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设计之我见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智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他们的作业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如何让数学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练习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其有童趣性和实践性的数学作业,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数学效率。
  1.以新引趣。喜新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题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一位教师在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以动引趣。厌静喜动是儿童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尽可能让儿童动一动。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可使兴趣倍增。例如低年级多让儿童摆弄学具进行数的分解与组合;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特性时,课后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用手去拉一拉、压一压,学生亲身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这样学生就会终身难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作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商场里,学生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转糖摊。转糖摊上有一些糖果和高级的商品。许多同学都被那些高级商品所吸引,常常向父母要钱,泡在转糖摊里,希望能转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无论怎么转、怎么摇,都不能拿到值钱的东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转糖摊的设备其实很简单:有一个大圆盘,周边共有10个格子,分别写上1—10十个数字,在圆盘的中间伸出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垂直系着一根悬臂,悬臂上吊着一根针。通常商家总将糖果放在偶数的格子里,而那些价格不菲的物品总放在奇数的格子里。
  转糖摊的玩法是:5角钱转一次,指针指向几,你就从指针的格子向前再走几格,终点格子上的物品就归玩家所有。比如,指针转到6,你就从第6格起向前走6格,那将停在第2格上,得到的只能是糖果;如果你转到第3格再走3格,也就是第6格,得到的仍然还是糖果。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总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商品呢?这里面还有个数学原理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我们知道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始终都是偶数,不论你转出的是一个偶数还是一个奇数,它们两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这也是你永远转不到贵重物品的主要原因。
  同学们,像这样的“秘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你们可要警惕啊!
  学生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对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懂得要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或解决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关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数学。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的作业为“开放性”的作业
  《课标》指出:教材编写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样,练习的作用也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要让学生通过练习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为此,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成为一个创新者。
  1.练习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是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都还应具备合作精神。作为数学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不能局限于课内的学习和拘泥于课本知识,因为数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我们要让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吸取营养。如复习“面积”这一内容时,可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现将我们的教室铺上地砖,铺什么规格和花色的地砖,既美观且花钱最少?这样的练习,既要学生动手测量教室的面积,又要学生到市场实地考察,确认买哪种地砖花钱既少且物美价廉。因此,进行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藩篱,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练习,为学生营造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2.练习由“书面型”向“实践型”转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直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以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为出发点,多以书面练习为主,抄写计算了事。而应用题往往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书面上的“实际问题”,忽略了练习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造成了“学”与“用”分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注重解决书面上“实际问题”的弊端,加强练习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了“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在巩固练习时,有这么一题:“兔妈妈种了4行萝卜,每行5个,要平均分给两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分到多少个?”在学生看懂情境图后,我试图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学生是这样分析的:从兔妈妈种了4行萝卜,每行5个,可以知道一共种了:4×5=20(个),再把20个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就得20÷2=10(个)。当学生正想进行下一步练习时,一学生说:“为什么要全分光呢?”学生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对呀,老师,兔妈妈为什么要全分光呢?“你们觉得怎么分更合理?”“兔妈妈自己也应该留一份”。……这样深入的讨论,学生争执不休,集思广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课堂以活力。
  总之,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要使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
其他文献
近几年理科综合化学所考查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实验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一、从近几年高考中分析高考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提出的要求  从对考题的分析来看,近几年来,实验部分考查不仅单设一个大题,更加重视对考生的基础知识与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及课本上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开放性实验试题也早已经在高考题材中被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并逐渐成为实验试题命题的新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网络时代”。因特网已经闯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文化传播等带来巨大促进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面对网络时代的来临,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在信息网络上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教育网络系统,以实现我国
今天一大清早,小熊芒果收到了爷爷为他做的礼物——一个刻着自己名字和头像的印章。  “太棒了,我有屬于自己的印章啦!”小熊芒果得意极了,就像自己成了全世界的主人。  啪——小熊芒果在蓝色存钱罐上盖了一个章:“现在,你是‘小熊芒果牌’存钱罐啦!”  “小熊芒果牌”存钱罐?和普通存钱罐有什么不一样? 蓝色存钱罐默默地想。  小熊芒果认真地说:“我会负责照顾你,用更多亮晶晶的硬币来喂饱你!”  那么,我很
我教过美国大学的研究生的课,国内的朋友会问:“你觉得你的研究生里面,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跟美国的学生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没有美国学生那么强?”我觉得,中美大学生在美国研究生课堂上表现的差异,其实跟中美中学语文课的差异有密切关系。  我们的语文课没教口头表达  首先,很多美国大学教师都留意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大学课堂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国内的看法就认为那是因为中国人的英语能力不行,
学生如何搞好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呢?根据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要讲究方法,从教学的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方法。  我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是教小学中高年级。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高年级学习的内容多些,许多学生对此往往缺乏足够
一只嫩黄色的小鸟静静地立在枝头,然后拍了拍翅膀,轻轻飞走了。  “真奇怪,这只小黄鸟怎么从来不出声呢。”小兔子看看小黄鸟,又看看大树,摇了摇头说,“这树也奇怪,长了这么多花骨朵儿,不仅不开花,还一直往下掉。唉,肯定是乌鸦一家闹得,自从他们搬过来,这树就没有清净过。”  乌鸦一听,不乐意了:“那是我的小乌鸦们在跟我学唱歌呢,我要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歌唱家!”说完,他嘎嘎地唱了起来,树上的花骨朵儿又开始
汪广仁说:“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人类也只有模仿才具有发明创造的能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从原始社会开始,人就在父辈的引导下模仿他们的言行,不断创新发明,推动社会发展。小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初涉世事还不懂事的孩子,要让他们写出精彩绝伦、富有影响力的文章实非易事。然而孩子天真活泼,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模仿创新作文。  一、培养学生作文的意识兴趣  写作是一种创新
狸猫哥哥很迷糊,就连简单的数小鱼干都会数错。  一开始,他还很认真地数着:“1、2、3……”慢慢地,他的眼睛开始骨碌骨碌乱转,溜一眼树上的小松鼠,再瞄一下地上的小瓢虫。  “22、27,嗯……38、25?”狸猫哥哥挠挠耳朵,又摇摇尾巴,一脸茫然,还真是只容易走神的小狸猫呢。  狸猫妹妹呢,和狸猫哥哥正好相反,又专注又认真。  1、2、3、4、5,数到5条排一排;  6、7、8、9、10,数到10条
一天,阿拉和但丁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但丁突然停住了。  “咦,你踩住什么啦?”阿拉好奇地问。  可是,不管阿拉怎么问,但丁就是不告诉她。  “你太让我伤心了。”阿拉大哭起来。  但丁吓坏了,赶紧挪开爪子,原来是踩住了一条毛毛虫啊。  “我好喜欢它呀。”阿拉看着肥肥胖胖的毛毛虫,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你曾经让我一口气吃了三条毛毛虫,而你自己一条也不吃,这次你也不会吃的,对吗?”  “不,这次轮到我吃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达23.03万人次,累计回国人数104.87万人次,回国潮已悄然到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现阶段中国海归的职场现状如何?日前,启德教育集团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该报告联合众多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上万名海归人士,回收超过8000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