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材料选取和情境设置及问题设计对于课堂效率的实现至关重要。我们选取课题进行了一次课例研究,课题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项目《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敞》,主要收获为以下几点。
  一、选材与情境设置方面
  (一)主题性(典型性)是选材的第一原则
  选材和情境设置必须是与主题紧密结合的典型性材料和情境。
  (二)生活性是选材重要原则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核心理念。材料或情境设置能够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生接受,才能为创造高效的课堂提供基础。
  (三)体验性是选材的又一原则
  学生有体验或者能够体验,才能有感悟,才能有投入教学。重视体验,是生活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四)活动性是选材的过程性要求
  选材或情境设置应该为学生活动或者其他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可操作的空间。
  (五)多样性是选材的手段性要求
  选材必须图文并茂、手段多样,避免视觉疲劳、节约时间,提高整体课堂效率。
  (六)新颖性是选材的学科属性要求
  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选材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选取适合课题主题要求的新鲜素材为课题设计所用。
  (七)选材要精和简
  精是说材料应当“少而精”,选材要经典。适合主题的材料很多,但不能贪多,如果能做到“一材多用”会更好。简是说材料要做到简洁,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视频都要做到表述完整、点到为止即可。
  (八)无用之材不可留
  材料是为教学服务的,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无关的材料不可留(含课件中)。这与选材的“精”和“简”有一定关系。
  1.材料必须确实符合主题,且能为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所用。不能让多余的材料把学生的思路引偏。
  2.多余的文字、图片、视频必须去除、处理。不能让这些材料耽误教学时间,甚至误导学生的思路。
  3.课件制作不能太花哨,美观实用即可。
  二、问题设计方面
  (一)问题设计必须与主题紧密结合,为主题服务
  随意性问题不可用,朦胧性的问题不可用。比如,课题设计中:“爸爸们完成村长给定的任务,给了你在合作方面有什么启示?”在设计之初因为少了“在合作方面”的限制性表述就缺少了主题指向性,问题就变模糊了。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答可想而知。
  (二)问题设计应源出材料或情境设置,而高于材料和情境设置
  问题设计直接取自选材,指向教学主题,或者由材料或情境引申到教学主题,但不能止于材料。而应是依据材料或情境为某个教学主题设计问题。问题脱离材料,则材料成了无用之材,问题也就成了无缘之问。
  (三)问题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遵照感悟、体验、探究、践行的顺序进行问题设计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深度问题呈现过早会窒息学生的思维,课堂就可能出现冷场,甚至难以为继。
  (四)问题的设计必须精雕细琢
  一個问题,文字表述略有不同,就会出现导向的出入,在层次深度上,解答方向上都可能产生不同。比如,“感悟”是浅层次的、多维性的,“启示”是较深层次的、带有道理和践行性的导向性的复合性问法。
  三、选材、情境设置与问题设计关系方面
  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一)选材、情境设置应从问题的大方向上选取
  即从一个主题问题上出发,寻找和选取材料。
  (二)问题的设计应根据选材和情境设置精确设计
  比如,“蒙眼人独自经过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当有同伴搀扶的时候,心里又是什么感受?”的问题设计就是根据情境进行具体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问题引导感悟合作的重要性。
  (三)问题设计源出材料或情境,但高于材料或情境
  (四)材料不精,会影响问题设计,问题设计不当则会使材料减色或产生歧义
  比如,材料老旧又不典型,或者材料中信息含量太复杂,问题设计就会难以有效指向主题,即使有指向性,也难免会出现较多歧义。又比如,“爸爸们完成村长给定的任务,给了你在合作方面有什么启示?”因为少了“合作方面”这几个字,学生思考的方向就会是杂乱的,不能指向主题,课堂进程就会受到影响,材料选择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四、实现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方面
  (一)选材或情境设置是否恰当
  不恰当的材料或者表现主题不充分的材料会影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的实现。
  (二)问题设计是否明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如果过于随意,就可能出现文不达意的问题。学生在问题面前一头雾水,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效果。“善于合作对她起了怎样的作用?”像这样的问题设计才能让学生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和解答问题。
  (三)问题设计是否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喜欢答、能够答、可以答的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思考、积极解答;具有思考性的、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开动脑筋接受挑战。
  (四)教学预案是否能进行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的共同设计
  很多问题设问应该是具有连环逻辑的,最终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的连环问才能显现。所以,教师在显性问题设计的同时,必须根据问题可能发展的方向和角度设计不同设计多种预案、设计诸多隐性问题,以引导最终问题的解决。
  (五)教师是否善于驾驭课堂和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独特和具有发散性的。我们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设计的问题,学生在认识和思考的时候会有很多时候超出我们的预想。当学生爆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的时候、或者学生有不同于我们教学预想的想法的时候,教师能不能把握课堂节奏,通过追问、引导,既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又让教师问题的设计回归原点,对于问题设计有效性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如发问、待答、叫答、导答、理答,教会学生质疑等对于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
期刊
教学内容:教科版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小屋》  学情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备课时,我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优化教材,用好材教,加强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期刊
内容摘要: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服务,校长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服务。树立服务观念,懂得怎样服务,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校长为之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校长 管理 服务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他对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作出决策进行组织指挥,制定制度、规程、计划、控制和协调工作进程和各种关系,检查监督决策,计划的实施情况,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也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期刊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独有、为师生员工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学校文化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要素表现出来。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管理的研究更多停留在企业文化学层面,而在学校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管理,是领导力的文化控制。  一、办学理念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核心  办学理念
期刊
今天我讲了《老人与海鸥》一课,有几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课选自北京版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一看到这课,我就被课文中的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每逢冬天,一位老人每天都到翠湖边去喂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来为老人送行。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爱,才有海鸥为老人送行的悲壮场面。本课
期刊
一、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并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学生实验是学生探究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在合理的环节和预定的计划中去完成”“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实验。” 
期刊
【活动背景】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然而,现在的孩子对爱国之情知之甚少,作为新时期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努力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队会,使学生了解祖国发展的历程和建国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队员们热爱祖国的朴素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从小立志,努力学
期刊
摘 要: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分享教育幼儿  正文:幼儿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里孩子们无意识的在自己的欢乐世界里说笑玩乐,甚至你争我抢闹闹小情绪 ,作为教育者的——我,觉得这
期刊
如何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級管理,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良好的班风。那么如何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做细、做实,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呢?下面就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谈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
期刊
下课铃打响了,而同学们还在我和争论7到底是什么意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例6,相差问题: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比小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为什么我觉得设计很好的一节课,本应在3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教学目标,但40分钟过去了却还没有完成!我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开展教学的前提  孩子在快乐状态下,学习任何知识
期刊