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动画中的材料应用及设计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格动画的材料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材料,经过设计与再创造应用到影片中。黏土这种材料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定格动画中,但与传统的黏土相比,现在定格动画中使用的黏土多加入了其他的化学材料,使其制作更迅速且更容易成型。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影片在角色上的设计,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材料的限制性越来越小,科技与材料的完美结合赋予了定格动画新的内涵。
  关键词:定格动画 材料 设计 制作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41-03
  前言
  定格动画是一种充满独特美感的动画形式,定格动画中材料的应用和设计是影响影片效果的关键,从传统的简单材料的摆拍到现在综合材料的应用以及后期制作上与CG数字技术的结合,历史悠久的定格动画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内涵也逐渐丰富。
  定格动画与传统二维动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定格动画通常依附于某种材料,比如黏土、木偶等。在定格动画一百多年的发展时间里,在材料上和设计上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第1章 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
  1.1定格动画的定义
  定格动画(Stop-Motion)是一种以现实的物品为对象,同时应用摄影技术来制作的一种动画形式。也称停格动画或逐格动画。
  定格动画是同电影艺术同时出现的具有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是当今三大动画形式之一。上世纪中国的上海美术制片厂曾创作过多部优秀的定格动画片,如《阿凡提》《大盗贼日记》等。当今世界上优秀的定格动画主要以电影为主,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之作如《僵尸新娘》、《卡洛琳》、《通灵男孩诺曼》等,长篇代表作如《托马斯火车》、《小羊肖恩》、《邮差的故事》等。
  第2章 定格动画的材料应用
  2.1定格动画的材料表现形式
  2.1.1黏土动画(Clay animation)
  使用黏土或者橡皮泥甚至是口香糖这些可塑形的材质来制作的定格动画。一般这类型的动画是利用黏土的可塑性直接在黏土上进行变化操作来达到动画的效果。
  从近年上映的定格动画来看,黏土应用得最为广泛,像《玛丽与马克思》、《超级无敌掌门狗》等。
  2.1.2木偶动画(Puppet animation)
  以立体的木偶来制作的定格动画,是由木偶戏发展而来的。木偶动画中使用的木偶在制作时会被赋予可以运动的关节或者是类似于骨骼一样的骨架,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制作动画中所需要表现的各种动作。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木偶动画有《阿凡腥》、《神笔马良》等。
  2.1.3剪纸动画(Cutout animation)
  以纸或者是衣料为材质制作的定格动画,在视觉上通常表现为二维平面。
  剪纸动画是我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它是将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结合而产生的。剪纸动画的造型以侧面像为主,使用关节钉和关节胶连接关节,使其成为活动自如的纸偶。
  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是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另一部广为人知的剪纸动画《葫芦娃》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1986年出品的动画片,其影响力直到现在。
  2.1.4图像动画(Graphic animation)
  使用非绘画类型的平面图像制作的定格动画。材质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各种图画、照片等。这种类型的动画经常被混合到其他的动画或者是电影中。
  2.1.5模型动画(Model animation)
  以制作好的模型为对象来制作的定格动画。这种技术最早是用于早期的电影拍摄中。它可以将无生命的物体通过动画模拟用来与电影中的演员进行虚拟的互动。
  2.1.6实体动画(Object animation)
  使用积木、玩具、娃娃等来制作的定格动画。这种类型动画中出现的角色在形象上通常不带有明显的人物或者是动物的特征而是使用类似于锡兵或者是乐高积木这些无生命的物体。
  杭州定格文化公司拍摄的《螺母大战》是由现成的木头玩具为材料拍摄完成的。
  2.2现代科技下定格动画的材料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电脑动画的时代。2005年的《僵尸新娘》是第一部数字定格动画电影,到2012年上映的3D定格动画《通灵男孩诺曼》现在的定格动画从前期制作到后期拍摄都紧紧地与“数字”相连。影片大体上遵循了定格动画的制作程序,但在人物制作和后期大量采用电脑技术来帮忙实现更为准确和精细的动作和场景。
  定格动画的制作是一项极具复杂和繁琐的过程。角色的细节表现均要通过手绘来完成,为了减少制作工序和不必要的差错,通常就会限制对角色细节的设计。这种因为材料而牺牲设计的作法,也让动画设计师大为头痛。而快速成型技术使动画师能够快速、准确地打印上百个面部表情同时还能统一面部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大大降低了手工制作的复杂程度。
  第3章 以LAIKA公司制作的两部定格动画电影《Coralline》和《Paranorman》为例简单介绍定格动画的材料应用和设计制作
