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的简约·细化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三年级一次考试后,领导组织了高三师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表达了自己对某学科的建议和想法;老师们认真地解答、释疑、解惑。座谈会的气氛热烈而融洽,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老师们收获了喜悦,也收获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老师们去思考、解决,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智慧。我在此次座谈会获得的主要问题是:高中历史知识太难记,记忆后容易忘记,怎么办?这是普遍存在的常见性问题,我经过认真思考,形成了以下两点认识。
  1. 提纲挈领,把知识简约化
  历史学科的知识浩瀚,时间性强,阶段性特征明显,知识的纵横联系密切。在教学时,学生感到知识庞杂,难以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以课标为依据,梳理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切实弄清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精确定位各个知识点,就像精致的裁缝用一根细细的丝线把一颗颗晶莹美丽的珍珠串连起来,使繁杂的知识系统化、简约化。
  表1
  主张代表 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
  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封建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朱熹理之源在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穷理不必向外探究,只要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致良知;知行合一。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3《程朱理学》一课,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知识难记,尤其是程朱、陆王的思想主张。老师们也认为该知识难教,常常出现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似是而非。我在教学时,依据课标要求。采用了类别结构法、列表比较法,将四位思想家的思想梳理、归纳如表1:
  我采用这种方法梳理知识后,学生们都说好记,知识层次清晰,不易混淆。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深化知识,比较程朱理学与路王心学的主要区别。学生们分析上表,很容易回答得出:一是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二是认识论,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陆王心学提倡反省内心。
  2. 运用史料,把知识细化
  在一次考试中,有两个学生吧“东欧剧变”写出“东欧巨变”,阅卷老师没有给分,学生不服气,气冲冲地问我:错在哪儿?我解释说“东欧剧变”中的“剧变”不等于“东欧巨变”中的“巨变”,“巨变”是指巨大的变化,而“剧变”则不然。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个“剧”字,我引用了如下细节材料:
  英国某战略研究所于1990年1月写的一份报告认为,原计划1995年在东欧实现的演变目标到80年代末就提前实现了。美国《时代周刊》曾用“10”概括东欧六国的这一剧变事态,即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鲜活的具体数字:10年、10个月、10周、10天、10个小时,充分说明了东欧剧变之“剧”的特点:变化范围广、速度快、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因此被称为“剧变”而非“巨变”。
  上述学生出现错误是他们对知识掌握不够准确,其原因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认识能力不够强。我采取了运用历史事件的细节引导、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效果很好。因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运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细节去分析、刻画、描述,能够有效地促进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使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学生不容易忘记。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昨天的一切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一切是明天的历史。历史知识的博大、丰富、深刻,更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能力、智慧整合知识,使之简约、细化、易懂,因为明白易懂是教学的康庄大道,呈现细节是展现历史魅力的必由之径。
  收稿日期:2013-03-08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将口语交际能力确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明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学生只有在这种动态活动中,才能产生兴趣,产生语言表达欲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在人
期刊
教师道德就是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卜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利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是教育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台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 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文确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培养质疑能力更为重要。下面我就培养质疑能力的必要性,现行学生质疑能力差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质疑能力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必要性分析  质疑是经过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释。疑是思维的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除了打好单词基础外,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与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娱教于乐;记忆能力;积累;巩固;基础;掌握;理解  纵观当前教育,不难看出英语教学的地位已经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综合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社会对人才的
期刊
【摘 要】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和专业的特点,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关键词】体育学校;英语教学;自主;辅导;专业;结合  我校体育中专部有18个班级共645名学生。学校设有田径、射击、摔跤、柔道、跆拳道、篮球、足球等15个运动项目。大多数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一技之长,但是在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学科上学习能力较差。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人专业
期刊
在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要以开展学生的群体性运动来促进,群体性运动在教育中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比赛竞争中,通过实践发现,比赛竞争有利也有弊,现就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们商讨:  1. 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推动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都可用于比赛竞争活动,如:田径类中的跑、跳、投、球类、体操以及跳绳等项目都可用于比赛竞争,竞争内容很多
期刊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使我对这种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对这种模式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1. 谈谈“先学” “先学”不是让生学自由、随意、单纯的看书,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老师首先出示学生学习的目标与自学要求,同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的开拓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创新;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
期刊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要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来启发引导,需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口语交际训练,需要我们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从我做起。精心组织多种互动交流,加强口语表达指导。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认真上好每一堂口语交际课。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 ;留意;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