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多媒体教学优势, 提升数学教学效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表现。本文作者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现有优势,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能,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能
  新时期、新理念、新要求,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本书、一支笔、一块小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展现数学生动特性,彰显学生主体特性,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已成为新时期学校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素养。多媒体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借助电脑、电视、播放机等现代化器材,将教学内容通过创新、加工,设置成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课件,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展示的教学活动。它以其容量大、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强等特点,在有效性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学科是一门知识点丰富、抽象、复杂的基础性知识学科,多媒体教学正为数学学科有效教学开展提供了有效而又广阔的平台。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进行了尝试和探究,现将探究实践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简要论述。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的生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
  情感是学生能动探究实践、不断解决问题、勇于创新求异的“动力”和“源泉”。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展示教学内容时,往往采用单一的、抽象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知识点的呈现,在表现教学生动性上具有狭窄性,致使学生学习潜能得不到发挥,学习情感得不到激发。而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展现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它能够将抽象、单板、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画面,使学生能够受到“艺术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生动性特点,研析教材纲要,创新教学内容,设计出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渲染,情感得到激发。
  如在讲解“神奇的黄金分割数”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对被动说教的形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将“黄金分割数的由来”利用生动画面进行形象的展示,并将“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的比”、“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金光闪闪的五角星”等具有黄金分割数的事物,通过生动形象的实物画面进行呈现。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有效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就得到显著增强。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动手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标下学生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创新探究时间和空间,将学习能力锻炼和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反映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知识点内涵上,能够通过大容量的教学画面,进行有效展示,减少了教学活动中例题书写、解题过程呈现等环节,这就为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锻炼时机,使学生在探究、分析、解答问题活动中,实现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如在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类型时,教师将探究问题方法要领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出示了“出示例题的场景图,并展示学生自主活动时列出的综合算式:2/5×18 3/5×18和(2/5 3/5)×18”、“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从上述过程中,你能够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吗?”等具有指引性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根据教师揭示的教学“轨迹”,进行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探究、分析活动。学生通过分析活动,发现该问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这样,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对相似类型问题解答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探究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有效锻炼。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互动性,促进学生解题思想的树立。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协调并进的过程。学生解题思想的发展和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学生的刻苦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平台,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实现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抓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互动性特点,将解题思想融会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导特性,采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逐步开展问题分析解答活动,并及时总结和呈现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数学思想,从而在互动教学活动中,实现数学解题思想的树立。
  如在教学“一艘船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1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10千米,求这艘船来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问题案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向学生展示了“求来回的平均速度,只要把去时的速度和来时的速度加起来平均分进行,(15 10)÷2=12.5千米/小时”、“求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甲乙两地的距离不知道,可以假设是30千米,则得到(30×2)÷(30÷15 30÷10)=12千米/小时”的两种不同解题思路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活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评析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解题中树立辩证的数学思想。
  总之,多媒体教学资源作为新课标下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显著优势,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策略渗透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数学教学效能的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对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于我院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于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以及肿瘤标志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情感、课堂、课外三个方面入手。情感方面: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意识 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要求,都具有很强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地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目的:对美托洛尔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作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要求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能够准确、流畅、合理、完整地把自己
探究性学习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提问、分析、分类、测量、实验、解释、预测等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探究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探究情境,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取  数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
目的:分析探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次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接受检查的61例健康体检者及6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健
目的:现代医学对紧张型头痛的病因病机还不明确,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常使用一些缓解疼痛等症状的药物,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耐药性、依赖性、副作用大、易反复等现象。本试验通过
案例描述: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85页第6题: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ase Description: Teach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世界的开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应该以这些特征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特征 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可以服务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开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需要老师和学生高度重视。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征及如何提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