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码出生命的高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17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用文字码出生命的高度——教育写作漫谈”的研讨活动,活动主持人为周友喜、黄传福、邓维策,两位特邀嘉宾分别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三度语文”首倡者和践行者——刘祥老师;湖南省“优质空间课堂”首席教师、永州市名师——周志恩老师。现将专题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刘祥老师主讲内容概述
  1.教育写作使教师生命丰盈
  与许多一线教师一样,工作了十几年后,热爱语文教学的刘老师在专业发展上陷入了一种困境。于是,他积极寻找突破口,尝试大量写作。他首先找到了网络写作这个突破口,接触到了网络征稿,从此打开了教育写作的闸门,在起步阶段就在网络上发表了72篇原创的文章。2014年,他又找到了第二个突破口,给《中学语文》投稿,他的两篇语文教学论文不但被发表了,而且还都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在得到充分的肯定与激励后,他开启了语文专业教研之路。
  劉老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阅读、教育实践、教育反思需要以专业写作为主线,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他批评了那种“写论文不是教科研”的论调,认为这种论调是反逻辑的,是功利性和狭隘性的偏见。相反,他认为能写成论文的老师,一定会研究得更仔细、更成体系、更具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写作能保存下自己创造的所有精彩,并在不断的反思中使其成为自身健康成长的养分和动力。
  因此,教育写作可以使教师一步步地走出生活的平庸,走向生命的丰盈。
  2.教育写作使教师行为理性
  刘老师认为,当下教育中很多“反教育”的病症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懈怠,不深入思考教育的各类问题。而在专业写作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多方位思考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教师反思自身行为。他认为一个教师的教育理性,40%来自专业阅读、专业实践和专业思考,60%来自专业写作。
  教育写作是对已经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使教师能尽可能地避开同样的错误,一步步走向教育的理性。因此,专业写作能用最少的时间消耗,换取最大的成长效益。
  3.教育写作使教师脱颖而出
  刘老师认为一些“怀才不遇”的老师,除了缺乏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机缘和慧眼的伯乐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才”总是藏在“怀”中,未能显现于大众视线之内。如果借助各种媒体,将自己的真知灼见适时显露出来,“怀才不遇”的现象或许就消失了。刘老师以切身体验忠告一线教师:显露才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教育写作。
  他高度认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十五年间坚持不懈地写教育随笔。他把自己对教育和教学的理解整理成了一千多篇文章,五百万左右的文字,发表在各类教育教学报刊上,同时还出版了十一部个人教育专著。
  他十分推崇李镇西老师,他认为李镇西老师因坚持专业写作而能站在更高层面上反思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李老师跳出了经验的范畴,将教育写作升华成了一种精神和境界。
  4.教育写作需要教师秀出“真我”
  刘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写作者,一定要本着“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意识,以自身的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阅读为依托,始终致力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始终着力于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路径。由此而诞生的教育文章,关注的是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是具体可行的方法。虽不是每篇文章都有理论高度,却每一篇都瞄准了课程、课堂与师生,每一篇都关注着实实在在的教育生活。惟其如此,方才秀出“真我”。
  5.教育写作需要教师避开七个误区
  当下许多老师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刘老师告诫他们教育写作要避开七个误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视野逼仄,观点陈旧;认知错位,内容失当;叙议错杂,缺乏条理;求大求全,内容空乏;扬短避长,自设障碍;乐于表达,懒于修改。
  二、周志恩老师主讲内容概述
  周老师认为人生高度,生命高度,最终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精神、视野、思维、境界。而作为语文教师,热爱教育写作,坚持教育写作是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夯实自己的生命高度的一条最佳途径。
  1.教育写作有助于提升、发展、优化认知水平
  教育写作不但能够发展、提升、优化一个老师的认知水平,而且能够拓展一个老师的格局,垫高一个老师的人生高度。有教育写作习惯的老师,自然会习惯性地深入思考,比不爱写作的老师更容易发现人生的奥秘。
  他认为一个教师即使对文本内涵的阐发不够准确,不够深刻,但能够在裸读文本过程中产生敏锐性知觉,发人未发,见人未见,在持续思考中形成独到见解,且敢于将所思所悟写下来,这就是一个提升、发展、优化认知的过程。他这几年的写作收获有:《都是任性惹的祸——〈荆轲刺秦王〉中行刺秦王失败探因》《小品文里蕴含大智慧》《“吾其还也”意蕴探析》《〈张衡传〉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启示》《问渠哪得担当客,为有源头英才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的形象特征及意义》《别里科夫决定结婚真是“昏了头”吗?》等,数十篇教材研究文章被省级刊物、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
  2.教育写作有助于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周老师说,在写作中常常会感到知识的贫乏,视野的狭窄。而在读书看报中,常常会得到启发,促使自己深入思考,同时也会为写作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将研讨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是周志恩老师多年养成的写作习惯,《〈扁鹊见蔡桓公〉的时代性放谈》一文是他阅读了一段“谈文章时代性话题”的文字而深受启发的成果,该文被《语文教学之友》刊用。
  周老师认为爱好写作、坚持写作的老师,善于借鉴,善于结合实际有所移植、有所创新,会不断思考、探索,自然会促进专业发展。
  3.教育写作有助于结交不同圈层的人,使自己变得更强大,行走得更远
  周老师认为热爱写作、坚持写作的老师,会留心学习,向身边牛人学习,向外地名师学习,读报刊,也研讨教材文本,向文中人物学习。
  他感谢李仁甫老师曾勉励他咬定教学主方向,找准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思考自己的教学思想。《2014年湖南卷文化经典阅读选做题的教学启示》《固基、启思、厚学、励行——从一道文言文阅读题的讲解说起》,这两篇文章宣告了他的教学思想历经漫长的探索、积淀、提升,稳步走向了成熟阶段,明确了他教学思想的鲜明特色——“固基·启思·厚学·励行”。
  周老师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因教育写作而结交了不同圈层的人,尤其是结交了大批名师方家、报刊编辑,得到了大家的指导、帮助。这也是他坚持教育写作的最好回馈。
