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弄影者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
  DV作品 《澳洲传岩》
  拍摄制作:赵伟
  提名理由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蓝山、蹦蹦跳跳的袋鼠。2013年夏天,中国顶尖攀岩者阿邦和女朋友肖婷一起,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澳洲传岩之旅。?摄影师赵伟跟随这对岩壁上的绳伴、生活中的爱侣,拍摄记录下了他们在60天里攀爬、生活的点滴。从“世界上最磨手”的蓝山岩壁到海上奇迹图腾柱,从营地里追逐袋鼠的无聊时光到死磕中国人的第一条V13,赵伟拍摄了超过100小时的影像资料,用画面真实展现了阿邦和肖婷作为国内最优秀攀岩者对岩壁的单纯热爱和执著信念。
  在蓝山与阿邦、肖婷会合,他们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留给我,下了车就直奔岩场。不幸的是到达岩场后就开始下雨,没办法,爬不了岩壁,只能去找一些淋不到雨的地方抱石。终于找到一块湿漉漉的石头,肖婷拿出一块毛巾把石头上的水擦干,有如奇迹一般,阿邦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居然一把完成了一条V12。而我,也幸运地一镜到底用摇臂拍下了这个意外收获。
  蓝山也拥有类似老君山一样壮阔的红色砂岩,瑰丽的色彩令所有摄影师为之振奋。几天之后,阿邦也从超级磨手的岩壁中找回了状态。而我,为了更好地捕捉到他在攀爬时的心理状况,往往需要比他爬得更高、走得更远。为了一个更好的角度而在岩壁上吊四五十分钟的事也时有发生。
  在蓝山,阿邦完成了自己的V10、V11、 V12,而我几乎随时都保持在拍摄状态,将他的这些收获一一忠实记录了下来。岩场里还有一条非常经典的14A叫做“Search and destroy”,这也是阿邦很想完成的一条线路,为了磕这条线,他做了很多针对性的训练。开爬的那天,我从出营地就开始一直跟拍,阿邦还在线路下热身的时候,我已经爬上升器爬到快吐血。
  嘶吼、飞跃、冲坠,这是阿邦爬线时典型的状态,他是一个不可多得在镜头前拥有非凡表现力的岩者,而我又一次非常幸运地记录下了他将这条14A收入囊中的全过程。
  除了攀爬本身,我的镜头里还有很多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有趣的东西。Grampians国家公园离小镇比较远,好多岩友直接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帐篷里。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三室两厅的帐篷,还有一顶外表极普通的帐篷,走进一看居然挂满彩灯还有吧台,原来岩友把舞厅和酒吧也搬到了这里。晚饭之后,闲着没事的我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消遣就是追袋鼠,别看袋鼠们毫无防备懒洋洋地在我们营地里瞎逛,要想捉住它们那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事。虽然如此大家还是乐此不疲,每天靠这项娱乐消磨时间。
  GP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们的营地全都是攀岩者,大概有一百多号人,而这里所谓的攀岩者就是只爬线不抱石的人。另外一个营地则住满抱石者,他们只抱石,绝对不爬线,装备就只有攀岩鞋、粉袋和抱石垫。两拨儿人之间几乎是零交流,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觉得很有意思。在这里,阿邦试图攀爬一条V13的线路,一旦成功,他将是刷新中国人的抱石难度记录。无数天的尝试,阿邦在一个难点掉落了接近两百次,我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瞬间,每一次的记录,都让我为他捏一把汗,这可是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抱石难度。在数不清的尝试后,阿邦深吸一口气,周围的人也屏住了呼吸,某种感觉,这把能成,经过安静的一步一步攀爬,终于他完成了这条著名的V13。
  最后一站塔斯巴尼亚岛的图腾柱,之前从未有中国人涉足。由于图腾柱在海的中间,需要先下降到一侧岩壁的底部,然后利用绳索摆荡过去扣住,才能开始攀爬。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到达真正想要去的拍摄位置,只能把机器架在岩壁一侧。在图腾柱上进行拍摄难度很大,如果不固定在岩壁上,单靠绳索悬吊,马上就会被巨大的海风吹到另一侧。把自己吊在岩壁上接近三小时,风大得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我被冻得半死,塔斯巴尼亚的太阳又落得特别快,为了赶在太阳下山前完成拍摄,很多镜头没有捕捉到。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完成了图腾柱的攀爬,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图腾柱之上。
其他文献
