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新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由于中学时期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致使其不能及时地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高等数学教师由于教育目的、授课方法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初步探索出一套对应的解决方案,旨为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学习
  一、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高等数学的不适应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高等数学的学习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初等数学以常量为研究对象,以静止的观点研究问题,而高等数学以变量为研究对象,以运动和辩证的观点研究问题.从静态到动态,从常量到变量,学生一时之间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二)中学教材过早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包括一部分高等数学的知识,但是介绍得比较粗浅,学生对这些概念掌握不准确,似懂非懂,在学习高等数学时,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该知识,在学习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势必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
  (三)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式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习惯在茫茫题海中苦练解题技巧,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薄弱,这也成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一大障碍.
  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目标的矛盾
  高等数学教师想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仍旧停留在“会解题”的阶段,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矛盾
  高等数学内容较多,教师授课速度相对于中学快一些,讲授时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课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思考,然而,学生因自学能力薄弱,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三)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并非无障碍
  学生中学毕业,完成了初等数学的学习,数学知识看似储备充足,实则体系不完整、不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必备的一些基础知识欠缺.例如,反函数以及反三角函数等,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知识的同时,不得不临时补充所需的初等数学知识,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还未实现无障碍衔接.
  三、给学生和教师的建议
  (一)给学生的建议
  1.复习初等数学知识
  大学新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之前应视自己的具体情况,抽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初等数学知识,以备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做到“有备无患”.
  2.调整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调整,使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首先,思维方式要改变.学习高等数学要以动态的思维考虑问题,极限思想贯穿始终,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课堂学习只是对知识的初步了解,想要进一步掌握,还得靠课后多查阅资料、多思考、多练习.
  (二)给高等数学教师的建议
  1.与初等数学衔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高等数学教师在讲授内容时,要尽量与初等数学自然衔接,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高等数学的特点、其与初等数学的区别与联系,逐渐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
  2.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適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间的适时沟通,能够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
  其次,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课程时,要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不容易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解惑”——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待到学生完全理解之后,再回归到严谨的数学语言中去.例如,讲定积分时,可以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对定积分所蕴含的“化整为零再求和”的重要思想方法的理解.
  四、总 结
  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历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高等数学的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赵翠萍.初等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差异及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49-50.
  [2]李志海.关于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113.
  [3]肖永红,范发明.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9(2):104-107.
  [4]曹媛.高等数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20-21.
  [5]尹长明,韦程东.少数民族地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1):7-9.
其他文献
【摘要】知识交叉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兴趣驱动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方法。文章以怀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新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知识交叉 兴趣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导向支持、管理机制保障,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知识交叉;兴趣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混合式
作者:王老师你好!你连续16年被丹江口市教育局评为“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丹江口,提及你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说你是丹江口唯一的“教育宣传名人”,有人说你是不求回报的“爱心大使”,你获得过哪些荣誉?怎样看待同行的评价?  王守玉:开始写稿源于1993年,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灾难,把我的人生从天堂拖入了地狱。我用了一个星期天,把自己的不幸经历写出来,《心病
【摘要】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做出科学的选择,选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细化”就是从细节展开教学突破,让学生仔细预习,精心诵读,精确鉴赏,细致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语文认知,圆满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细化”课堂教学;《蟋蟀的住宅》  《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就是人们认为的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说的一句话。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后工业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高挑战、高标准要求,传统人才观已不再适应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当今社会所培养出来的人还是缺少创新思维,缺少把创新思维转变为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的动力,我们还会继续走着“制造大国”的路,而不是“创造大国”。还会是世界的工厂,还会是廉价劳动力的集居地。当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得
【摘 要】文章以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采用访谈、对照实验等研究方法,以句酷批改网为例分析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及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句酷批改网 大二英语专业学生 写作成绩 写作积极性 影响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量新媒体平台出现并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鉴于此,文章选取吉大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与写作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课堂深度转型过程之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和写作的合理安排和高效衔接,一直是困扰大家多年的棘手问题,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到底如何各自分工,比重各占多少,评价方式指向阅读还是写作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争议。文章对“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思路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读写结合;“言”和“意”;言语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教学思路。所谓读
【摘 要】文章在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视阈下,分析高职院校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本质与功能,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该机制的三个特点,并从学分认定、学分储蓄、学分转换三个部分认识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内涵,提出创建现代化学分管理系统和完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通机制两个建议,以期保障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学分认定转换机制 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  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比喻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了大量比喻句,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对比喻句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理解也在同步加深。考试是检测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一种手段,对比喻句的考查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则,根据学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周长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也是一次概念认识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面、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比较的几种基本方法,为后续的面积单位认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做好准备。  【案例】  在一次校本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未被教师和同伴接受或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学生个体或群体。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可分为形式性“边缘人”与实质性“边缘人”、自决“边缘人”与他决“边缘人”以及积极“边缘人”与消极“边缘人”。积极应对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需要从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环境和方法、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评价机制以及家校合作机制等六个方面来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