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走向“碳索”新征程 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解读我国首台干涉型高光谱温室气体遥感器

来源 :国际太空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ew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15日,随风云-3D卫星顺利入轨的我国首台干涉型温室气体观测遥感器——"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将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该遥感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历时6年时间研制而成,采用时间调制型干涉分光的技术途径,具有超高光谱分辨率、宽光谱覆盖
其他文献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印度时间2017年6月5日,印度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Mk3-D1(GSLV-Mk3-D1)在萨提斯达瓦航天中心首飞发射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文章综合分析了印度GSLV-Mk3新型火箭总体方案及技术特点,总结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1研制背景1969年8月,印度政府成立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并正式开始研制本国的运载火箭。印度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引发高等医学教育诸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作为高等医学教育重要环节的医德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要有所思考和作为,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教育发展及医学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教育,满足学习中的差异需求。”而在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探究实
在接触网设备的各类故障中,电气烧伤故障因其事前难以发现而危害性又大,已越来越引起供电运营检修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接触网运营中已发生了的一些电气烧伤问题进行原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