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相对于白种人来讲,亚洲地区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几率较颅外动脉高。同时由于两侧颈动脉存在解剖差异,因此推测左右两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不同人群的脑卒中及其卒中亚型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a-media thickness,CIMT)与卒中类型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重庆地区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11-2012.10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年龄>45岁,病因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为病例组。选择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因其他原因(除外血管原因)住院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根据牛津社区卒中项目制定的脑卒中分型标准,将病例组分为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通过对两侧CIMT、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血脂、HsCRP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CIMT与脑卒中及其亚型的相关性。将CIMT分为增厚组和CIMT正常组,进一步比较两组间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双侧CIMT、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HDL、TG、HsCR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CIMT(OR6.104,P=0.001),高血压(OR2.122,P<0.001)与脑卒中相关。在ACI和POCI两亚组的比较中,仅LDL存在统计学差异,双侧CIMT及其他相关因素均无差异。对于CIMT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年龄和性别是CIMT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LCIMT与脑卒中相关性较其他危险因素高,但CIMT与前循环梗死(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ACI)和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 POCI)两个亚型不相关。LDL与ACI的相关性可能较POCI更为密切。同时,年龄和性别是CIMT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围城》中的语言使用可谓炉火纯青.关于本书的各类人物精妙的言语表达同样是这部小说的优秀之处,值得我们赏析,因此笔者将着重运用面子与礼貌策略,对《围城》中李梅亭及相关
一、书洞,华夏文人的故乡rn朋友,你听说过中国有个兴山县吗?rn沿长江从宜昌市西上,过了西陵峡后,就有巴兴归三座县城,即巴东县、兴山县、秭归县.再西边是长江大三峡的巫峡、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萧红的几部小说,对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蕴进行探究。笔者分别以萧红小说的悲剧意味源于何处,它是如何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又是涵括了怎样的审美意蕴为核心来书写的。  关键词:萧红;悲剧意蕴;审美意义  作者简介:杨紫薇(1996-),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02  引
摘 要:本文以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神性色彩蕴含的意义,指出小说中神性色彩的内涵。本文从人物、习俗和自然界与轮回三个方面来描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神性色彩,并分析其神性色彩的深层意蕴,进一步探寻迟子建作品中有关神性色彩的创作特色,并探寻迟子建书写万物有灵的世界的根源。她的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思想与她的经历和处境密不可分,包括萨满教对她的影响、泛神论对她的影响,使她的
汪曾祺十分看重民间文学,他大量接触民间文学并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他的小说中民间文学的影子随处可见,本文将从汪曾祺与民间文学的渊源、小说中的民俗风情以及民间生活语言
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台北人》系列小说集是修辞幻象交织的艺术文本.但先前评论界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主题、创作特色、悲剧艺术风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特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只有在读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之后,才能凸显出来.通过对鉴赏者的体会,经历和想象的分析来实现文学鉴赏.文学评析是在文
张爱玲的《连环套》描写了霓喜的姘居生涯,上演了一出连环套式的女性悲剧.从拉康的欲望理论来看,霓喜的“欲望”实则是被“攻击者认同”所异化的对于权力的渴望,而她的悲剧性
在文学“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视角之下,文学评论所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冲击,还来自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针对有关文学评论的指导意见.本文首先是从文学评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