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个性,搞好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89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育就更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中学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个性培养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hen Hai-hua
  【Abstract】 language courses must be based 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learning needs, and care to students curiosity, thirst for knowledge, full of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timulate awareness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self-advocacy, cooperation, inquiry learning. Therefo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is even mor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develop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potential, develop their personalities.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th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creative thinking as a primary mission and goals.
  【Key words】teching;student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完善。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巴黎举行工作会议,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强调21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展示人的个性,促使社会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育就更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中学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1. 立足课堂教育,创设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首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于点燃孩子渴望知识的火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可贵的探求精神,多启发,多质疑,多创造。课堂内,学生总喜欢自己讨论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专门空出时间给他们。一开始,讨论难免会不了了之,可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学生就可以主动向老师汇报讨论结果了,这对于孩子们来说,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爱因斯坦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高明多少倍。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尽可能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课堂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所以,一个问题我从不拘泥于一个答案,只要课堂内有小手高举,就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
  2. 拓宽阅读,丰富个性发展的内涵
  广泛的阅读, 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丰富学生个性的内涵。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量,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教师的广泛阅读,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尊敬之情,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产生做老师那样有着丰富知识的人的愿望,从而进行积极的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儿童只有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才能有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且不会感到厌烦。减少语文作业的抄写,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鼓励阅读。初中的学生大都渐渐地喜欢喜欢阅读古典名著,就经常与他们讨论名著里的人物故事情节。一些学生会积极地参与,一部分就会在旁边做听众。渐渐地,愿意交流、能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男生喜欢看科普类的,女生喜欢文艺类的,现在,班上的学生慢慢喜欢上了喜欢上了世界名著:《茶花女》、《乱世佳人》、《雾都孤儿》……   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习惯,让他们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报刊等。不要抹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要扼杀美丽的童心。
  3. 鼓励写作,展示个性发展的丰采
  写作是学生最头痛的了,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又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有教育家说:“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在写作教育中,教师要不严格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进行,而是从实际出发,选一些学生最关注的或者最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作文题目。一次,班上学生因过生日,产生了一点小矛盾,我在组织学生讨论同时,又引导他们写下了题为《怎样过生日》的文章。又如,前段时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引人关注,无数的巴勒斯坦儿童深处战火硝烟之中,令我们极为关切。我就鼓励孩子们给巴勒斯坦的同龄人写一封信,结果交上来的作业真挚感人。这些题材是学生熟悉的,容易激发写作兴趣,所以文章大多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现在,怕写作文的越来越少,倒是主动写拿来给我修改的越来越多了。
  4. 师生合作,构建个性发展的和谐关系
  教育中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双向互动、双向协调,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本内容,反对不平等的支配与被支配。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指导者,由当权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合作者,由被动受控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与交往气氛,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推进学生个性的顺利发展。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语文教学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创设氛围,开辟途径,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祖国的大花园中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才会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5. 接触社会,开辟个性发展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通常走“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的路子。大量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生活。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个性无展示的天地。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把生活引进课堂,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找出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络点,激发学生的共鸣,以完善个性。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课本剧汇演,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舞台。
  此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使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3-03-01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除了打好单词基础外,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与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娱教于乐;记忆能力;积累;巩固;基础;掌握;理解  纵观当前教育,不难看出英语教学的地位已经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综合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社会对人才的
期刊
【摘 要】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和专业的特点,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关键词】体育学校;英语教学;自主;辅导;专业;结合  我校体育中专部有18个班级共645名学生。学校设有田径、射击、摔跤、柔道、跆拳道、篮球、足球等15个运动项目。大多数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一技之长,但是在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学科上学习能力较差。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人专业
期刊
在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要以开展学生的群体性运动来促进,群体性运动在教育中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比赛竞争中,通过实践发现,比赛竞争有利也有弊,现就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们商讨:  1. 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推动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都可用于比赛竞争活动,如:田径类中的跑、跳、投、球类、体操以及跳绳等项目都可用于比赛竞争,竞争内容很多
期刊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使我对这种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对这种模式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1. 谈谈“先学” “先学”不是让生学自由、随意、单纯的看书,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老师首先出示学生学习的目标与自学要求,同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的开拓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创新;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
期刊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要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来启发引导,需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口语交际训练,需要我们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从我做起。精心组织多种互动交流,加强口语表达指导。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认真上好每一堂口语交际课。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 ;留意;改
期刊
在高三年级一次考试后,领导组织了高三师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表达了自己对某学科的建议和想法;老师们认真地解答、释疑、解惑。座谈会的气氛热烈而融洽,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老师们收获了喜悦,也收获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老师们去思考、解决,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智慧。我在此次座谈会获得的主要问题是:高中历史知识太难记,记忆
期刊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和要求,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促使他们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1. 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教学环境  组织教学活动是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设结构性强、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能够较高效地引导幼儿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之间思
期刊
【摘 要】教师应该本着鼓励学生自由体验、自由交流、自由表达的原则,着重从作文是否具有童真、童心、童趣来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做真事、动真情、说真话,引导学生用“童言”来写童真,表童情,培养健康的文风,培养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镣铐;套袭;修复;写童真;表童情;健康文风  有一则题为《采访》的小故事是这么写的: 一女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枚铜牌,有记者采访她:“你觉得你发挥出水平没有?”运动员满怀喜悦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