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本应受到学生的重视,可是以前布置作文的时候,总会看到学生一脸的无奈、茫然,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唉——又是作文!怎么这么烦啊!”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语文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消除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此简单谈谈我的拙见。
一、学生要积极克服母语的影响
1、熟练掌握汉语语法。
藏语和汉语虽然属同一语系,但在细节之处差距很大,体现在语法方面。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是在写作时,往往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无法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学生写作能力之所以差的关键所在。“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汉语语法,熟练掌握,并记在脑海中。作为引路者的教师,要在旁进行指点,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领会其中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2、谙悉汉藏语法的区别。
汉藏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序方面,藏语的基本语序为SOV(主语—宾语—谓语),汉语的基本语序为SVO(主语—谓语—宾语)。学生一开始接触的是藏语,有先入为主的思想,自己民族的语言更容易被接收和消化。后来学习第二语言——汉语,理所当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写起作文来,无从下手。因此,大家在掌握了汉藏语法的的基础上,一定要谙悉二者的不同之处,能轻松地区分开来。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在平常的写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去克服母语的影响。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始终坚持,铁杵一定会磨成针。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1、教师应该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在西藏,大部分老师能够运用全汉语进行教学,是值得赞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可是也有一些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用藏语进行教学,长此以往,他们未能起到示范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造成写作水平的下降。学校应该多组织培训,加强老师们的普通话水平,再检测学习的成果。
2、定时定点举办“汉语角”实践活动。
课堂上,师生们能够坚持说普通话,可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开始用纯正的藏语在进行交流。这种现象当然无可厚非。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确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这也成为制约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瓶颈。我们每周应当定时定点举办“汉语角”实践活动,要求大家用汉语进行聊天,谈论近期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趣事。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加强了,写作能力顺理成章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为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多读健康的报纸、书刊、范文
1、鼓励学生多读报纸、书刊。
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健康的报纸、书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潜移默化中,大家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写作时便会信手拈来、思如泉涌,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2、要求大家多看优秀范文及考场满分作文。
老师要求学生多看一些优秀范文,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另外,多搜集一些近年来的考场满分作文,打印出来,让大家在课余时间认真的去欣赏、品读,汲取别人的长处,结合个人优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四、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绝不能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会得不偿失。因而,大家一定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摘抄至理名言、优美语句、经典段落,并标明出处。同时,善于思考,有灵感时,要写下读后感。闲暇时,翻一翻、看一看、记一记。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只会徒劳无功。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日积月累,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五、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的确很大,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小事。大家只会埋头苦练,忽视了太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体现中心的鲜活事例。只能胡编滥造、千篇一律,写出的文章毫无新意而言,甚至背范文、套作,阅卷老师定会给低分。处处留心皆学问,课下,同学们应该仔细观察周围有积极意义的事和物。走进大自然,和它亲密接触,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你也许会豁然开朗,将你的感觉记录下来,对你的写作一定大有裨益。凡事只要用心对待,都会有所收获。
六、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
每天写日记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刚入门时,可以简单记录下当日的心情、发生的趣事,不要求长篇大论。时间久了,你的思路一定会变得十分清晰,写作技巧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渐渐地,你的日记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深入的阐述,发表自己的见解。写日记贵在坚持,寒来暑往,一天也不能落下。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任何不写的借口,否则只会前功尽弃。
七、激发写作兴趣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时,一定要避免假大空,学生写起来时容易抓不住重点,导致偏离主题,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会厌恶写作。因此,老师要切合实际,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行文如流水,滚滚而来。
工整的书写、正确的格式、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都是作文得高分的前提。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再让大家牢牢地记住。以此为基础,如果大家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到上述八点,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写作能力的梦想一定会成真。同时,我们的汉语文也将不再是薄弱学科。
一、学生要积极克服母语的影响
1、熟练掌握汉语语法。
藏语和汉语虽然属同一语系,但在细节之处差距很大,体现在语法方面。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是在写作时,往往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无法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学生写作能力之所以差的关键所在。“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汉语语法,熟练掌握,并记在脑海中。作为引路者的教师,要在旁进行指点,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领会其中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2、谙悉汉藏语法的区别。
汉藏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序方面,藏语的基本语序为SOV(主语—宾语—谓语),汉语的基本语序为SVO(主语—谓语—宾语)。学生一开始接触的是藏语,有先入为主的思想,自己民族的语言更容易被接收和消化。后来学习第二语言——汉语,理所当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写起作文来,无从下手。因此,大家在掌握了汉藏语法的的基础上,一定要谙悉二者的不同之处,能轻松地区分开来。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在平常的写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去克服母语的影响。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始终坚持,铁杵一定会磨成针。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1、教师应该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在西藏,大部分老师能够运用全汉语进行教学,是值得赞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可是也有一些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用藏语进行教学,长此以往,他们未能起到示范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造成写作水平的下降。学校应该多组织培训,加强老师们的普通话水平,再检测学习的成果。
2、定时定点举办“汉语角”实践活动。
课堂上,师生们能够坚持说普通话,可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开始用纯正的藏语在进行交流。这种现象当然无可厚非。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确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这也成为制约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瓶颈。我们每周应当定时定点举办“汉语角”实践活动,要求大家用汉语进行聊天,谈论近期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趣事。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加强了,写作能力顺理成章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为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多读健康的报纸、书刊、范文
1、鼓励学生多读报纸、书刊。
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健康的报纸、书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潜移默化中,大家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写作时便会信手拈来、思如泉涌,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2、要求大家多看优秀范文及考场满分作文。
老师要求学生多看一些优秀范文,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另外,多搜集一些近年来的考场满分作文,打印出来,让大家在课余时间认真的去欣赏、品读,汲取别人的长处,结合个人优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四、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绝不能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会得不偿失。因而,大家一定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摘抄至理名言、优美语句、经典段落,并标明出处。同时,善于思考,有灵感时,要写下读后感。闲暇时,翻一翻、看一看、记一记。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只会徒劳无功。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日积月累,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五、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的确很大,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小事。大家只会埋头苦练,忽视了太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体现中心的鲜活事例。只能胡编滥造、千篇一律,写出的文章毫无新意而言,甚至背范文、套作,阅卷老师定会给低分。处处留心皆学问,课下,同学们应该仔细观察周围有积极意义的事和物。走进大自然,和它亲密接触,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你也许会豁然开朗,将你的感觉记录下来,对你的写作一定大有裨益。凡事只要用心对待,都会有所收获。
六、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
每天写日记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刚入门时,可以简单记录下当日的心情、发生的趣事,不要求长篇大论。时间久了,你的思路一定会变得十分清晰,写作技巧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渐渐地,你的日记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深入的阐述,发表自己的见解。写日记贵在坚持,寒来暑往,一天也不能落下。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任何不写的借口,否则只会前功尽弃。
七、激发写作兴趣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时,一定要避免假大空,学生写起来时容易抓不住重点,导致偏离主题,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会厌恶写作。因此,老师要切合实际,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行文如流水,滚滚而来。
工整的书写、正确的格式、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都是作文得高分的前提。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再让大家牢牢地记住。以此为基础,如果大家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到上述八点,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写作能力的梦想一定会成真。同时,我们的汉语文也将不再是薄弱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