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政治备考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xt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改革,在学生进入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备战提高复习学习效率,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稳步推进高三政治三轮复习,第一要以课本为载体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关系,精讲课本让学生了解高考考什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要把握知识板块模式的建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复习要遵循认知规律当第一轮复习完成时,要明确告知学生巩固复习效果组织学生进行测评。第二轮复习是是重点是难点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第三轮复习是助推器。同时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应坚持六个强调和六个关注这将对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备考 策略 强调 关注
  面对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新趋势,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应如何积极备考?按新课程考试标准,教师在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就应按照学生实际在高二就要完成所学课程。一旦进入高三就需要大约8个月的时间复习,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高三政治备考以供同仁参考。
  一、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稳步推进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在这轮复习中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总的思路是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教师要带着学生走要以课本为载体、单元为板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对知识的了解作出学习计划,选择符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这一阶段是复习的关键。教师精讲学生精学建构复习知识模块具体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精讲课本,让学生了解高考考什么?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新课标让学生做到准确、清楚、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原理,明确复习范围和重点,坚持合理地选择教辅资料,坚持点多面广的原则针对复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培养学生对单元知识与教材整体知识的建构重组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第二,要以单元为板块的复习完成时要对学生进行测评使老师在复习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达到学一段巩固一段的目的。
  第三,注意循环复习和各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针对复习时间比较长,学生学习了前面的容易忘记后面的,重板块而忽视单元与单元、课标与课标之间的联系。解决的办法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安排一些综合性的探究性的训练题和高考模拟试题。
  第四,当第一轮复习完成时,要明确告知学生巩固复习效果组织学生进行测评。但在这次测评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难度偏低类型又要接近高考材料的自编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看到希望。
  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不能花费太长,时间应从三月初到三月底,这一轮复习中要明确重点、难点,这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的解题训练和有关原理结合材料的知识拓展培养学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在复习中要分时段地要学生做三次模拟考试,有针对性的填补弱项。在这样阶段专题训练和分类试题是最好的途径,指导学生挑着做,做自己掌握较差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第三轮复习。在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第三轮复习要求学生应做到三点:
  第一,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了解新的考试大纲及时调整复习范围和助攻方向,避免出现复习空白和过多复习不考的内容。
  第二,对学生进行知识专题讲座,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线热点要求学生做一些重难点内容的专题训练及分类练习题。
  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要适当的增加模拟练习的份量,特备是符合新课程考试大纲的试题和探究性试题。同时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开展政治热点专题讲座与同步专题想结合。
  二、坚持六个强调和六个关注
  (一)把握命题走向,坚持六个强调
  一是要强调国家意志、牢牢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功能,反映时代大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辩证思考、正面宣传,这既是政治学科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也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是命和责任。二是要强调以《新课程新考纲》为复习指南。三要强调以课本抓主干,重基础原理的运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四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如:物价与通胀,住房与房价,政治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讲教材的相关原理用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要强调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处理材料的信息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应对能力。六是要强调答题的科学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示范材料的分析,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归纳不同题型的应答措施,提高得分率。
  (二)认真研究考高,做的六个关注
  一是要关注新课程新课标规定的必考点这是指导高三复习的迎考的立足点。二是要关注新增点。每一年的考试说明都有一定的变化,我认为每一年的新增点就是复习迎考的一个重点。三是要关注盲点。所谓盲点就是《考试大纲》所列的内容,但近几年在考试中又没有出现的特备是有关选修部分的知识点但同时又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应给予高度重视,进而不断提高政治复习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四要关注时政热点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调结构,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體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和谐,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这些都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中之中要求学生思考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不同角度去设计问题进而准确地把握命题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五要关注自己的弱点,在复习迎考中要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六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高考迎考是系统的一项工程在复习迎考中要以人为本,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身心健康的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据统计,世界上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大约有4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英语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因此,要教育学生学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但是,英语学习并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 兴趣 口语 模仿  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西周时代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她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知中国古代先民的意识情趣,感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时期,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一个歌唱的时代,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
摘要:学案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案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学案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精神  一、“学案”教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哪怕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学都是采取“教案”教学。“教案”教学是“师本”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在新课改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语文学科课程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引起了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 教法 学法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能
摘要:如何讓“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课堂 研究性学习  一、营造探究的氛围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肯定有错误产生,特别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出现错误会频频发生,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笔者根据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  关键词:高中英语 活跃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从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被引入英语教学领域,以及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听说能力不强的现象,分析多媒体技术的意义以及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为目的,重点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多媒体技术 英语听说教学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