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走入朦胧诗的必要和理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5h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资料的不断呈现和发掘可以将“朦胧诗”时空边界构成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其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明显扩大和变化.随着当代诗歌历史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相关学者也必须进一步重新廓清和探讨关于“朦胧诗”的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一、书洞,华夏文人的故乡rn朋友,你听说过中国有个兴山县吗?rn沿长江从宜昌市西上,过了西陵峡后,就有巴兴归三座县城,即巴东县、兴山县、秭归县.再西边是长江大三峡的巫峡、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萧红的几部小说,对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蕴进行探究。笔者分别以萧红小说的悲剧意味源于何处,它是如何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又是涵括了怎样的审美意蕴为核心来书写的。  关键词:萧红;悲剧意蕴;审美意义  作者简介:杨紫薇(1996-),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02  引
摘 要:本文以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神性色彩蕴含的意义,指出小说中神性色彩的内涵。本文从人物、习俗和自然界与轮回三个方面来描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并分析其神性色彩的深层意蕴,进一步探寻迟子建作品中有关神性色彩的创作特色,并探寻迟子建书写万物有灵的世界的根源。她的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思想与她的经历和处境密不可分,包括萨满教对她的影响、泛神论对她的影响,使她的
汪曾祺十分看重民间文学,他大量接触民间文学并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他的小说中民间文学的影子随处可见,本文将从汪曾祺与民间文学的渊源、小说中的民俗风情以及民间生活语言
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台北人》系列小说集是修辞幻象交织的艺术文本.但先前评论界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主题、创作特色、悲剧艺术风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特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只有在读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之后,才能凸显出来.通过对鉴赏者的体会,经历和想象的分析来实现文学鉴赏.文学评析是在文
萧红通过母性形象在传统性别权力话语下的自我表现和内在生命经验展开母性书写,以此窥探母性个体的常规化状态和母性群体的普遍性遭遇,深入地探究母性身份自身的心理情结及生
张爱玲的《连环套》描写了霓喜的姘居生涯,上演了一出连环套式的女性悲剧.从拉康的欲望理论来看,霓喜的“欲望”实则是被“攻击者认同”所异化的对于权力的渴望,而她的悲剧性
在文学“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视角之下,文学评论所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冲击,还来自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针对有关文学评论的指导意见.本文首先是从文学评论多
背景和目的:相对于白种人来讲,亚洲地区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几率较颅外动脉高。同时由于两侧颈动脉存在解剖差异,因此推测左右两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不同人群的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