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37例耳鸣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的37例耳鸣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给予倍他司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的37例耳鸣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对于耳鸣患者来说,倍他司汀联合银杏叶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耳鸣;倍他司汀;银杏叶片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8-01
  耳鸣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症,主要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无电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降低,倘若耳鸣症状持续发生,还会导致患者正常日常生活、睡眠产生严重的影响。现阶段,相关领域尚未研究出特效疗法应用于耳鸣治疗,临床主要是选择药物来缓解患者存在的耳鸣症状,单用西药尽管能够达成上述目标,但整体效果不稳定[1]。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提出联合使用银杏叶片的治疗方案,现针对具体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的37例耳鸣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给予倍他司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的37例耳鸣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5.3±7.6)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5.7±7.4)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倍他司汀进行治疗,每次口服6mg,每日3次。对于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倍他司汀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同时给予银杏叶片进行治疗,每次48mg,每日3次。对于两组患者来说,均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包含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临床疗效。临床疗效主要是根据文献[2]中有关内容,具体标准如下:①显著:耳鸣症状全面改善,耳鸣降低幅度≥15dB,亦或是降低到0dB;②有效:耳鸣症状有效改善,耳鸣降低幅度在5dB~15dB之间;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存在症状加重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选择()表示,t检验,临床疗效选择%表示,x?检验。
  2结果
  2.1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
  根据表1所示数据可知,观察组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均优于对照组。
  2.2临床疗效
  对照组有效率为72.97%(27/37),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有效率为91.89%(34/37),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x?=6.887,P<0.05)。
  3讨论
  倍他司汀作为临床常用的组胺H3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针对H3受体进行全面的抑制,从而有效提升内源性组胺的释放量。与此同时,倍他司汀还能够发挥H1受体的弱激动效应,能够对血管产生有效的舒张功能。对耳鸣患者来说,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主要在于能够针对耳内血管前括约肌进行有效的扩张,使得血流量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有效优化内耳微循环功能[3]。与此同时,倍他司汀还能够有效改善内淋巴水肿现象,使得脑部血流量得以显著提升,针对患者脑供血状况、耳蜗血流进行有效的优化,血管纹功能也能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有效促进生理功能的顺利恢复。然而,单用倍他司汀仅仅局限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用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银杏叶片的主要成分涉及银杏内酯、白果内酯、银杏黄酮苷,其对耳鸣患者的辅助治疗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银杏叶片能够针对耳鸣患者耳蜗内部微循环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整,前庭系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血流灌注的顺利恢复;②银杏叶片可以改善血管壁通透性情况,针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全面的改善,从而有效缓解局部血肿状况;③银杏叶片能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功能,针对血小板所具备的黏附作用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有效避免耳部血液出现黏滞现象,在有效减少纤维蛋白的同时,实现优化血液流变学的目标,防止内耳产生血栓问题;④银杏叶片能够促使血液中C反应蛋白等各种炎性递质的有效减少,耳蜗存在的炎症也能够得以有效缓解,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补给,从而有效防止患者存在听力受损的问题。
  通过倍他司汀与银杏叶片的联合用药,能够将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有效发挥药物的协调作用,在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从本组研究数据来看,采用联合用藥方案的观察组,其在耳鸣评分、气导听阈值、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的对照组,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完全一致。
  总的来说,倍他司汀与银杏叶片联合用药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理想,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整体预后情况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石伟,马杰.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8):141-143.
  [2]熊向菁,王青海,付海生,李俊娟,谢添慧.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01):145-148.
  [3]刘皋林.银杏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16,37(03):8-2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肾康注射液+尿毒清颗粒)2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比较分析2 组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7%,高于对照组71。42%(
期刊
摘要: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念、流行特征、流行情况、防控措施作简要概述,探讨疫情防控经验,提高对突发性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经验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02-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型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前臂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高频电切术组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31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31例)。结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并发症情况优于高频电切术组;两组在广基息肉完全切除率、有蒂息肉完全切除率以及扁平型息肉完全切除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期刊
摘要:亲子鉴定不但用于各种刑事案件,越来越多的民事案件也需要亲子鉴定技术来解决。现代的亲子鉴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血型测试;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开创的染色体多态性鉴定技术;第三阶段则是目前利用DNA遗传标记来进行的DNA分型鉴定技术DNA分型技术作为亲子鉴定的主要方法,对鉴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用于亲子鉴定的DNA遗传标记,主要包括常染色体STR、x染色体STR、Y染色体ST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ICU危重病人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制定完善的防范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关键词:ICU;危
期刊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主要由于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及部分脑神经等表面所致,引起慢性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感音神经性耳聋和锥体束征等,同时根据沉积的部位不同,常合并不同系统相应症状。MRI是目前唯一除尸检以外的最佳诊断技术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化内镜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方法,阐述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消化内镜手术的患者共60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IM)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4例小儿CIM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护理组83.33%,且P<0.05。结论 在CIM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缓解临床症状迅速,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CIM;综合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样本分组指标对比的方式,通过对两组样本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口腔护理状况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样本从本院历年诊治的患者中,择选出86例符合本研究目的需要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所选样本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和护理的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另外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