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战斗精神

来源 :真理的追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非法组织,排他性强,一触即跳。据《羊城晚报》载文称:某电视台“触及”法轮功问题后,“招致了上千人连续多日围攻”,“被迫对记者和制片人分别作了开除和撤职处理”。直到中央作出了处理“法轮功”的重大决策,才头脑清醒,群起反击。这一反击完全正确,完全必要。但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在域中折腾这么多年头,为非作歹,竟成气候,国人从中得到的教训当然多多。窃以为,需要特别注意这样四个“不能”:一、不能不加批判地肯定意识形态多样化。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除了马克
其他文献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科学结论,如今却有人公然予以否定!且看《中国合作新报》1999年10月28日所载《<辞海>修订三版关于毛泽东的评价》中的几段奇文:新中国
龚育之先生1999年4月19日在报上发表《“纪念五四”的历史回顾和当代意义》的文章,从人们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认识出发,高屋建领地概括和总结了五四运动80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人们通常认为是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加以明确化。最近,我通读新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6、7、8卷时才知道,毛
亚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亚洲开发银行1992年初公布的统计表:《亚洲地区实际经济增长率》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用“非国有化”一词来表达自己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主张。但是,他们对“非国有化”这个概念不加界定,使“非国有化”一词成了弹性很大的概念。偏爱“非
赫鲁晓夫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秘密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后,立即出现了一股反斯大林的浪潮。斯大林的功绩被抹杀,他的错误被夸大,许多事实被歪曲,他被加上了种种莫
《炎黄春秋》1999年第2期上发表了柯华先生的文章《在马克思的墓前——对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的观察》。柯华是我国一位资格甚老的外交官,曾出使英国多年。他向大家介绍英国这个老牌
近些年流行一种说法:“管理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有些理论家宣传:政府(国家)在市场上只当裁判,政府不必保护本国经济,那等于保护落后;政府也不必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那等于民族主
在不久前举行的“科技兴国”国际研讨会上,经济学家厉以宁对我国如何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三种观点作了评论。他说:“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应当调整分配。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说
近几十年来,“解放”的呼声从未间断,源于“翻身解放”和“思想解放”确实给人们带来了看得见的益处。正因为如此,那些善于揣摩心理的研究者,便不断提出“解放”的口号,来鼓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