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在数字媒体时代中的演绎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现代科学技术也在日益更新之中,以智能手机、手表及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观。科技应用的迅猛增長,再结合网络通讯速度的加快,让信息传递有了更强的通达度,而传递方式也变得多元高效,传播、可视化效果也比旧有的纸质时代更加立体吸睛。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先决条件下,虽然新媒介的应用推进了城市发展,但是却给传统纸质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本文基于如何在信息洪流之中保持立足之态,选择怎样适合的信息获取工具来作为研究重点。身处数字媒体时代之中,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电子阅读,而电子阅读的主要特点便是信息更新快及阅读自由方便为主,相比旧有的纸质类传媒工具而言更加时尚.在结合使用经验的情况下,笔者开始探究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纸质传播应该何去何从?需要从哪些面向进行更新,才能使纸质媒介也能在数字时代中有更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媒体;纸质书籍;装帧设计
  引言
  书籍本就为传承华夏文明上千年历史的载体,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媒体时代,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基本的途径。经历了陶瓷、龟骨、墙壁到绢帛、竹等传递方式的更迭后,出现沿用至今作的记录书写信息媒介--纸张,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作为新兴的阅读载体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同时推动文明兼具创新与传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时代中,书籍传播早已不再局限于纸媒这一种方式,依托于移动自媒体应运而生的电子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造成不小冲击,将信息传递、阅读载体更新为三维空间。而电子书籍本身具有易携带性与实时性,让人们愈加愿意选择其为主要的阅读形式,笔者基于此进行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区别及分析,结合实践对于纸质媒介应对电子媒介的冲击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更新书籍装帧设计,让旧有纸媒能够在数字时代中依然能够发挥自身价值而做出思考。
  一、在时代发展中纸质载体的必要性
  我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境界,便于更好的了解世界。阅读从本质上实现了人的自我构建,塑造自我的心智,引发对世界认知的深度探究,否则将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当下,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增加,相对信息载体也随之及时更新。按照现下的信息传播媒介来说,阅读基本分为电子与纸质这两种形式。电子阅读是通过数码产品呈现信息的,阅读时方便及时检索信息,优于传统阅读方式,集图片、音视频及文字于一体,视觉内容丰富多彩;但在阅读过程中想象力降低,缺失理性思考,无法像纸媒一样集中注意力;而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相较于旧有纸媒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些许弊端。综上所述纸媒阅读自身的优势还是无法被替代的,当下我们在获取信息时,更关注阅读过程的健康性,本文认为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时代中,也要重视纸媒信息载体的发展,保障阅读环境多元化的发展。
  二、传统书籍装帧形态
  有了纸质的出现才衍生到书籍的各种装帧形式,纸作为文明记录信息的载体,也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早期从帛书-卷轴开始作为信息载体,但是轴幅过长不便于阅读,于是可随意阅读的折页装,也是书籍从卷轴到册页装订的历史过渡时期;随之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改变旧有记录方式且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印刷时代为书籍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后演化到线装书,美观大方且不易损坏,利于存放的同时便于管理,至此形式在旧有的书籍基础上有了质的创新。
  书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为文化结晶体,随着社会、经济、人文思潮的演化,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不同时期的书籍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经济、文化及政治活动,也为书籍本身的传承精神属性,而前文论述的装帧样式为物质属性。笔者认为现代书籍装帧和印刷创新发展,可从传统书籍装帧中汲取新的灵感。在《藏书记要》中早有记录——宋本、蝴蝶本、册本、各种订式... ...书面用古色纸,细绢包等的详细介绍,不论从材料选用再到色彩搭配上,都反映着当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数字媒体时代的纸媒发展有着学习及参考的重要价值。
  三、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装帧设计
  造纸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由“纸”介质为读者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情感,在纸质媒介的翻阅过程中沉浸于其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现今在国内外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外国地铁上乘客们大部分都会手捧报纸、书籍,沉浸在阅读之中;而在国内乘客群体基本手持电子产品,被称之为“低头族”。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阅读载体的选择,不论以何种形式、载体来呈现都是信息传递阅读的功能。现今多数杂志都在推行纸媒与电子刊物双管齐下,因为电子刊物丰富、直观的视觉图像和三维立体是纸质书籍远不能及的。
  现代书籍按照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装帧方法,常见的装帧制作多为:线装、胶装、骑马钉装和精装等几种装订方式,是体现设计思路多见的方式。其一线装是最基本的形态,常用于史类、经典书籍的再版装帧,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本身可以配合书籍的表现形式,配合适宜的主题,让人有细品的冲动;其二为胶装方式,为现代书籍装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纸张依据规律放置于专业机器中,在书脊一侧刷胶合物质,通过裁剪就完成了书籍的装帧工序。它分为无线与有线胶装,因为有线胶状较为牢固耐用且利于保存。其三是骑马钉装,其外观形态始与唐末的蝴蝶装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线装的发明蝴蝶装被取代。先不订合成书心而是书刊内页、外封在中轴线上进行订合,适用于较薄的书籍、活动宣传页等,制作成本低且便捷。其四是书籍中工序最为繁琐的精装书,是成本最高的书籍装帧形式。精装书籍表面给人以高贵感的同时,具有耐用易保存的特征,所以也具备较高的收藏实用价值。它能够承载较多的工艺装订制式,为书籍装帧设计留有巨大的创造空间,能够更好提升书籍品质。
  四、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装帧设计思考
  首先人们的大脑感官是与身边物体进行接触沟通的基本方式,感受最深刻就是视觉,而传统书籍装帧设计主要考量的就是视觉刺激,而忽略了剩下四大感官上的设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我们开始重视事物之间的互动性,对于书籍装帧则可通过手触摸纸张的材质、厚度、纹理来得到不同的感受,翻书时候听到的书页声让阅读者感到愉悦,书本印刷时留下的油墨香更加深化这种感觉。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要思量五感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其来设计信息传达模式,使得阅读者与书籍本身联系得更加紧密。而后数字媒体时代可以提前预知书籍呈现效果,还能个性化定制书籍材料与工艺的搭配,带来了书籍销售方式的革新,为数字时代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提供无限的设计空间。在数字媒体时代下对于纸质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从版式、材料、印刷等应用技术升级开始入手,全面更新制作手段将诸多创意想法实现。随着时代发展及社会繁荣,也提升了人们的书籍审美,敢于尝试新的书籍设计理念,但也要秉承严谨的态度对待书籍装帧设计。
