吃饭时不许说话。”这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幼儿用餐时对孩子们讲得最多的话。而且,为确保幼儿安静进餐,老师还不停地变换方法。如“谁吃饭的时候在讲话呀?”“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谁吃饭的时候再大声说话,老师可要生气了。”“比一比,谁吃饭的时候最安静。”于是乎,安静进餐成了孩子们用餐时必须遵守的常规和法则。而当有人提出“幼儿园的孩子用餐时是否可以聊一聊?”这一问题时,不少
提起儿童绘画,人们一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了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幼儿美术技能、美术审美的发展。然而,却忽视了儿童画——作为一种幼儿内心世界宣泄与表达的工具,它对于幼儿的个案观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张画纸,其实代表了幼儿的内心世界与氛围,任何有无主题的绘画活动,幼儿都会在美术作品中,通过绘画的前后顺字、形象的大小、用色、布局比例、细部处理等等各种手法倾注自己内心的想法、需要与愿望,而且很多的绘画细节往往能
给孩子别样的爱 孙星星 一天上午入园时,毛锚的妈妈一看到我就对儿子说:“说呀,对老师说呀!把昨天在家里的话对老师说。”而毛锚拉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你说,你说呀。”我则在一旁愣愣地看着他们母子,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毛锚看着我,怯生生地对我说:“孙老师,你做我的姐姐好不好?” “好啊,好啊,我正好缺个弟弟呢!”我高兴地应道。 说实话,毛锚想做我的弟弟,我真的不敢相信。这
科学类图画书是幼儿早期阅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宜的科学类图画书进行集体教学,既能扩充幼儿的阅读素材,又能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在科学类图画书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运用了“加法”和“减法”两种手段。 一、“加法”手段 1 增加辅助手段,吸引幼儿参与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 大部分科学类图画书语言比较平实,以说明性文字为主,有时会出现较难的生词或专用词汇。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会影响幼儿主动阅读的
案例一: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先出示一个魔盒,告诉幼儿里面有个小精灵,并告知小精灵在魔盒里的位置。幼儿的操作任务是通过打孔看到小精灵。由于对神秘的小精灵特别感兴趣,整个活动气氛相当热烈。活动最后,教师把幼儿集中在一起,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今天小朋友们都玩得特别高兴,而且也都通过打孔找到了小精灵。 案例二:在《漂亮的窗帘》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三种材料:纸、布、塑料袋子,让幼儿自由分为三组操作制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我园逐渐创立了“游戏取向”的园本课程,该课程的实践特征是:(1)强调游戏精神的课程理念;(2)重视与主题呼应的生活实习场;(3)关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4)重视贯穿于课程始终的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我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中的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在审议过程中,教师能对自身的工作和思想做进一步总结,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我园的课程审议主要以
区域活动的时候,不少小班孩子每天都会选择同一个区域游戏,对其他区域却视而不见。怎样让他们对这些从小爱去接触的区域活动有兴趣,提高每个区域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益呢?我一直在思索着。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支持、肩发和引导是实现小班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童童是个文静的女孩。天天躲在美术区画画,从不爱去别的区域玩,我在思量如何去引导她走出那一片小天地。一天早上,我看见她画了一个大太阳,还涂上了红色
《耳朵上的绿星星》是一个适合中班幼儿欣赏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小松鼠要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他本来想用玫瑰花、小草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漂亮。但后来小松鼠宁愿不打扮,也不愿意伤害玫瑰花和小草。萤火虫看到了小松鼠的爱心,变成了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让他成为音乐会上最漂亮的动物。围绕这个故事,我们进行了“如何组织故事教学,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研讨活动。 第一次试教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