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ICU危重病人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制定完善的防范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关键词: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15-02
  ICU里面的病人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再加上病情的复杂多变,使得护理风险系数大大增加。护理人员要重视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策略,由此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加速病情康复进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ICU危重病人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6±4.5)岁;观察组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8.8±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含了定时为患者翻身,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用药,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使患者病情和心情保持稳定等。
  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1.2.1 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
  护理风险因素识别是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第一步,结合现实情况来说,具体包含了:
  ①压疮的风险:危重病人普遍病情严重,并且自主活动受到限制,且自主行动能力也很差,同时在ICU病房中,病人因为病情的需要会被约束制动,再加上低营养摄入、排泄失禁等原因,翻身十分困难,为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产生压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帮助病人翻身。
  ②管道相关的风险:由于病情的原因往往病人身上会被插上管道,其数量多且较为复杂,如果病人躁动、固定不当,或者是管道交接记录不详尽,都会造成管道滑落等风险。
  ③误吸的风险:由于大部分危重病人的意识较为模糊,且自主吞咽功能较差,若床头未有效抬高,或是病人胃肠减压无效,都会引发误吸的风险。
  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危重病人若处于被动体位,受到长时间的制动,或是对药物过敏等也会引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1]。
  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若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阴部护理不到位,尿管留置必要性的评估不准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消毒意识不强,操作流程不严谨等,都会造成尿路感染相关的风险。
  1.2.2 护理风险的管理
  ①压疮的风险管理:ICU科室需要提前建立合理完善的压疮风险管理体系,并结合不同病人的病情状态,采用Brader评分量表,要求护理人员每日对病人进行评估,若Brader≤12分时,应当及时登记并上报,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病人的床头上悬挂压疮标识。在每天的交接班中,应特别指明对该类病人压疮部位皮肤的保护,并尽快恢复患者皮肤原始状态,将压疮恶化风险几率降低。
  ②管道的风险管理:管道的使用能够有效维持病人生命各项标准指征,若管道脱落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可以依据不同管道对病人的不同影响程度,予以不同的颜色标识,让护理人员能够对各个管道的危险程度一目了然。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对各个管道的状态评分,并分析影响管道安全的因素,如患者意识、情绪等,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对于个别评分较高的危重病人,在交接班的时候应当重点防护,强调提醒。对于管道的固定,要加以实施双固定。在每日翻转病人的时候,也要做好管道的保护,确保人动管动,并在翻身结束之后,多次查看检验。护理人员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危重病人的拔管指征,有效的避免时间过长造成病人的痛苦不适。对带有管道的病人要耐心安抚其情绪,并加强健康宣教,让病人充分了解管道的重要性,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交流,从源头上降低管道事故的发生几率。
  ③误吸的风险管理:由于大部分危重病人要靠鼻饲喂养来获取相匹配的营养元素,所以误吸风险较高,可能会造成病人气道阻塞甚至肺部感染,其不仅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情恢复时间。基于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有效半卧位的作用,并给予可以抬高的病人抬高床头30-45度,在适合抬高的病人床头上悬挂抬高标识,由此有效的降低护理人员肉眼测量的不精准性。设计一个床头抬高测量表,并由护士长不定时监督护理人员,由此强化护理人员的记忆,使得抬高床头成为习惯。对于需要翻身、吸痰的危重病人来说,可能会引起病人咳嗽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够对其实施肠内营养。同时对于所有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护理人员每天要仔细填写记录单,将管道种类、长度、营养液种类、营养液残留情况等明确记录。一般情况下,每间隔4个小时就需要抽营养管道1次,对于胃残留较多的病人,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和医生沟通交流[2]。
  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管理: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仔细填写深静脉血栓的相关评分,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观察并分析病人的评分呈现怎样的走势。每天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并适当的协助病人完成相关活动。建立专门的表格记录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协助病人展开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针对没有明显禁忌的病人,还可以应用间歇式的充气加压治疗仪,帮助病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管理: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如果是单纯的依赖抗生素治疗病人的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重视前期的预防工作,护理人员要重视尿路感染的风险,并正确应用导尿管等。建立评分机制,由护理人员每日评估并填写,尤其是针对评分結果较高的病人来说,显示其危险系数更高,则需要展开重点管理。护理人员每天需要观察危重病人的颜色和质量,及时发现可能感染的迹象。对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天帮助其擦洗会阴两次,确保其会阴干净干燥,结合现实情况每周更换尿袋,确保其尿管通畅。做好无菌消毒工作,除开特殊病人外,其余病人每2小时夹闭尿管1次。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沟通,及时拔出危重病人的导尿管[3]。
  1.3 统计学处理
  比较二组之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将所有的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表1得知,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病人过程中因为多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病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风险,ICU属于护理风险最高的一个科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够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加速病人的康复进程。ICU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完善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每日严格按流程操作。结合每个月风险发生几率,定期召开会议,充分深刻的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进而将风险发生几率不断降到最低[4]。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风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ICU危重病人展开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能够有效促进病人病情恢复,降低风险隐患,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郭丽.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106.
  [2]蔡晓丽,顾建华.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59.
  [3]石晨燕.ICU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9):109.
  [4]吴丽梅.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健康养生,2019,000(014):195.
  桂林市平乐县人民医院 5424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查找综合医院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存在的隐患,并制定对策。方法:利用风险评估手段,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对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结果:通过风险识别,找出新冠患者的识别、隔离、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用织物的洗消、物表的消毒、空气消毒、手卫生、正确防护等八个风险项目。对风险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与准备时间得分的乘积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9月到2021年2月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62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一共81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一共81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之后
期刊
摘要:痔疮中最常见的就属混合痔。近年来,中医保守治疗混合痔获得很多患者的喜爱,其不但能减轻患者症状,还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熏洗法是其中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笔者从事肛肠疾病服务工作多年,总结出自己的治疗混合痔的一些外洗治疗经验,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混合痔,中医,中药熏洗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的训练模式对德朗热综合征患儿言语康复疗效观察。方法:个案中德朗热综合征患儿存在严重的言语认知发育迟缓,采用S-S法对患儿进行言语康复治疗和评定,观察疗效。结论:利用S-S法治疗德朗热综合征患儿后,言语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关键词:德朗热综合征;言语康复治疗;S-S法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武穴市新冠病毒肺炎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武穴市报告的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诊病例中男性124例,女性100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88岁,主要分布在30-59岁,占68.75%;病亡8例,其中60岁以上7例(占87.5%);最早发病日期1月8日,1月24日-1月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肾康注射液+尿毒清颗粒)2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比较分析2 组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7%,高于对照组71。42%(
期刊
摘要: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念、流行特征、流行情况、防控措施作简要概述,探讨疫情防控经验,提高对突发性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经验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02-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型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前臂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高频电切术组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31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31例)。结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并发症情况优于高频电切术组;两组在广基息肉完全切除率、有蒂息肉完全切除率以及扁平型息肉完全切除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期刊
摘要:亲子鉴定不但用于各种刑事案件,越来越多的民事案件也需要亲子鉴定技术来解决。现代的亲子鉴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血型测试;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开创的染色体多态性鉴定技术;第三阶段则是目前利用DNA遗传标记来进行的DNA分型鉴定技术DNA分型技术作为亲子鉴定的主要方法,对鉴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用于亲子鉴定的DNA遗传标记,主要包括常染色体STR、x染色体STR、Y染色体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