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自然杀伤细胞的重建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早期自然杀伤(NK)细胞的重建情况.方法 分别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T细胞活化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10例NAST后白血病患者及10位健康对照者细胞表面标志及体外免疫功能.结果 移植后28~35 d,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降低,分别为(2.03±15.60)%和(22.69±12.29)%,CD+8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平均为(29.26±8.99)%;T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反应减低,其增殖反应刺激指数为94.60±44.87;NK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或增高,为(18.77±9.11)%;NK细胞表面IL-2R表达阳性率增高,平均为(3.71±2.23)%,和正常对照组的(2.05±0.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44);部分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移植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30±12.39)%和(16.60±3.53)%(t=2.135,P=0.047).结论 NK细胞在NAST后早期即恢复,当特异性免疫功能仍低下时,它可能在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选用人类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体外加入紫草素二甲醚衍生物5,8-二甲基-2-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SK36),研究其在THP-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CCK法检测SK36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V/PI及细胞凋亡通路Caspase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和坏死.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
<正>入秋以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宝宝身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噻唑蓝比色法(MTF)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WAVE1基因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12.5、25.0、50.0、100.0、200.0 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oh-4细胞24、48、72 h后,细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29.
目的 了解成年人伴CD2表达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2 B-A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多种单克降抗体检测18例成年人CD+2B-ALL及68例CD-2 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D+2 B-ALL的发病年龄明显小于CD-2 B-ALL,18例成年人CD+2 B-ALL的大部分表面标志物与CD-2 B-AL
目的 探讨白血病肿瘤疫苗(简称瘤苗)主动免疫治疗及联合吲哚2,3双加氧酶(IDO)的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在白血病荷瘤小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FBL-3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荷瘤白血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化疗组、单用瘤苗治疗组和瘤苗联合1-MT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肿瘤缓解率、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PBS对照组小鼠活动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与白血病、淋巴瘤的相关性和地区性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不同类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ABO血型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情况.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与健康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χ2=8.36、χ2=9.39,均P<0.05).国内不同地区的白血
目的 对白血病Flt3基因编码的近膜区突变点进行检测,研究其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一种恶性疾病.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卵巢癌的预后与早期发现有明显的关联性.卵巢癌起病隐匿,发现多为晚期,晚期生存率不到3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伊马替尼血浆浓度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开始服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共5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34例,女17例,服用剂量300 mg/d 9例、400 mg/d 37例,600 mg/d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空腹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 评判复方参鹿颗粒对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造血异常)(RA/RCMD)造血调控情况.方法 30例MDS-RA/RCMD患者随机分成复方参鹿颗粒组(简称参鹿组)(15例)和十一酸睾酮组(15例),测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 参鹿组与治疗前相比,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有明显上升,治疗前分别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