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传统的“满堂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鉴于这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传统的“满堂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然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更加注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研究,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执教的能力。那么,如何将枯燥无味的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首要前提:语文教师要“德才兼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教师是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引路人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
  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师德,就是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就是要教师以自己作榜样去影响学生,表现在工作上,就要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勤勉有加,尽心尽力,乐此不疲;表现在学习上,就要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永不停步;表现在思想和品德上,就要处处身体力行,堪为学生的表率。不仅能够言传,而且能够身教的教师,才是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教师,才是最能得到学生尊敬的教师。有学识,有能力,有道德修养,对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只有这三者兼备,教学才可能得到更大成功。也只有这样,你的人格魅力才能深深地感染学生,你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学生亲近你,即“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关键环节: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
  (一)导语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潜在能力的发挥便是显而易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深入探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呢?一节课的导语很重要,导语导得好等于这节课成功了一半。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有必要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花点心思。
  例如:我教《苏州园林》这一课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来考考大家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别称,你知道武汉叫什么吗?”“叫江城”;“西安和济南又分别叫什么呢?”“分别叫古城、泉城”。“那苏州叫什么城?谁能来回答?”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竟然异口同声地答道:“园林城”。“大家都猜对了,可是谁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特色?”不断的追问,一下子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于是,我就趁此机会开始新课内容。
  (二)生动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引入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它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动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具有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能通过flash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描述得形象、生动、具体,能将单调、枯燥无味的课堂上得惟妙惟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我讲授《钱塘湖春行》这首七言律诗时,单单理解诗句表面的含义,学生就会提不起精神,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就算记熟整首诗,也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于是,我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先用录音机放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读,让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接着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春意盎然的视频,一幅优美的春意图映入到学生的眼前:青山翠绿,绿草如茵,碧波荡漾,春花齐放,莺歌燕舞……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再播放这首诗的视频朗读,让学生跟着读。这样,学生真正做到“四用”: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读、用心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由于学生大声朗读的氛围浓厚,于是,我就趁机进行小组朗诵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对朗读的感情、朗读的节奏作适当的点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课堂学习效率高,教学效果极好。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因为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东西,往往掌握迅速、记忆牢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实现成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及创新思维的开拓。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花点心思,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学得快乐,快乐地学。语文课堂活动类型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
  1.朗诵比赛:如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经》(《关雎》和《蒹葭》)时,我采用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当中培养朗读能力。通过朗诵,让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朗诵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久而久之,全班营造出“书声琅琅”的氛围,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复述课文故事大赛:每学习新课之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形式就是教师随意点名,内容就是将预习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复述出来。如果学生复述不出来,就要接受“为班级服务”的惩罚。这无形当中既督促了学生自觉预习课文,又为讲授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小组合作探究:如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我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然后让各小组自主探究,结合课文的注释疏通文意,对于难理解的字、词、句,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全班讨论、交流,最后我来归纳。通过这种形式,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增进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4.课本剧表演:讲授語文课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的课文,如果仅从课文内容来理解,学生很难真正把握,记忆也不够牢固。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设计课本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把课文的内容充分演绎出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我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从改编剧本、挑选演员、制作道具到上台表演这个过程,全班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台上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观众看得投入,不时引来雷鸣般的掌声……整个课堂的气氛一下子都活跃起来,让学生从中尝到自己的成功感,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本剧表演,既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展示个人才华,培养了合作和竞争意识,又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使多端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三、重要环节:善于总结、反思,及时反馈,逐步提高成绩
  (一)学生课后总结
  一节课下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以及提出自己难以明白的知识,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给老师。
  (二)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归纳
  课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等)、反思教学方法(讲授课文的重难点内容时方法是否适当,学生是否容易接受等)、反思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最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归纳、总结,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就等到第二天上课再一起讨论、解决。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我们做教师的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当中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扬其正,改其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教学水平,向“四十分钟高效课堂”进军。
  总之,只有在学生乐于“学”与教师善于“导”的情况下,课堂才能呈现一派其乐融融、温馨和谐的景象,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兴荣.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07).
  [2]柳小军.新课程实施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01).
  (编辑:毕力中)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浮码头撞击的线性振动基础上,针对广泛采用的防冲设备-橡胶护舷,提出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对复合体系非线性动力方程应用样条加残配点法进行直接积分。考虑非线
"第一次"总是那么难忘因为从来没有经(jīng)历(lì)过,“第一次”总是那么难忘!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洗碗……原来,小朋友们可以做得很好!伴(bàn)随(suí)着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标;预习;质疑;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
艾尔瓦是体内正常合立体的挥发性部分与体内通过呼吸得到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气性物质。其体内生成后,不断在体内循环,激活每个器官相应的功能。
寒冷地区拱坝的温度应力比南方大得多,温度荷载的影响可能超过水荷载。本文提出在拱坝下游面用苯板作永久保护层,以降低温度荷载,减小拱坝厚度、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响水拱坝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因此在短时间内教好该学科是解剖教师重要的责任之一。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细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功地运用细节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切地或感受所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沉浸于突兀曲折的情节之中,进而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它犹如林中一束灿烂的野花,天边一道亮丽的彩虹,让人心旷神怡,久久难忘。它是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子”,是那些留在记忆“筛子”中最闪光的“珍珠”。细节洞悉人物,细节巧推情节,细节之物言情志,细节之景渲真情。写作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而持续的
AMONG the topics I think I know well, I do not count Hong Kong. Although I visit Hong Kong, have friends there, and have researched the place for my writings —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状况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尺之一。本文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种有效策略。
本文基于黄土破坏特性提出了一个新的破坏条件,该条件在P-Q平面上仍采用莫尔库仑条件,但φ_1>φ_0;在π平面上无尖角;公式计算曲线与几种土试验实测值吻合很好,根据黄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