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遇见你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pi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湖北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或评题
  
  这道作文题颇有新意,想写好文章,先选好带“三”的词语。不少学生走出考场就乐了:“我写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感觉还不错”、“我写了‘三省吾身’,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了个综合梳理”、“我写了‘三人成虎’,主旨挺有哲理”……
  考生们大多表示,作文题很有创意,把古今中外都连贯起来了。
  这道作文,从考查语言积累人手命题,既适当降低了审题难度,又突出了基本功训练,对中学语文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华师一附中高三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认为,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是语文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试题提示学生,可选用一个带“三”的词语作文,更可用几个带“三”的词语作文,后者更容易出新意,也更需要丰富的语词储备和联想能力。语言丰富的考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周文涛分析说:“考生虽然不会觉得难,可想得高分也不容易。”文题从列举带“三”字的成语导入,进而指出“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要学生思考“启示”,要学生写出“联想与感悟”,就是要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观察生活的广度、审视生活的高度和分析生活的深度。
  【例文】
  
  三生有幸遇见你
  
  前生,今生,后世,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够遇上你。
  ——题记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问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关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短信来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评析】本文感情真挚,以情动人,以景感人。开篇题记,以精练的语句诠释了三生,并强调突出了“你”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老师如父母”本是一个常挂嘴边的话题,但作者却能写出新意,一看题目就知道,拟得很有情趣——“三生有幸遇见你”。作者为什么说“有幸”?“你”在文中又是指谁?设置这样的悬念,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抒发对老师那种母亲般的关爱的歌颂之情。
其他文献
[重点点拨]    我国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所以同外国的和平友好交往自古以来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中国近代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在曲折中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外关系的发展线索与特征:  1.秦汉时期:中国国力
期刊
[重点点拨]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手工业发展、古代商品经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具有面广、题型全的特点。在内容上既考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史,又考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改革,以及经济思想、经济上的主张等。    [考点分析]    一、中国
期刊
【重点点拨】    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考查热点。它主要包括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艰难曲折的发展、近代社会存在的几种经济形式及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内容。    【考点分析】    一、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
期刊
【重点点拨】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想是救亡图存。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先进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救国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想的萌发;资产阶级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一战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救国思想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  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期刊
[考点学练]    (一)商品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时间是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训练题例  现在日本有些企业从多雨的日本海直接运来雨水,用轮船运往阿拉伯国家,用它换取外汇或国内短缺物资。雨水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  A.雨水有使用价值  B.雨水是用来交换的  C
期刊
(一)高考作文深刻的含义  深刻的内涵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记叙文要形象厚重,议论文要抽象透彻,散文则要有韵味、有哲理。  (二)记叙文深刻的策略  记叙文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要透过所叙内容揭示本质意义  1.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期刊
第一部分2006年全国各地部分  高考作文题及例文评析  一、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  目前,中国人中读书的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字数
期刊
(一)高考作文有文采的含义  词语生动:即要求文章用词恰当、精彩、形象。  句式灵活:即句式要有变化,或长短结合、整散并举,或常式变式交相辉映。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即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比拟、对偶、设问、反问、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文句有意蕴:即文句要讲究含义深刻,有韵味。  (二)高考作文有文采的策略  1.注重句子的修饰。  对句子的“定、状、补”修饰成分作恰当合理的补充,会使语句大放异
期刊
[重点点拨]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包括中华民族形成、民族融合过程,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近现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民族压迫斗争以及新中国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内容。这是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民族政策属于政治范畴,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应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方面来考虑。    [考点分析]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一个多元统一化
期刊
(一)高考作文创新的含义。  创新作文,就是在突破束缚,拓展思路,不拘一格的思维环境下,写出在思想感情上,或在语言形式上,或在行文结构上富于个性或者透发新意的作文。比如说,从人类生存、历史演变,从科学进步、文化发展的高度审视现实,突破思维定势,以新视角观察、以新理念思考来展示新发现、阐述新见解。  创新作文历来非常适合人类最前沿的审美趣味,所以它很受人们的欢迎。高考中的创新作文焕发的是青年学生所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