  2009年上映的《Coralline》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部影片材料和设计的结合上堪称完美。2012年上映的3D定格动画《Paranorman》逼真灵活的面部表情,流畅的肢体动作再次打破了观众对定格动画的一贯印象,传统的拍摄技术和高科技碰撞出了惊人的火花。
  3.1定格动画的人物设计与制作
  3.1.1骨架和人物制作
  定格动画中骨架的制作很关键,它必须能做各种动作并且要结实不易折断。《Paranorman》中骨架的制作。
  1、先在纸上画下模型的设计稿   2、直接贴着设计稿将角色的骨架拼接起来
  3、将骨架放到打造好的模具中检验是否合理
  4、将骨架填充饱满
  5、与模具完全贴合后就完成了
  6、用注射器将肌体颜色的塑性材料注入模具
  7、盖好模具密封
  8、为了达到好的成模效果,使用工具压紧压实模具并放置一段时间
  9、打开模具
  10、去掉毛边
  制作完身体骨架后,人物头部的骨架也十分重要,它关系着人物的面部的动态表现。
  1、先确定头部大小,对比身体比例对头部部件进行调整
  2、固定眼睛部件
  3、眼睛部件放好后加上眼睑、耳朵等小部件固定好头发
  4、最后装上脸部
  通常设计师会根据角色的需要设计出头发和服饰。在影片《Coralline》中主人公Coralline拥有一头蓝色的短发。Coralline所穿的衣服全是由服装设计师亲自设计和缝制的mini版服装,服装的精美程度让人赞叹。
  在影片《Paranorman》中,主人公诺曼标志性的头发中一共有275根钢钉,制作诺曼头发的材料有羊毛、动物皮毛、热水胶、强力胶和发胶。与Coralline不同的是,主人公诺曼的衣服是在制作好人物模型后直接在模型上裁剪和缝制的。
  3.1.2面部表情制作
  在拍摄时为了使木偶的表情、动作尽可能真实自然,就需要在一秒里使用20-40张脸,这么多脸部部件之间相互之间要完全没有色差,表现完美怎么做到呢?LAIKA公司在制作《Coralline》和《Paranorman》时运用了“逐格换脸”这种技术,这与典型的“机械脸”制作不同。“机械脸”需要推挤角色的下巴和脸颊来改变面部表情。而“逐格换脸”就是要分别雕刻多种不同的脸部表情,在要改变人物的面部表情时拿掉整个脸部然后装上新的脸,通过换掉眉毛和嘴巴取得理想的表情。这样的做法会让人偶显得非常精致并且能够展现复杂丰富的表情,这是定格动画前所未有的创举。
  “逐格换脸”的传统做法就是分别雕刻最少80张脸,最多800种脸部表情,分别雕刻800张脸,工程量浩大。近年来出现了更便宜快速的方法——立体打印,LAIKA公司制作的《Coralline》是最先采用该项技术的。他们将角色会有的每种脸部表情设法列印出来然后通过立体打印制作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脸部表情,将“逐格换脸”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逐格换脸”的副作用就是要牺牲设计,因为每张脸最后都是塑胶材质,全要手工绘制,为了确保颜色和形状要一模一样就不得不精简绘制作业,所以脸部就不能有非常复杂的质感。
  但在3年后制作《Paranorman》时,市场上出现了相对成熟的彩色立体打印技术。彩色立体打印能够制作彩色模型,打印的过程中让材质上色就能有更多变的质感和更多有趣的表情,影片《Paranorman》中的主角诺曼一共拥有8800张不同表情的脸和配套的眉毛与嘴巴,这意味着这些脸和眉毛、嘴巴的不同组合能为诺曼变化出150万种独立不同的表情。与《Coralline》中25万种不同的脸部表情相比《Paranorman》中的人物就更加的逼真、生动。
  3D打印机的原理和传统打印机基本上是一致的,3D打印机在接收到命令(事先在电脑上建好模)后,会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型来完成3D实体打印。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然后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抛出模型。这时候的脸部虽已成型但还不够牢固,颜色也不够稳定,需要浸泡到强力胶里面加固。于是一个脸部部件就完成了。
  3.2定格动画的场景与道具的设计与制作
  3.2.1场景的设计与制作
  就像拍摄电影一样,定格动画中的场景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们在镜头前只能够看到部分的场景,但在影片制作的过程中,是搭建起了既微型又庞大的完整的场景,小到一间卧室大到一条街道,无一不是经过精细的设计和制作。
  定格动画中的场景多是实物搭建和手绘的结合。其中影片《Paranorman》大约有36个不同的外景,剧组请来了18位木匠、18位造景师、12位风景画家、11位园艺师来工作。为了搭建小镇的外景,剧组制作了一条300英尺长的小路,并在路的周围制作了2000多棵树。这些场景的搭建和设计使动画既具有真实性又不同于现实,这就是定格动画的魅力。
  3.2.2道具的设计与制作
  定格动画中手工制作的精细程度和高难度让人惊叹,在道具的制作上更是丝毫不马虎,可以说定格动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是一件艺术品。在影片《Coralline》中让人印象深刻又壮观的景象恐怕非花园莫属了,整个花园由3500朵花,它们均是由手工制作完成。一些花朵的材料竟然是彩色清洁球,其中还有一些花朵是用爆米花制作的。
  对道具的认真和精细更体现在《Paranorman》的制作过程中,影片中出现的自动贩卖机、台灯、手机、香水喷雾器等等只有1-2厘米的小道具让人看了爱不释手。设计师可以让只有几厘米的制动贩卖机像真的贩卖机一样贩卖食物,mini版的小台灯可以像真的灯泡一样发光等。微小的细节彰显了设计师对材料的把握和对影片细节的精益求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伦敦时装学院鞋类设计专业与北京服装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鞋类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辅助等三个方面。通过分析中英两所高等艺术院校在鞋类设计人才培养上的区别,总结出对我国鞋类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  关键词:鞋类设计 人才培养 伦敦时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
期刊