铺前:穿越时空的骑行  海口到文昌的铺前,大约50公里。这一条路骑行路况不错,沿途路边都是笔挺的行道树,风景很不错。  铺前是一个渔港,最值得看的则是胜利街—镇上最漂亮的那条骑楼老街。它始建于1895年,三百多米长,蜿蜒成弧状长弓。在这条街上,出过将军,也出过南洋巨富,每一座骑楼都华美而苍老,充满故事。走到老街的尽头,会突然跳出一大片海来,与此同时一股超级浓烈的鱼腥味扑面而来。  东南亚地区骑楼很
走扁带Slackline 最早是攀岩者在露营地打发时间的游戏,他们在两棵树之间用一些攀登用的简单装备,把攀岩常用的扁带固定拉紧,然后站在扁带上保持平衡,甚至行走、转身,用以提高平衡能力。  现在,走扁带已经发展成一项完全独立于攀岩以外的户外极限运动,被无数的攀岩和非攀岩者所热爱,并逐步形成了两种运动形式。  一种就是比较安全、简单、有趣的“技巧性扁带”(也称花式扁带),另一种就是高难度的极限高空扁
攻击姿态和中性姿态  在山地车骑行过程中,始终有两种姿态在不断切换,那就是攻击姿态和中性姿态。攻击姿态顾名思义,即骑行的姿态感觉像要发起“攻击”的姿态,其实这也是一个预备姿态。在骑山地车时做技术动作,比如过弯、飞跃等动作时,都需要有一个起始姿态,这就是攻击姿态。这个姿态处于一个准备的状态,为车手做接下来的技术动作起到一个良好的“预备式”状态,有利于发力和保持平衡。  保持攻击姿态是需要耗费体力的,
从审视影片的角度来说,林超贤当然不能以一种完全的专业的角度来诠释这部其实需要很多艺术的影片,电影院里即便是试映场次,绝大部分的观众也是因为彭于晏、窦骁这些鲜肉的颜值而来的年轻帅小伙和心爱的姑娘,能吸收一些公路赛的术语和知识回家已属万幸,没有基础受众的体育电影如若过于专业恐怕连这一部分观众也会失去,这成为了《破风》无法回避的硬伤,高不成,低不就,但以商业电影的角度来看,这未必不好。  既然名为《破风
“Don’t Die Wondering Live Your Dreams!” 冰岛是年近五十的Hans Rey “遗愿清单”上的一大梦想之地,他的车轮从未停止。这一次和Hans一同前往的是DH世界冠军英国人Steve Peat。他们经过六天的骑行,由北向南横穿冰岛腹地。经过雪原、火山,面对暴雨、极昼,带来了一次疯狂而震慑人心的旅程。  一份近20年的期盼  遥远而荒凉的冰岛,这个接近北极圈的欧洲
最近这两年,在越野跑和登山圈有个名叫“FKT”的概念突然火了起来。无论是越野跑大神、人称K天王的基利安·霍尔内特(Kilian Jornet)的生命巅峰(Summit of My Life)计划,还是今年在珠峰意外离世的“瑞士机器”乌里·斯特克(Ueli Steck),近些年都在不断刷新着各种FKT的纪录。而在国内,2016年李少壮的哈巴雪山FKT,今年珊瑚的慕士塔格FKT也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那
基本信息:2016,加拿大,片长27分钟  制片人:Malcolm Sangster  类型:滑雪、文化  制作过《Into the Mind》《All I Can》和《The Fine Line》的Sherpas Cinema影业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有关滑雪的出色短片《西伯利亚大穿越》,制作团队随着加拿大登山滑雪运动员Callum Pettit、美国自由式滑雪女运动员Ingrid Backstro
1994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满洲里,当时的学校图书馆没有任何关于满洲里的信息,只有地理书里有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介绍。吃什么?住哪里?怎么玩?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就上路了。无知者无畏,到了当地撒开了由着好奇心引导自己,那是当年最好的旅行体验。  1998年,第一次出境旅行,第一次接触到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第一次发现有了旅行指南书,目的地变得更加清晰,你出了门,不用再去茫然地碰
说到探寻水底世界,极地也许不是大多数潜水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且先不谈嗡嗡作响的链锯和尖利的冰刃。想要在极地潜水,其实你并不需要在冰面上凿开一个洞,也不需要在水下的时候一刻也不松懈地盯着那束圣光。冰洞洒下海的那束阳光是能引领你重返人间的惟一路径,出水之际杯茶尚温也未可知。  不管是在北极还是南极,对绝大部分体验过极地潜水的人而言,极地潜水更像是这样一种体验:跨出三界外,又入五行中。在广阔的开放冰面上,
有这么一群人,时常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点赞崇拜,热切仰望。他们也不时出现在公众媒体上,让众人惊叹不已,成为众多户外爱好者追逐的梦想。他们也许已经改写了户外运动的历史,他们是极限运动的无冕之王。  他们是一群玩家,玩儿的是很多人未曾目睹,甚至闻所未闻的极限运动,或者说极限游戏。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群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玩命疯子,他们所做的既不能像投机商那样通过冒险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比不上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