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守望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z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棵苍老而挺拔的柏树仍挺立在弯弯小路的两旁。中间的铁栅门早已生了锈,喜鹊却不嫌脏,在上面搭了个简陋而温暖的窝,不时欢快地叫着。它们是在守望谁呢?
  小时候,铁门很新、很亮,每天下午我都会拉上弟弟,跑到小区的门口,依靠在门上。
  我们在等候着爷爷的归来。这总是令人愉快和激动的。微风吹过时,柏树的枝叶轻轻摆动,为我们搔痒。这时,我俩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抓住了树干,就要往上爬。
  弟弟的力量不如我,他总是爬到一半又滑下来。
  一声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寂静,似乎要直穿云霄。弟弟眼睛忽然一亮,仰着头央求我:“好哥哥,拉我一把吧,我也想看看是不是爺爷来了。”
  我把视线转向了弯弯小路,远处有一个模糊的轮廓。我扭过头,骗地上着急的弟弟说:“没有呀,还没来呢!”
  又是一阵铃声划破天际,隐隐约约却又清清楚楚。弟弟着急地大叫:“如果你不拉我上去的话,我就告诉爷爷你今天没写作业!”
  我一听,心就慌了,把弟弟拉了上来。
  太阳沉下了半边脸,天空的云朵燃烧着。弟弟和我并排坐在树上。爷爷骑着单车的身影逐渐清晰,直到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充足气的前轮。
  我和弟弟纵身跳下树,赛跑似的冲向弯弯的小路。盼望許久的爷爷终于摇摇摆摆地出现了。我冲到潺潺流水上的小木桥,迎接了爷爷。弟弟才气喘嘘嘘地赶上来。
  弟弟凑到爷爷身旁,撒娇地问:“爷爷,今天下象棋赢了几局?”一只手却偷偷地伸进爷爷的衣袋,偷出一块糖来。我没来得及阻止,弟弟就已把糖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爷爷抚摸着他的头,叫上我,推起单车往门口走。连绵的小山吞没了夕阳,我们静静地走,看到了新铁门和两棵柏树。
  穿梭的时光刻在古柏上,也刻在铁门上,它们依旧是它们,却又不是当年的它们了。只有我和弟弟在门口的守望,却永远存在……
  【点评】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讲述了“我”和弟弟在门口等待爷爷回家的小事情,从而表现了祖孙情的大主题,展现了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文中的爷爷慈爱、“我”稳重、弟弟活泼,都通过质朴自然的语言表现了出来。特别是弟弟的形象鲜明,活泼可爱,如爬不上树就急中生智地“威胁”要向爷爷告状,迎上爷爷却偷偷拿糖吃等细节,让人忍俊不禁。
  (指导教师:张 芬)
其他文献
课堂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乙己》。先回顾一下,本节课之前我们已完成的学习任务:预习课文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提出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课时,我们整合了这些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孔乙己是否死了”的结局,另一个是关于孔乙己等人物形象的象征内涵。课上,我们集中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课后,留了作业,各小组完成情境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情境作业分别是“演朗读”“画插画”“拟独
在广东增城参观何仙姑家庙,看到瓦片屋顶上横空生出一棵繁茂的桃树。据说这棵树很神奇,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现在被当成神仙在供奉。我于是很好奇,攀着窄窄的铁梯爬上去,看那欹斜的枝条如何冲破坚硬的泥瓦,把生命闪耀在荒凉之地。我仔细观察,明白了个中原委。桃树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长在瓦片上甚至瓦缝里,而是很巧妙地长在两个相邻的屋顶之间,不知哪个有心人抹了条泥缝,不到一尺宽。我突然有些感慨,不知哪来的桃树种子,会
【文体特点】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阅读小说要在了解时代背景基础上,主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1.梳理故事情节;2.赏析典型环境;3.感悟语言和手法;4.把握人物形象;5. 探讨主题思想。  【考点突破】  考点一:圈点勾画,理清情节  在梳理故事情节时,一要注意了解小说采用的叙述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及其作用;二要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理清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归根结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心中有“爱”,并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爱与责任是教育的根本,是师德的精髓与灵魂,是师德的永恒主题。每一位教师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忠于事业,热爱学生。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一
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授奖词评价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鲍勃·
摘 要:本文从探究地域化写作教学出发,引导解决学生“写什么”的困境,旨在让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写作训练,建立并深入挖掘自己写作的“精神根据地”,引领学生从自己的精神宝库里,找到新的、持久的、甚至系統化的写作素材。最终,促使其认识到:“故乡”是一个人的写作“宝库”,珍视故乡,珍视自己的地域化风格,便是找寻地域文化脉络中的自己。   关键词:精神根据地;题材分类;模仿写作;因材施教;地域风格   在写作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最早起源于1906年在成都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前身为原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往雅安独立办学,定名四川农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超硬核”办学理念,高水平育人标准  四川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李某,女,汉族,18岁,高二学生,性格内倾,独生子女。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近1个月以来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主动前来咨询。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不善言辞、不好交际,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求助者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到高中
(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去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娘一听更急了,问清
宋人《谈苑》记载:五代时,官居工部尚书的杨玢,自前蜀归后唐,其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写好状纸找他支持,他却回函题写了四句诗: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他教育子弟以历史眼光看待眼前的得失,认识盛衰无常,繁华易逝,拥有再多又能怎样?子弟们领会了杨大人的训示,打消了上告官府的念头。  《寓圃杂记》《两般秋雨盦随笔》等明清杂著中,有不少关于礼部尚书杨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