摘要:“设计应该成为人类的需求、文化和生态之间的桥梁。”这句话无疑是对设计最好的阐释,因为设计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做任何事情,一时的赤子之心不难,难的是长久地保持赤子之心的热情并付诸行动。唯有基于历史感的未来责任心,可以支撑我们走过风雨,走向光明。  关键词:美育教育 生态责任 解决问题导向 可持续发展  中国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
期刊
摘要:  通过艺术家、高校师生、当地居民与嘉定自然、人文环境的多点互动,探索嘉定新城区性格,进一步挖掘嘉定新城区性格潜质,结合嘉定地区自然人文风貌,构筑嘉定新城区“再造景”艺术概念规划,通过多种艺术感官形式的表达,把艺术注入城市生活,摒弃城市生活中浮躁平庸的一面,使“新城”区生活更加多元化,更富有艺术感,为“新城”区增添一抹与众不同的现代艺术亮色。通过规划,触动人们凭借新出现的艺术样式对城区产生新
期刊
摘要:本文以国家标准的人体的基本尺寸为依据进行分析,确定了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人机尺寸,对这一电动摩托车的功能和造型进行说明与辨析,对电动摩托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为这一类电动摩托车的造型设计提出相关准则。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 造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 低身位  中圈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122-02  近几年来,电动摩托车以其方便
期刊
摘要:设计人员通过移情研究能够更透彻地洞悉用户,从而为具体的设计方向寻求到合适的切入点。本研究立足于设计思维方法下的第一个步骤——移情,探讨了移情的必要性,并对设计思维方法下移情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此外,通过两个具体的设计案例诠释了移情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移情 设计思维 用户研究 体验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54-
期刊
摘要: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形象、特点和品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筑通过色彩的取样,来对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使其了解到这个城市的面貌。本文以沈阳市为例深入探究城市建筑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建筑色彩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它在规划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体现出城市建筑色彩与风格是其整体特色的灵魂。  论文通过对城市形象进行梳理,分析了城市形象的文化与内涵。深入探讨了城市形象的特点,结合沈阳的实际情
期刊
摘要:目的:“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古代文献上都有关于鸠的记载,鸠产品在汉代时期十分流行,本文将深入研究分析汉代时期关于鸠的文化以及产品,并重点阐述现代鸠产品的继承与创新。方法:本次研究调查主要以文献考据为主,实地调研为辅,通过借阅各地省市级博物馆的资料研究汉代时期的鸠文化,实地考察沿海地区鸠类制品的生产加工业,了解我国现阶段的鸠文化发展状况。结论:我国鸠文化发展相对迟缓,鸠类
期刊
摘要:以大量的数据对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十年来的绿化建设足迹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在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建设成果的成功案例,对新区今后的绿化建设进行了展望,最后对学院今后的绿化建设提出意见。  关键词:四川文理学院 高校 绿化建设 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156-02  四川文理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溯于清末的龙山书院,19
期刊
摘要:互联网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企业面临数字营销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了更好应对这种挑战,需要把握好品牌的传播策略。本文在概述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及变革品牌传播模式的基础上,以小米手机为例,从品牌传播的视角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特点及策略,为欲沿袭小米模式的电商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 品牌传播策略 小米手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
期刊
摘要:本文以“春雨医生”为例,分析了其品牌提升的三大策略:挖掘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建立能够自身造血的商业模式;建立品牌与用户的情感纽带。通过案例解析并总结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品牌建设方略。  关键词:互联网 移动医疗 品牌策略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39-02  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增多和网络设施的完备,整合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