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f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改成为为无米之炊
  我乡小学普遍缺编,有的科目教师长期得不到充实,而大多教师是民师转正的,他们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单职工居多数,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持家过日子上,教师老龄化带来的知识老化,接受外来信息迟缓,陈旧的教学理念尚未改变;封闭的小农意识还在他们的脑子里作怪,缺乏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的精英,确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陈旧的教学手段伴随了他们大半生的教学生涯,陈旧的教育思想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二、新课改的实施忽略农村教育现状,导致课改成为空中楼阁
  1.课改在农村缺少足够的实践,致使课改推进困难重重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此次课改忽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培养人才必须立足于实际,否则人才的培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以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此次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技术及其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改中的专家引领等,对于广大农村基层学校而言,多少有点像空中楼阁。
  2.教材脱离农村现实,课改步履维艰
  教材是课改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而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市,教材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城市的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些致使教材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有时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了城市素材。虽然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没有一套是为农村教育编写的。
  3.望子成龙成了课改的一大阻力
  农村学校与农村的社会背景基本上是相脱离的两个世界。由于家长自身素质和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淡薄,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也有牢骚和功利性的看法,特别是目前大学的收费又较高,许多家庭面临较大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投资风险,因此“读书无用沦”的观念正在农村滋生蔓延。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家长来说,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深山里飞出金“凤凰”,对于课改,家长们惊诧不已,愤懑纷纷:“课堂怎么全乱了套?”、“孩子怎么没作业了?”,有的家长找上门,指责教师的“不称职”,请求“处理”教师。家长的惘然、不理解乃至不支持也削弱了课改的力量。所以有的农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严重,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还得到社会上的一致好评,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教研活动只做表面文章,成为课改的最大隐患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然而在现实的农村学校教研中,教研活动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在课改中不但没有起到推动作用,而成为了课改中的“拦路虎”,使教师疲不堪言。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历,静下心来细思之,我觉得大致有以下这些原因:
  1.教研活动只是应付检查的“道具”,教师沦为机器
  在农村教研活动中,注重的是活动开展的次数、数量而不是质量。在很多学校的教研制度中明确指出,每学期各科室、教研组要开展几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成为考察学校、领导的一块“核心内容”。为了在检查时能“对得起”学校,“对得起”上级领导,学校教干不得不在临近检查时对着上级领导检查前发的“教研活动检查标准”一一研究,制定详实的学期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表等等一大堆“用牺牲广大教师、学生的上课时间或休息时间编制的教研谎言”。本来一年度、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就这样在一个星期,一天搞定了。然而老师的心却在“造假”中凉透了。领导检查时也会认真的“检查”,数一数你写了几篇,是否合乎标准,要求,然后根据你的“数量”给你一个“分数”。
  2.教研活动只是恭维的工具,让教师“麻木不仁”
  有的学校表面看起来,课改气氛很热闹,动员会开了,横幅挂了,标语贴了,专栏出来了,活动也搞了。可是观念还是课改前的观念,教法还是课改前的教法,学法还是课改前的学法,缺乏务实,更缺乏创造,缺乏创新,一切都是“外孙打灯笼——照舅”。在农村学校一说要搞教研,大凡教师就会想到,无非又是教研组长读杂志、或让一位教师开课(也可能看一节课堂录象),其他教师评课时说说套话,表扬一番,都是好好好,最多写一篇报道发到教育局的网上就了事。有时教研活动还要占用老师的下班或周末休息时间,几年如一日,弄得教师一听到教研就头“大”,叫苦连天。为此只能“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麻木对待。
  3.教研活动只是教师的“专利”,领导、教干只是“指手画脚”
  在现实的学校教研活动中大多都是:领导“嘴上说”,教师“拼死干”,最后领导落实(检查打分)。在每个教研活动中都不见学校领导教干的影子,学校领导自己从来都不搞什么教研。教师每人都写的教育理论笔记、教学札记,听课记录,领导一样也没做,可最后年终教师综合积分量化中教干领导的却都有,而且分数还都很高。 这的确让老师想不通。而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是教学!可是当了中小学校长后就连听课都做不到了,就连教室都难得进了,这还是在当校长吗?离开了抓教育教学,校长还能抓什么呢?当了校长便远离教室,远离教师,远离讲台,远离学生,你怎么了解教师?怎么管理教学?学校工作偏离教学中心的轨道,校长整天没有时间钻研教学,没有时间与师生交流,没有时间参与教研活动,工作浮光掠影。所以,我们不能小觑校长行政化的负面影响。
  当然,以上也许还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在部分学校中,领导、教干的教研思想、态度、行为,教研活动方式,教研活动考评机制等已经成为阻碍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拦路虎”。
  总之,无论如何应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发展需要,这是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探讨初中物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通过对实施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该建构式课堂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物理    任何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都有赖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验证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实践中是否能达到既定目标,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六模块建构式课
期刊
从当前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积累的语言不会运用,语言贫乏,错句居多,自己想表达的情感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完全的释放出来,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用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在教学生习作时,运用情感教育理论,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作文评价中的情感因素,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坚持多方参与,多种评价,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物理也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科学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还不容乐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导向与目标。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始终都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挖掘教材、丰富内涵  语文教材为阅读教学加强人文渗透提供了良好的
期刊
情境创设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通过布景、包装,一方面能够增加历史学科专业文本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其思维的穿透力。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返璞归真,领悟史学的深刻与厚重。下面,就历史情境创设的若干要求,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预设的针对性  1.落实内容:在互动、表演、辩论、争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之后,最关键的还是回归教材,依据课标及学科指导意见,把握重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势必要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多媒体正是知识与认知之间的桥梁。多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运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
期刊
[摘要]练习的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练习的效果与作用,乃至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二下《复式统计表》练习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练习的设计应注重一题多用,有效开发练习的功能;练习的反馈应注重课堂生成,有效丰厚练习的内涵;练习的总结应注重反思提炼,从而有效提升练习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练习;设计;反馈;提炼;有效  [作者简介]柳耀亮(1979- ),男,民族:汉,籍贯:浙江宁波,
期刊
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关注。她不仅承担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书法等级考试无疑为学校的写字教学注入了强劲的推进剂,使学生在写字练习的过程中既能有短期目标,又能有长期打算,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多年来,作为学校硬笔书法等级考试的组织者和培训者,感受颇多。  一、教师的示范作用贯穿教学举足轻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在重视课内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于语文实践,培养其语文素养。多处强调了阅读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及课外阅读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具体到对阅读目标、阅读教学、阅读评价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但如何把《课标》的理论具体到实践操作,则提及颇少。至于阅读及课外阅读的策略问题,更是一字未提。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家长、学生、教师均缺失具体
期刊
[摘要]快乐体育,快乐成长。将快乐体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具有必然性。文章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对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兴趣;快乐体育;教学法    体育教学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立的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的压力很大,很难在业余时间中抽出时间来锻炼,而且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