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多元化对文学评论传统的影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bxg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视角之下,文学评论所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冲击,还来自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针对有关文学评论的指导意见.本文首先是从文学评论多元化和文学评论的概述开始探讨,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当中文学评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总结分析了在多元性下对文学评论的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鲁迅与胡适均是民国时期我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但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自身际遇的影响,他们两者的文学观念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存在。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鲁迅以及胡适的文学作品论异同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对现代文化现实主义理论的复杂多样性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为文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鲁迅;胡适;文学作品;异同  [中图分类号]
《围城》中的语言使用可谓炉火纯青.关于本书的各类人物精妙的言语表达同样是这部小说的优秀之处,值得我们赏析,因此笔者将着重运用面子与礼貌策略,对《围城》中李梅亭及相关
一、书洞,华夏文人的故乡rn朋友,你听说过中国有个兴山县吗?rn沿长江从宜昌市西上,过了西陵峡后,就有巴兴归三座县城,即巴东县、兴山县、秭归县.再西边是长江大三峡的巫峡、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萧红的几部小说,对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蕴进行探究。笔者分别以萧红小说的悲剧意味源于何处,它是如何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又是涵括了怎样的审美意蕴为核心来书写的。  关键词:萧红;悲剧意蕴;审美意义  作者简介:杨紫薇(1996-),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02  引
摘 要:本文以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神性色彩蕴含的意义,指出小说中神性色彩的内涵。本文从人物、习俗和自然界与轮回三个方面来描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并分析其神性色彩的深层意蕴,进一步探寻迟子建作品中有关神性色彩的创作特色,并探寻迟子建书写万物有灵的世界的根源。她的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思想与她的经历和处境密不可分,包括萨满教对她的影响、泛神论对她的影响,使她的
汪曾祺十分看重民间文学,他大量接触民间文学并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他的小说中民间文学的影子随处可见,本文将从汪曾祺与民间文学的渊源、小说中的民俗风情以及民间生活语言
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台北人》系列小说集是修辞幻象交织的艺术文本.但先前评论界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主题、创作特色、悲剧艺术风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特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只有在读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之后,才能凸显出来.通过对鉴赏者的体会,经历和想象的分析来实现文学鉴赏.文学评析是在文
萧红通过母性形象在传统性别权力话语下的自我表现和内在生命经验展开母性书写,以此窥探母性个体的常规化状态和母性群体的普遍性遭遇,深入地探究母性身份自身的心理情结及生
张爱玲的《连环套》描写了霓喜的姘居生涯,上演了一出连环套式的女性悲剧.从拉康的欲望理论来看,霓喜的“欲望”实则是被“攻击者认同”所异化的对于权力的渴望,而她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