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师迅捷地获取并处理各种有益的信息,做到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性实效性;信息技术的介入和运用能够使我们的课程实施变得丰富、便捷而高效;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能及时从整体上全面掌握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操作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它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 和谐课堂;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信息技术下和谐高效的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革新、提升和深化,特别注意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要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与结合方式,使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实施与反馈过程等,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高度和谐的要素。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课程,促进课程形式实现师生民主合作,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高效发展,逐步使课程各个要素信息化,从而促使教师有效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环境,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有效学习中构建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运用于各个教学课程中,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积极的变革和影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的技术、资源、方法与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各要素融合为一体,革新教和学的观念、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这产生了优化而高效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课堂效益的提高。
  一、优化课程设计,凸显科学性实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程设计,使其迅速而大量地获取并处理各种有益的信息,做到课程设计详尽周全,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意义和课程行动指导价值。例如《称象》是一篇传统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聪明伶俐、爱动脑筋的故事。本课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该课文内容还是比较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但至于对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光凭口头叙述讲解或者凭空想象恐怕难以突破。况且,生活体验和阅历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和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教材内容,学生实情,课程涉及的信息,实施本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等加以协调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有效作用,为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更科学更更实效的行动方案,丰富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益之目的。
  二、优化课程实施,便捷的操控促进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课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必行的也是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代替人工所不能做到的许多事,能够达到人工所不及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能够使我们的课程实施形式变得丰富而高效,使整个过程变得方便快捷,简洁有效,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利于教师高效教学。《称象》这样的课文如果要低年级学生仅靠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阅读理解去解决一些知识性难题,恐怕比这个难题本身还要难。而如果仅靠老师用传统的人工方法给以一一展示又不知会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大量的文本解读和及时相应的板书,交替繁琐的图片或实物展示。所以依靠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这些纷繁芜杂的教学环节变得方便快捷而高效,教师的操控,各个环节或内容的交互是人工无法比拟的。在本课的教学中用课件将几个官员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的进行动画对比,加之文本与画面的交互,孩子们看的有趣,听得用心,读得到位,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三、优化课程反馈,促使理论与操作水平提升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课堂信息,以便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操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称象》一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媒体提供信息时候的专注程度明显要强于平时“读书、讲课、练习”模式的课堂教学。毕竟多媒体提供的多感官刺激是人工无法比拟的,而儿童的天性就恰恰适合于此。而且,这节课上我平时疏于关注的一些问题学生,如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却爱搞小动作的小桃,平时作业和纪律都中规中距的代艺等就明显地落入了我的视线,发现了他们的隐性问题。这为教师开展个别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技术还能够让教师及时地了解掌握教学效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这节课上学生们在课堂展示中,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有的是在话筒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展现自己的理解,有的是利用实物展示仪展示自己的简笔画向别人介绍曹冲是怎么称象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和课文距离拉近了,明显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这堂课除了给人以收获,还引起一些反思:在这节课中,教师扮演主角的时候还是太多,自己多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也许传统思维和模式的根基太深,也许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了,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忽略了他们的学习要求,忽略了他们的学习权利。另外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很多人容易走极端。不是过渡地滥用信息技术,把课程弄得面目全非;就是怕麻烦懒得使用,就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极尽课程之功。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真正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角地位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值得我们继续并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可以在教学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与和谐的氛围,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拓展学生思维,扩展认知的时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探究,培养锻炼独立自主和与人共处的社会生活能力,使课内外有益的信息和要素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同时它又给我们提出许多全新的,值得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终身发展构建和谐而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灌输式英语教学方法通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情景教学法逐渐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受到广泛的青睐。由于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所以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在应用过程中需遵循目的性、真实性和交际性原则。本文将针对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英语教学;目的性;趣味性  【中
【摘要】思想政治课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我们输出的学生都是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素质的好坏影响着以后行业的发展。如何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政治 职业学校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84-02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10-02  语文课堂是整个教学课堂中的基准点,语文课是万科之母,离开了语文课,其他的课程也很难前进。同样,聋校的语文课也是十分的重要,对于聋生来说,学习好语文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进度。提高语文教学,发展聋生语言,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像台湾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林宝贵教授所言:“世
【摘 要】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形式,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努力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特点;教育形式;学习效果;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
【摘要】历史学科是学生们的重要科目,而学好历史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回首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学好历史。  【关键词】导入方法 历史课堂 学生激情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09-0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戴安娜诺维茨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我国古代著名文史家司马迁也曾
综述了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和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型的特点及国内外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其发展方向。
【摘 要】 移动学习是利用便携式设备(如手机、PDA等)获取资料和信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需要,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移动学习的研究历史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移动学习与传统远程教育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的需要,从多个层面探讨移动学习中课程设计方法与策略,并结合实例说明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辅相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辅导员作为学校管理的末梢神经,是学生由学校迈向社会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的重要任务,其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作用并影响于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全面加强中职学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维护中职学校改革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河南新闻广播处于多元竞争的格局中,承担着多重社会责任,在长期发展中格外重视频率建设、内容生产、流程创新,在内容生产上实行专
【摘 要】 教育就是给学生希望、快乐和满足!  诵读经典是精神的洗礼、是生命的唤醒、是诗意的回归!  让孩子从小接受民乐艺术的浸染,品悟艺术的魅力,是一项非比寻常的创举。  高效课堂改革为僵化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出盎然生机!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走进心灵才是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 教育;改革;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