  五、结语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对精神层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而电子产品不断更迭,也使得我们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了解世界更多侧面。笔者在文中将电子阅读与纸媒阅读做了对比,阐述了各自的优劣,以求从中了解到纸媒阅读的重要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我们虽然离不开电子阅读的便利,但是纸媒能够在内心深处留下印记。我们虽然对于纸质书籍固有的表现形式乏味,但是却对书籍审美提出了更多标准,注重在阅读过程中与书籍互动的关系;而电子书籍也能从侧面为纸质书籍提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也能将电子书籍的优势性应用到纸质书籍中,重新唤醒我们对于纸质书籍的喜好。从书籍装帧设计的角度,去分析加强设计,提高纸质信息载体的魅力,让纸质阅读的方式回归到当下。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书籍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日)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三联书店,2006
  [3](美)威廉姆斯.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M].苏金国、李盼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4]邵瓒.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设计,2012
  [5]赵健.范式革命: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开端(1862-1937)[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佳(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是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园地,而戏曲作为高度综合化、艺术化的人文精品,能有效地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成才。本文中,我就戏曲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间的渗透,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戏曲;高校;教育;文化;价值观  “为什么要进行戏曲教育”?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许多话可说。但当与大学生接触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仅仅是浮在一般性说理的解释了,戏曲作为中国人民曾经的精
期刊
摘 要:多模态教学法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以牛津译林版必修四第一单元Advertising为例,探讨多模态理论如何更好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来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及《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公布,强调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全方位的培养要求。而高中生又正值生理,心理的发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我国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重点。为了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为指导,试论其中的主题模式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并探讨应遵循怎样的教学原则,如何设计活动任务来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文化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CBI理念;主题模式  一、引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
期刊
摘 要:研究生党组织、团学组织和研究生班级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组织形式。但当前高校研究生组织在研究生治理中面临治理碎片化的问题,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制度的碎片化。应当运用整体性治理思维,构建研究生组织整体性治理理念,重塑研究生组织治理结构,优化研究生组织协调整合,强化研究生组织激励和约束,推动实现研究生组织整体性治理实效最大化。  关键词:研究生组织;碎片化;整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俄国教育家乌申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他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感知量表和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对20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的压力知觉、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四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生的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现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压力知觉对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会调节压力知觉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效应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生活
期刊
摘 要: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到 2020 年,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应全部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和应用能力,现有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为提升“造血”能力打好语言基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更
期刊
摘 要:职业院校的教育以为我们国家提供具有某一方面技术的人才教育为主,是提升我国具有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职业院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隨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管理就业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想要适应就业市场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重新科学规划教育的课程。同时,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
期刊
摘 要:建筑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为基础,但是仅仅满足使用功能是无法成为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极强的审美功能,通过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使建筑与艺术相互交融。本文以王澍建筑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通过对其建筑作品所体现的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等方面的解读分析,思考关于建筑功能与美的结合。  关键词:设计;美学;建筑;王澍  王澍的建筑作品极具美学价值,迄今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这就需要教师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双重压力,使高中数学教学在新时期面临诸多的困惑和问题,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阻碍。一线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感受尤为深刻。笔者从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指导今后的教学,不断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