  三、网友互动摘录
  钱晓国老师认为:“在教研上有突出成就的名师起初大多是忠实的文学爱好者”“从文学到教研,是一条有效的成长途径”。针对刘祥老师的“教育写作能留住课堂精彩”说,钱晓国老师认为,“教学的精彩艺术镜头往往诞生于看似散漫的课堂”。丁学松老师认为:“课堂是个触发灵感的地方。”黄传福老师认为教育写作“能够反过来推进你的实践、阅读和思考,使它们朝向纵深处拓展”,他还忠告那些“怀才不遇”的老师,“有才华的同行,只会用自己的努力,开辟一条日渐宽阔的大道,不会满足于用不良情绪把自己的路弄得越来越狭窄”。付胜云老师认为:“有发现才有文章,理性是从直觉开始的!”陈光斌老师认为:“边教边研,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研相行,相得益彰,是为教研!”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广东汕头市晓升中学]
其他文献
2017学年第二学期,我市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中有这么一道题目:  4.生活处处有语文。下面两家商店的招牌,风格独特,获得好评。请选择一个,说你对这个招牌的评价。(3分)  这是一道综合性习题,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的学习情况。“我的语文生活”设置了“正眼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本题聚焦“正眼看招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很少发生争执,与母亲一。的关系更是亲密。我喜欢称呼我母亲为“老妈”,因为她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我喜欢依赖着母亲的感觉。但人总是要成长,在我到上小学的年龄后,也迫不得已离开妈妈的庇护,进入到陌生的环境里生活。  在进入到新校园后,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恐惧。那时的我就像是独自在大海中游泳,找不到歇息的彼岸,遇不到知心的朋友。这时,是母亲的信,给予我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希望……  珂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必须要抓好抓牢的,这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最终获得收获的一个量化标准。因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大多对语文知识强调要过关,要死记硬背,还要条分缕析,分列出来各种重难点。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语文知识教学呢?是弃而不教吗?显然,对语文知识视而不见是不可行的,那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毕竟,语文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针对
摘 要 为了促进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上少于大陆,且考查模式要优于大陆,更加人性化,但大陆地区有更加详实的考核目标及要求。   关键词 高考语文;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教育考试制度。1977年大陆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底层的光芒”这一专题中,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和杨绛笔下的老王等人物的特殊命运都让同学们唏嘘不已。在《巴黎圣母院》节选部分中,卡西莫多这样一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也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寄居于社会的底层,但却在作者人性关怀的视野里闪烁出圆足的生命光辉。借此机会,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东方文学里《庄子》一书中的几个单篇:《养生主》《人间世》《大宗
很荣幸,在《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面世之前,我已经领略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谢李仁甫老师的信任和邀请,让我有机会先睹为快,还能借他的“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一直认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领地,闯入者必须尊重主人的权利。  我跟李老师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这也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的人际交往状态吧。这得感谢网络,感谢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必须承认,网络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就在几年前都
一、从语文课标(大纲)百年发展历程中探寻内容目标的基本元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阶段在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照系;可是对“癸卯学制”100年来,对新中国60年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和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建设缺乏总结和研究,所以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内容目标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建
基于理解的作文逆向教学设计源自于美国课程学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Grant Wiggins and Jay McTighe)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模式。UbD是一种计划课程的架构,强调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并将学习结果迁移到新的情境中。UbD从一个新的视角,引导教师跳出一般的教学设计思维,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对教学程序进行重
我的祖国  您用睿智的灵魂  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使山川鲜花般娇艳  绽放东方的璀璨    我的祖国  从你的精神里  从你的蓝图中  我们读懂了燃烧的灵魂  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  黄河、长江、长城  铸就了亘古的河山  改革、开放、发展  点亮世界的眼光  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    伟大的祖国  犹如奔驰的列车  迎着世纪的曙光  擎起燃烧的信念  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摘 要 2021年举行的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将会是2021年夏季高考命题思路和风格的体现,比对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题与2020年新高考试题的变化,在变与不变中寻求规律,洞察无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 新高考;八省联考;变化;规律   探究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以下简称“八省联考”),比对2020年新高考试题,洞悉命题规律,管窥试题变化,能提升学生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