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释意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口译研究以及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释意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确立以来,以其逐步完善的理论架构和独特的理论视角,一度成为西方口译界的主导性理论,对口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该理论对当今的口译工作实践和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释意;口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76-01
  一、什么是释意
  释意理论又称“达意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
  二、释意理论的产生背景
  1968 年,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发表《国际会议译员 — 会话与交际问题 》一文,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 年,塞莱丝科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1994 年勒代雷教授出版《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 一书,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三、口译理论研究的对象: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口译是这样一种行为和活动:译员听取讲话人的源语并以口语或手语的方式用目标语为听众传达讲话人的意思;通过译员的传译,异语双方或多方之间得以进行交际沟通。(王斌华,2009:15)
  王斌华(2009:26)把口译区分于笔译的“规定性特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源语及目标语发布的单次性。在口译中,源语和目标语只做一次性发布;在笔译中,译者可反复阅读原文,亦可反复修改原文。2.口译过程的即时性。在口译中,源语发布一结束,译员马上开始目标语发布;与笔译不同,口译的这种即时性意味着认知处理压力大是其突出特点。3.口译的现场性。口译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译员在口译中通常与发言人和听众处于同一交际环境的现场;在笔译中,译者往往与作者和读者处于不同的时空环境。
  四、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哪几方面
  1.释意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口译理解的目标与核心是得出源语的意义。对口译工作而言,言语的实际意义才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意义”。这也正符合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脱离原语语言形式,抓住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或讲话的意义。一位好的译员总是懂得利用口译现场的语境、主题、交际环境和其他语言或语言外的信息提示,以便能顺利排出词典里列举的词的多种语言含义。他会“自然”地参照话语者的言语“创造”行为,有目标地选择词的语言含义中的一种,明确体验到话语者此时此地所使用的语篇意义。因此优秀译员完全可以抓住讲话的完整意义并加以转达。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实践以及相应的教学帮助我们提出了释意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
  从1956年初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建立,会议议员便将他们在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则运用于教学中。他们给学生提供经验性建议:“不要着意‘翻译’,应表达你们了解了的内容;若想正确理解,必须注意讲话人的表达方式和听讲人以及讲话人讲话时的表达环境……”。学生意识到“译”是禁止的,被迫“释意”,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释意”的涵义,于是很快进入职业角色。光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释意理论由大量的口译工作实践总结而来,并为口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基础。在日积月累的口译练习中,学生意识领悟到了口译工作中的核心原理—释意理论,正是这一理论帮助他们加深了对于口译这一职业的理解,也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译员这一角色。
  2.释意理论在口译工作当中的运用实践。
  优秀译员与“一般”听众没有区别,他理解要翻译的讲话内容时,同他在翻译职业以外理解别人的话语毫无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在翻译时更加专心致志,但与讲话人的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他更专心致志,是因为这不同与正常社交情况,他要捕捉并记住话语篇章的所有细微的意义差别和情感效果;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是因为他要重新表达的思想不属于他自己;况且他不需要对话语的对错和重要性做出评判。但这并不等于译员的正常理解和重新表达不需要大脑机制的参与。这样的结论似乎十分平淡,但它揭露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实:口译研究打开了始终向大脑功能密闭的大门,因为我们无法直接分析“普通”听众或读者,口译提供了该问题的一个侧面。1977年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义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译员、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参与的研讨会。全体会议议员一致声明“他们翻译的不是字词而是意义”。译员强调他们理解和重现的不是词语只是想表明篇章意义远远超过句子的意群和词汇涵义。
  在口译中,呈现的自然是篇章意义,尤其在即席翻译中,意义不仅是译员理解和翻译的内容,而且是唯一能在话语消失后留存在记忆中的内容。即席翻译译员之所以能够记住意义的各种细微差别,并自如完整地将其用母语表达出来,是因为他启用了一项基本能力,即在词语消失时记住理解了内容的意义,摆脱了原语语言形式。在这种口译过程,正体现了“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表达”的释意模型和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大量的口译实践证明,译员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会逐字逐句地按照词语形式进行翻译,因为口头转述是转瞬即逝的,理解原语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口译的工作实践中,释意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展。
  结论:释意理论的创立是口译理论研究发展的里程碑与转折点,并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揭开了口译研究跨学科思考的序幕,推动了口译工作实践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客观评价释意理论核心观点的同时,我们应借助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不断充实发展该理论, 使释意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延展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推动口译的工作实践和教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p8.
  [2]塞莱丝科维奇,勒代雷.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p13.
  [4]仲伟合.口译研究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p43.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传教士来华后一直聚焦于中国的女子教育。可以说,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和传教士密不可分。传教士创办教会女学、带动了中国自办女学的开展,使得中国第一批女留学生出现,大力冲击了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陋习,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  关键词:传教士;女子教育;清末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
随着变频器及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变频器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EMI),另一方面变频器本身产生的谐波成为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障碍。现已把电磁兼容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日前,美国超导公司(AMSC)和中国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SBW)签署协议,联合开发风力发电机用涡轮机。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AMSC将向SBW提供其全部的Windtec辅助设计模式,用来设计2MW双
我厂煤液化四联合装置主变电站有8台35kV双绕组变压器,容量在16—20MVA。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装置选用的是GEMultilin生产的T35型微机差动保护继电器。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是Yd11
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只有学得有趣,才会产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得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海市内某一居民老宅,院子内有一公用水龙头。某天早晨,周阿姨一早起来放水,不料倒在水龙头旁。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
2003年1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2002/95/EC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ollS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从教十余年,我个人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应看学生在课堂上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